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5&rec=1&run=13

  山东纺织生产历史悠久,从临淄、兖州、邹县、莒县、费县、平邑等处龙山文
化遗址出土的纺轮、骨针、骨梭和陶器残片上的麻布纹迹,说明山东纺织生产的起
源可以追溯到四千年以前的远古时期。
  春秋时期,齐纨鲁缟驰名遐迩。汉代,山东的临淄、定陶、亢父(今济宁市)成
为当时的三大纺织中心。织机在原始的腰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比较完整的“鲁
机”、斜织机,并有了提花织机。民间已用蓝靛、紫草染制布帛。纺织品设计精巧,
有的轻如云烟,薄如蝉翼。《汉书·货殖传》载称:“齐冠带衣履天下”,足见当
时山东纺织业之盛。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东广植桑麻,发展纺织,颜之推《颜氏家训》称,当时山
东“ 黻、锦绣、罗绮之工大优于江东”。隋唐时期,从李白、杜甫描绘的“鲁人
重织作,机杼鸣帘栊”,“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的情景,可见纺织
业的盛况。所产绫、绸、 、绢很多是进贡的珍品。及至北宋,山东每年向官府缴
纳的绫、绢、绸、布、丝绵赋税,分别占全国的41%、17%、13%、10%和7%,
青州设置的织锦院专门织造高级丝织品。宋神宗时,朝廷在山东“和买”的绢帛每
年达30万匹左右,山东丝绸远销中亚及欧洲,同时麻纺织品亦较盛行,端布(登莱
产)、沂布(沂州产)、陶布(定陶产)颇为著名。
  金朝时期,由于官方对手工业采取垄断政策,民间纺织业一度陷于停滞状态。
元代山东开始种植棉花,有了棉织品。明朝建立后,大力推广植棉,鲁西一带曾以
植棉著称,有“金高唐,银夏津”之誉。棉花的广泛种植,促使手工棉纺织业日益
兴盛。明宪宗成化年间,临清出现织制土布的工场(织机多至70台)。1578年(明神
宗万历六年),山东计征棉布60万匹、棉花38万多斤。到了清朝,棉花成为官定必
种作物。从此,山东手工棉纺织业更加普及。清朝中叶,山东的手工印染业已遍及
城乡。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山东手工毛纺织业在临清兴起,产品有毹(音输,
即今地毯),至清末已有七、八家世代相传的织毹店家。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种种不平等条约为
帝国主义倾销产品、输出资本的经济侵略活动,大开方便之门。1858年(清咸丰八
年)中英《天津条约》将登州(后改为烟台)列为通商口岸。次年,英商在烟台开设
了首家外资缫丝厂。1877年(清光绪三年)德国宝兴洋行在烟台建成了缫丝局,1879
年(清光绪五年)德国洋行又在烟台设立了“弗兰大”织布厂,成为山东机器织布业
的嚆矢。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洋纱向山东倾销,1882年烟台输入洋纱1000多担,此后
逐年增多,1886年增至56725担,4年增长了4倍。1892年从镇江由运河转运至济宁、
兖州、沂州的洋纱高达321600担。洋纱的输入,沉重地打击了土纺业,也刺激了织
布业的兴起。1890年以后,潍县即有数百农家经营织布,其他各县也多有织布工场
开设。
  20世纪初期,在清末“新政”和国外先进纺织技术的影响下,山东第一个民族
资本筹建的青岛华新纱厂于1913年开始拟议,济南鲁丰纱厂也于1915年倡建。但由
于欧战影响,直至1919年和1920年鲁丰纱厂、华新纱厂方才先后建成投产。而于
1916年着手筹建的日商内外棉纱厂,则凭借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的军事势力,于
1917年先于国人纱厂建成投产。1918年山东机器印染业也开始萌发。20世纪初,山
东机器棉纺织业开始发展,至抗日战争前夕达到了鼎盛,山东13个纱厂(日厂9个、
华厂4个),棉纺锭总数达到773568枚,织布机13236台。其中日商占有纺锭的86%
和织布机的94%。
