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制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4&rec=99&run=13

  山东盛产黄牛皮,沿海一带群众习惯以烟熏底革充当鞋料,故传统的制革手工
作坊自明清以来即分布沿海各地及内陆城市。
  1918年2月,即墨县人傅明宸在济南河套庄(今济南制革二厂厂址)开办胶东制
革厂,投资6万元,雇用工人90余名,有转鼓、压光机各1台,年产牛革4000余张,
聘请王耀东(即墨县人,原系天津硝皮厂练习生,后任天津华北制革厂技师)为技师。
这是山东第一家近代制革工业企业。1922年9月,魏涤繁(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毕
业生)投资3万元,雇工30余人,在济南开办鹊华制革厂,年产牛革3000余张,后因
经营不佳而倒闭。1925年,杨友贞、崔学贵在济南西关开办恒兴永制革厂。1929年
8月,张翕堂在济南东流水街开办科学制革厂。1934年,天津人徐邦平在济南西新
河庄开办德记制革厂。当时,省会济南成为全省制革工业的中心。除济南外,1928
年3月,青岛开办大兴制革厂;1929年,临清开办五三制革工厂。另有大量采用传
统制革工艺的手工作坊,分布在青岛、烟台、潍县、即墨等地。
  1933年,据对济南、青岛、福山、泰安、临沂、招远、潍县、曲阜、宁阳等地
19个厂的调查统计,年产熟革共2.45万张、条革3.2万斤,出品总值49.5万元。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制革工业受到日军的严重摧残。日军对原皮实行管制,禁
止民用生产。
  抗日战争胜利后,各重要城市制革工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因连年内战,交
通阻塞,物价暴涨,经济萧条,生产发展缓慢。当时,山东各抗日根据地以及解放
区积极组织制革生产,支援抗战及解放战争。其中,胶东军区、鲁中军区及渤海军
区有制革职工300余人,并于1949年迁入济南,组建了国营济南制革厂。这是山东
第一个全民所有制的制革企业。
  新中国成立后,制革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52年,青岛台东、台西、四方3
个区的66户制革作坊,分别组成青岛、大生、青联、利华4个制革厂;潍县制革业
的40余户联合成立兴华制革厂。1953年,烟台的德华、协兴皮铺联合新城、锦兴、
东兴、福新及个体户组成联益皮革生产合作社。1954年,莱阳的永生、德成、新生
等皮铺联合组成莱阳皮革生产组。
  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1958年后在所有制上大
搞“升级过渡”,1962年后进行调整,到1965年,全省有制革企业17个,职工2111
人,其中技术人员13人。此外还有47个皮革制品企业兼产少量制革产品。
  随着猪皮开剥量的增长,1966年以后,各地陆续组建了一批制革厂。至70年代
末期,先后有章丘、桓台、枣庄、滕县、益都、临朐、北镇、聊城、新泰、泰安、
巨野、成武、菏泽、定陶、日照、莒县、沂源、高青等市、县组建了专业制革厂。
  1981年后,制革产品一度滞销,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出现亏损。沂源、桓台、
聊城、临清、菏泽、巨野、定陶、成武等市、县的制革厂,因技术条件差,产品质
量低,先后停产或转产。至1985年,全省制革企业共37个。
  制革产量受生猪资源和猪皮补贴政策的制约、影响,时起时伏。1958年-1985
年,制革业产量由80.8万张(折牛皮)增加到471.5万张(折牛皮)。其中,1960年产
量占全国制革业产量的9.7%,居全国第1位;1980年占全国总产量的11%,仍居第1
位;1985年占全国总产量的11.9%,居全国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