  1937年12月18日,青岛9个日商纱厂均被国民党守军于撤退前炸毁。1938年初,
日军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复建,纱厂规模较前大为缩减。抗日战争期间,山东敌占区
的纺织工业由于原料、燃料缺乏,实行纤维管制,纺织业陷于苟延残喘的境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设立了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简称中纺公
司)。1946年初,中纺公司青岛分公司接收了日资9个纱厂(共有棉纺锭44.3万枚,
织布机9千余台),以及印染、针织、梭管、化工、纺织机械厂各1个。1948年,济
南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成大、仁丰纱厂。1949年6月,青岛解放,全省纺织工业
始获新生。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人民政府广泛发动群
众手工纺纱织布。从1942年开始,先后兴建了17个合营纺织厂、7个丝绸厂。民间
手工纺车、布机遍及广大解放区,为粉碎敌人封锁,解决军需民用起了重要作用。
  机器纺织工业的发展,使山东较早地形成了一支纺织产业大军。建国前,饱受
民族侵略与阶级压迫之苦,长年累月处于长工时、低工资和非人待遇的残酷盘剥中
的山东纺织工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艰苦卓绝
的斗争。早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23年青岛日资钟渊纱厂(青岛第六棉纺织厂前
身)的工人就曾因要求改善待遇而罢工。之后各纱厂罢工斗争连续不断。1925年5月
29日,军阀当局调动军警3000余人包围大康(青岛第一棉纺织厂前身)、内外棉(第
二棉纺织厂前身)、隆兴(青岛第三棉纺织厂前身)3个纱厂及工人宿舍,封闭工会,
强令工人离厂,遭到工人反抗,军警开枪镇压,死难工人8人,重伤17人,被捕75
人,造成震惊全国的“青岛惨案”。同年7月,济南鲁丰纱厂(济南第一棉纺织厂前
身),先后两次开展罢工斗争,并组织了支援沪、青惨案受害职工的募捐活动。
1929年8月,青岛大康、内外棉、隆兴、钟渊、富士(青岛第二毛纺织厂前身)、宝
来(青岛第九棉纺织厂前身)等日资纱厂工人,为反对厂主无理歇业,联合举行游行
请愿,罢工持续4个多月,后因青岛地方政府强迫工人复工,罢工失败。1930年底,
在中共青岛市委领导下,七大纱厂组成了工人联合会。1936年11月在上海纺织工人
大罢工的影响下举行了反日大罢工。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纺织工人的苦
难更加深重,不仅生活艰辛,还要饱受日人及工头的欺压与凌辱。日本投降后,南
京政府接收日资纱厂使之变成了官僚资本企业,工人依然受统治、受剥削,食不果
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纺织工人连续不断地为改善待遇、争取自由而斗争。
1947年底,济南成通纱厂(济南第四棉纺织厂前身)工人因扣发年终奖金举行罢工,
并得到成大、仁丰(济南第三棉纺织厂前身)工人声援,取得了胜利。1948年底,国
民党军接连溃败,青岛各棉纺织厂职工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组建了护厂团,
英勇护厂,使机器设施完整地保存下来,迎来了解放。
  1949年,山东全境解放。山东从旧中国接收下来的纺织专用设备有:棉纺锭45.
4万枚(占全国的9%),织布机2.3万台,卷染机614台,印花机6台,针织台机187台,
棉毛机16台。职工总数为2.6万人。这是新中国山东纺织工业的发展基础。
  建国初期,纺织工业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和民主改革。人民政府迅速调集棉
花,各纺织厂陆续开工。1949年全省共生产棉纱15.8万件(占全国的8.8%)、棉布2.
3亿米(占全国的12.2%),纺织工业总产值4.19亿元。在民主改革方面,各纺织厂
迅速建立了工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取消封建把头,废除搜身制,逐步实行了八
小时工作制。纺织职工的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广大职工的政治热情和生产
积极性空前高涨。
  在1950年的“红五月”生产竞赛中,青岛国营第六棉纺织厂的青年细纱女工郝
建秀成绩突出,白花出的最少,生产效率又高,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国纺织
工会组织青岛纺织管理局及青岛纺织工会成立专门组织进行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
先进的细纱工作法。1951年6月,“郝建秀工作法”正式命名,成为纺织工业的一
面旗帜。“郝建秀工作法”在全国推广以后,对提高纺织工业劳动生产率起了重要
的推动作用。
  青岛市纺织工业集中,生产技术与管理工作均有较好的基础和水平,名列全国
纺织业“上(海)、青(岛)、天(津)”三大基地之一,享有盛誉。继郝建秀工作法之
后,全国纺织工业又总结了“一九五一织布工作法”、“一九五三纺织机器保全工
作法”,都相当多地吸收了青岛的经验。1954年10月,纺织工业部在青岛召开棉纺
织技术专业会,交流了清花、梳棉、浆纱三个工序的26项经验,其中山东的经验占
相当份量。这一系列工作法的形成与推广,使纺织工业的基础性生产管理工作走上
规范化,促进了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些工作法的基本精神,至今依然适用。
  建国后不久,国家决定筹建新的纺织基地,青岛、济南先后调出3000多名管理
干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支援北京、河北、河南、陕西、江西、湖北、新疆、内
蒙等23个省、市、自治区的纺织工业,并为他们代培干部、工人数千名。
  经过三年恢复,1952年末,全省纺织系统棉纺锭达到49.08万枚,布机32354台,
年工业产值为8.05亿元,分别比1949年末增长8.1%、39.2%和92%。棉纱产量由
1949年的15.83万件增加到39.3万件(居全国第3位),棉布由23108万米为增加到
48538万米,分别增长1.5倍和1.1倍。其间,山东机器麻袋纺织工业分别在青岛、
济宁开始起步。
  从1953年开始,国家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纺织品作为重要战略物资和人民生
活必需品,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管理。早在1951年国家就对棉纱实行统购,1954年国
务院发布命令,国家对棉花、纺织品实行统购统销,对城乡居民所需纺织品实行限
量、凭票供应。纺织业从原料供应、生产到销售全部执行国家指令性计划,工商分
工严格而明确,工业企业只管按计划生产。
  1954、1955两年由于棉花不足,导致纺织厂减班、停工,1955年和1957年纺织
工业产值分别比上年下降6.5%和11%。1956年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中实现了全行业私营纺织企业的公私合营,1957年的产值比1952年增长26.3%。
但棉纱、棉布分别比1952年下降13%和9.3%,其他产品有所增加,麻袋和丝织品
产值均比1952年增长73%,棉纺锭和布机基本维持原状。
  根据当时的形势,沿海地区不是发展重点,在此期间,山东纺织工业的工作重
点是加强企业管理,包括生产技术管理和民主管理。“一五”期间,各纺织厂普遍
推行“一长制”,制定了多项定额,实行作业计划,加强成本核算,推广各种工作
法。同时,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包括共产党、青年团支部、基层工会以及生产班
组建设,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企业管理走上正规化。
  从经济恢复时期到“一五”期间,纺织职工的福利和待遇迅速改善。各国营棉
纺织厂普遍改善了劳动环境,减少车间的粉尘、飞花,成立了医务室、澡塘、托儿
所,并新建了一批职工宿舍。青岛市纺织工会新建和改建了3个纺织工人俱乐部,
1952年中国纺织工会在青岛建立的纺织工人疗养院完工,1953年青岛纺织职工医院
落成。从1950年制定工资改革方案,通过试点逐步分批实施,纺织职工特别是生产
第一线的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
  “二五”计划初期,山东纺织工业在“大跃进”运动中,由于“左”的错误的
影响,不切实际地制订高指标、大计划,盲目提高机器的运转速度以追求高产,以
致产品质量大幅度降低,设备严重损伤,生产秩序混乱,再加上大搞野杂纤维、大
炼钢铁,造成极大浪费。一些正确的、科学的意见和建议,被作为“右倾言论”受
到错误的批判,严重挫伤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1958年,原属纺织工业部直接管理的国营纺织企业下放各省市管理,8月,山
东省纺织工业厅成立。同年,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家批准,在潍坊、德州、济南各
新建一个棉纺厂,这是建国后山东省首次扩大生产能力。潍坊棉纺厂于当年投产,
由于突击建设,施工质量较差。德州棉纺织厂纺纱部分于1959年形成一条线试生产,
1961年停产。济南第二棉纺织厂尚未建成即奉命缓建。
  经过1958年“大跃进”,山东纺织工业元气大伤。由于农业减产,棉花歉收,
从1961年开始,被迫对部分纺织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大量裁减职工。到1962
年,全省纺织企业总数由1960年的158个减为75个,全行业职工总数由1960年的10
.2万人减为5.4万人,棉纺织厂大部停产,当年全省纺织工业总产值4.2亿元,仅相
当于1949年的水平。
  进入调整时期(1963~1965年),山东纺织工业重新整顿企业管理,全面维修设
备,大量更换被损伤的配件和器材。随着农业的好转,棉花产量逐年增加,纺织工
业逐步复苏,停产企业相继开工,部分被精减的职工回厂,产品质量回升,停缓建
的工程恢复建设。到1965年,全省纺织工业总产值10亿元,大体相当于1957年的水
平。
  “三五期间,山东纺织工业的布局开始变化。当时,全国执行“备战、备荒、
为人民”的方针,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在省内搞“小三线”建设。1966年,省经
委、省纺织工业局要求每个老纺织企业在“小三线”建一个分厂,人员、设备均由
老厂负责。各企业积极响应,立即调集骨干力量和设备,建设速度非常迅速,青岛
国营第七棉纺织厂济宁分厂于当年率先建成投产(5千纱锭、200台织布机),之后,
其他各分厂也陆续建成。到1970年,共建成12个棉纺织厂(18万纱锭)、1个印染厂、
2个针织厂、1个纺织器材厂和1个纺织配件厂。老厂办分厂,改变了山东纺织工业
长期集中在青岛、济南两市和胶济铁路沿线的“两点一线”格局,使当时全省13个
地、市中的10个地、市有了纺织工业,为山东纺织工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1970
年,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全省纺织企业下放给地区和省辖市管理,所建各分厂与老
厂脱钩,进一步调动了地方办纺织的积极性,各分厂迅速扩大与完善,成为各地的
骨干企业。到1970年底,全省棉纺锭已由“二五”期末的60万枚增加到90万枚。
  “文化大革命”经纺织工业生产地带来了严重干扰和破坏,其中最严重的是
1974年,全省纺织企业大部停产,处于瘫痪状态。“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
纺织工业再一次从抓产品质量入手,重新整顿企业。其间,开展了学习湖北安陆棉
纺织厂和石家庄第二棉纺织厂经验的活动,对恢复纺织生产秩序起了一定作用。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纺织工业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1979年,山东纺织工业全力整顿企业,当年主要产品的质量实现了超计划、超
历史水平、超纺织工业部制定的一档水平的“三超”要求。在整顿企业中,出现了
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治厂严格的先进典型临清棉纺织厂。1980年初,省纺织
工业厅召开现场会议推广该厂经验,先后有50多个企业3000多人前去学习,对全行
业的治理整顿起了推动作用。1980年末,全省纺织系统内企业已由1970年的97个发
展到426个,纺织工业总产值由16.7亿元增加到46亿元,棉纱产量由85.4万件增加
到130万件,棉布产量由7.2亿米增加到10.9亿米,城乡居民的衣被状况也迅速改善。
  进入80年代,山东纺织工业开始把战略调整和全面发展提到工作日程上来。
1980年1月,山东省纺织工业厅向省政府提交了《关于调整纺织工业经济结构的报
告》,分析了山东纺织工业发展状况,以1949年为基数,至1978年,山东纺织工业
占全国纺织工业的比重(以总产值衡量)已由10%左右降为6.8%;其间全国纺织工
业平均年递增9.3%,全省工业年递增13.2%,而山东纺织工业仅为7.5%。山东纺
织工业不仅落后于上海、江苏、而且总产值不及辽宁,棉纺能力不如湖北;毛、麻、
化纤等行业全国迅速发展,而山东所占比重甚小。报告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建议和措
施,得到省政府的支持。
  长期制约山东纺织工业发展的两大因素此时已不变化:一是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沿海地区的建设已有受限制;二是山东的棉花产量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而迅速
上升,原来长期徘徊在年产二、三百万担,1980年突破一千万担。同时,国家加大
对轻纺工业的扶持,各项经济政策向轻纺工业倾斜。1980年至1983年,山东增加了
68万棉纺锭、8万毛纺锭、2万麻纺锭,呢绒的产量翻了一番,发展速度之快前所未
有。此时,山东有部分小农机、小化纤企业下马,纺织工业不失时机地选择了20多
个基础设施较好的企业进行归并或转产。菏泽第二毛纺织厂、威海第二毛纺织厂以
及大批纺织机械、配件厂等,都是利用这些企业改建的。
  随着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纺织品长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已经改变。从1982年起,
涤棉布和纯棉布先后滞销,虽经国家两次调整价格,并采取限产措施,但效果仍不
明显。这说明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已由数量矛盾转为质量、品种、档次的矛盾。
1982年上半年,省政府和纺织工业部都对纺织工业提出了战略转移的要求,即由着
重抓速度、抓产量、抓扩大生产能力,转移到抓花色品种、抓技术改造、抓经济效
益的轨道上来。1983年又提出纺织企业要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此时,商业部门
已无力包销数量庞大的纺织品,统购统销无形中取消,纺织企业直接进入市场。从
1983年12月1日起,临时取消凭布票销售办法,国家决定不再发放1984年布票,长
达30年的纺织品凭票限量供应的状况宣告结束。
  根据形势的变化,1984年省纺织工业厅确定:“六五”计划后两年,要以产品
为龙头,抓住“两头”(原料、印染布),突出“三个重点”(产品质量、花色品种、
印染布后整理),达到“四个提高”(提高产品竞争力、创汇率、企业应变能力和经
济效益),同时具体确定围绕15大类产品进行42项重大技术改造,其中包括引进国
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山东纺织工业不仅在规模和数量上,而且
在质量和水平上有了明显提高。
  1984年底,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确定:内销棉布价格放开;工业企业可以选
购棉花;出口纺织品可以放手搞工贸结合;进一步对企业下放权力;对老企业降低
调节税。省政府在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时,根据山东棉花大量积压的实际情况,采纳
纺织厅的建议,决定供销部门向纺织企业让利,棉花以低于调拨价的优惠条件供应
省内纺织企业。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这些重大举措,使山东的纺织品迅速打开了销路,
徘徊了两年的山东纺织工业迅速回升。1985年,全省纺织工业总产值达到59亿元,
比1980年增长29%;行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间毛纺织行业的总产值增长4.7
倍,毛纺锭由全国第8位上升到第3位,麻纺织行业产值增长62%,化学纤维行业产
值增长79%。布局进一步改善,除原有的青岛、济南外,潍坊、淄博、烟台、济宁
等市均已成为省内的纺织工业基地,鲁西北地区的纺织工业也迅速发展。纺织品的
花色品种大量增加,已有一批产品如针织弹力衫裤、运动装、毛巾被、呢绒等形成
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一定位置。但是,由于纺织品两次
调价,纺织工业已由厚利行业变为薄利行业,1985年全省纺织系统内企业实现利润
3.37亿元,比1980年减少0.7亿元。
  在“六五”期间,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开始进行改革。纺织企业除了实行
经营承包责任制、两次利改税等普通性的改革外,1982年经国家进出口委员会批准,
成立了青岛纺织品联合进出口公司(简称“青纺联”),这是全国第一家工贸合一的、
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纺织企业。开始有8个纺织工业企业参加,1985年扩大到青岛纺
织全行业,经过一段实践,“青纺联”的创汇能力不断提高。1984年省政府决定将
原商业厅所属山东省纺织品公司划为纺织工业厅领导,各地市的二级纺织品批发站
下放各地市,并与省财政脱钩。这项改革效果不大,因为此时各纺织工业企业均已
直接进入市场,国营商业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调节市场的手段与功能大大减弱,
仅靠变更隶属关系难以改变纺织品的销售状况。
  1986年秋,国务院召开116次、121次常务会议研究扩大纺织品出口问题,确定
对重点出口企业免征调节税,减收增值税,设立出口专项发展基金,加大出口奖励
措施等。纺织工业部提出,发展纺织工业的指导思想,要从以国内市场为主转移到
在保证国内市场的同时着重抓出口创汇上来。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和纺织工业
部的部署,进入“七五”时期后,山东纺织工业把工作重点放在深化改革,扩大开
放,调整结构,提高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上来。
  山东纺织品虽然从50年代就开始出口,但长期间发展不快,而且主要靠棉纱、
坯布等初加工产品。到1985年,出口产品交货总值为7.6亿元,折2.2亿美元。要进
一步扩大出口,首先必须改变设备陈旧、装备落后的状况。企业利用外汇留成、外
汇贷款、技贸结合、出口专项资金等多种渠道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装备,对老出口
企业进行改造。技术改造是以产品为“龙头”配套进行的,目标是扩大3个老的“
拳头产品”(巾被、纯棉弹力衫裤、化纤交织运动装),形成5个新的“拳头产品”(
纯棉及涤棉细布、绒类产品、化纤长丝织物、毛纺织品、花布)。从1986年到1988
年3年间,省内纺织行业的各种新型织机(包括喷气织机、箭杆织机、喷水织机、片
梭织机等)已从412台增加到923台,适合织造出口布的宽幅织机已由1.8万台增至3
.2万台,针织纬编大圆机由195台增至404台。此外还引进了气流纺纱、圆网印花、
无纺布、转移印花、兔毛纺纱、静电植绒、磨毛等新技术、新装备。技术改造大大
提高了山东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加上外贸体制改革,出口渠道增多,出
口量迅速增加。1988年,全省纺织品出口产品总值已达21.7亿元,折4.7亿美元,3
年翻了一番。出口产品的结构也发生变化,针织品、印染布、毛纺织品的比重均有
增加。
  在发展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同时,对外经济合作也逐步开展。到1988年,已投产
和颁发证书的中外合资项目共27项,其中有棉纺织企业,也有毛纺织和针复制等企
业,注册资本6780万美元,其中外方投资3050万美元。补偿贸易、中外合作、技术
交流、租赁等业务也进一步开展。
  进入“七五”时期,山东纺织工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截至1988年底,全省
共有棉纺织、单织、印染、复制、毛纺织、麻纺织、针织、纺机、纺器等9个门类
635个企业;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95个,集体所有制企业338个,合营企业2个。
拥有50多万职工。1988年全省棉纺锭已由1985年的214万锭增至386万锭,仅次于江
苏,居全国第二位;毛纺锭由9.3万锭增至16.4万锭,居全国第三位,针复制、印
染、麻纺织、纺织机械及器材等行业也迅速发展,均居全国前三位。特别是化学纤
维行业,经国家批准,济南(6万吨涤纶)、淄博(3万吨腈纶)两个大项目已列入“七
五”计划,即将兴建,这对改善山东纺织业的原料结构将起重大作用。
  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早在70年代
末,教育工作已引起各级纺织部门的重视,1978年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将山东
历史最久的纺织中等专科学校改建为山东纺织工学院,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扩建。
而后,青岛、潍坊、济南、德州又建起了4所全日制纺织中专。10年中共培养本科
生1500多名,专科生近300名,中专生2800多名。另外还广泛开展了成人教育、职
工教育等,形成了多层次的教育网络。科学研究工作在改革开放之后也迅猛发展,
到1988年,全省已有7个纺织科学研究所,前后共完成科研项目500多项,其中获省
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的158项。科技成果的推广,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电子计算机
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山东纺织工业的技术水平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至1988年,
山东纺织工业已成为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大体合理、产品具有一定水平的支柱行业。
  山东从80年代初期棉花产量超过2000万担,跃居全国首位,而当时的棉纺能力
仅有200万锭左右,适当发展是完全必要的;山东既是产棉大省,又是沿海省份,
具有发展纺织业的资源与地理优势;特别是鲁西北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主要经济
作物是棉花,发展纺织初加工能力是合理的。但由于发展势头过猛,在全国同行业
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早在80年代初期,国家计委和纺织工业部就一再强调,棉纺、
毛纺、化纤3项能力的发展归国家控制,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
及省的调控能力有所减弱,而各地市办纺织的积极性很高,促成了大发展的失控局
面。山东纺织工业出现了布局过于分散,规模不够合理,设备良莠不齐,管理跟不
上等现象。尽管是发展中的问题,但从长远着眼,须尽早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控制。

      1988年山东省纺织工业基本情况表
┌──────────┬───┬────┬───┬───┬──┐
│项目        │单位 │全国  │山东 │山东占│山东│
│          │   │    │   │全国%│名次│
├──────────┼───┼────┼───┼───┼──┤
│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亿元 │1283.23 │102.58│8   │3  │
├──────────┼───┼────┼───┼───┼──┤
│棉纺锭       │万枚 │3154.50 │386.25│12.2 │2  │
├──────────┼───┼────┼───┼───┼──┤
│毛纺锭       │万枚 │226.67 │16.48 │7.3  │3  │
├──────────┼───┼────┼───┼───┼──┤
│职工人数      │万人 │721.38 │61.15 │8.5  │2  │
├──────────┼───┼────┼───┼───┼──┤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19477  │19681 │101.05│7  │
├──────────┼───┼────┼───┼───┼──┤
│利润、税金(积累)  │亿元 │177.39 │12.38 │7   │3  │
├──────────┼───┼────┼───┼───┼──┤
│出口纺织品外贸收购值│亿元 │358.27 │23.08 │6.4  │5  │
├──────────┼───┼────┼───┼───┼──┤
│化学纤维产量    │万吨 │130.12 │2.42 │1.9  │13 │
├──────────┼───┼────┼───┼───┼──┤
│化学纤维生产能力  │万吨 │181.47 │3.04 │1.7  │15 │
├──────────┼───┼────┼───┼───┼──┤
│棉纱总产量     │万吨 │465.73 │50.58 │10.9 │2  │
├──────────┼───┼────┼───┼───┼──┤
│棉布总产量     │亿米 │187.86 │19.28 │10.3 │2  │
├──────────┼───┼────┼───┼───┼──┤
│纯棉布产量     │亿米 │118.74 │13.38 │11.3 │2  │
├──────────┼───┼────┼───┼───┼──┤
│涤纶混纺布产量   │亿米 │50.79  │4.31 │8.5  │3  │
├──────────┼───┼────┼───┼───┼──┤
│化纤布产量     │亿米 │17.65  │1.59 │9   │4  │
├──────────┼───┼────┼───┼───┼──┤
│印染布产量     │亿米 │95.23  │7.97 │8.4  │4  │
└──────────┴───┴────┴───┴───┴──┘
续表
┌──────────┬──┬───┬───┬───┬──┐
│项目        │单位│全国 │山东 │山东占│山东│
│          │  │   │   │全国%│名次│
├──────────┼──┼───┼───┼───┼──┤
│印染布生产能力   │亿米│116.99│8.66 │7.4  │4  │
├──────────┼──┼───┼───┼───┼──┤
│针棉织品折用棉纱线量│万吨│100.59│11.13 │11.1 │3  │
├──────────┼──┼───┼───┼───┼──┤
│毛线产量      │万吨│22.44 │1.61 │7.2  │4  │
├──────────┼──┼───┼───┼───┼──┤
│呢绒产量      │万米│28611 │1894 │6.6  │4  │
├──────────┼──┼───┼───┼───┼──┤
│麻袋产量      │万条│93062 │12321 │13.2 │2  │
├──────────┼──┼───┼───┼───┼──┤
│服装产量      │万件│291059│20315 │7   │5  │
└──────────┴──┴───┴───┴───┴──┘
注:本表根据《1988-1989中国纺织工业年鉴》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