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皮革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4&rec=98&run=13

  山东皮革工业包括制革、毛皮、皮鞋、皮件及配套材料等行业。
  在皮革工业中,毛皮业历史最长。主要产地为济宁,临清次之,定陶、聊城等
地也有生产。济宁出产的青猾皮和临清的千张袄、定陶的羊剪绒等久负盛名。
  明初,济宁有毛皮作坊4家,从事毛皮熟制和裘衣制作。临清早在400多年前就
以盛产千张袄而闻名于世。当时,该地有大小作坊百余家,从业人员以回民为主。
清咸丰末年,毛皮业开始衰落。济宁、临清、定陶、聊城等地的毛皮作坊减少,其
中临清由70余家减至30余家。到清同治末年,毛皮业再度复兴。据《海关中外贸易
年刊》载,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光绪十年(1884年),烟台海关向香港出口各类
皮货,亦从国外引进皮货。随后,青岛、威海、龙口等港也陆续与各国开展皮货进
出口贸易,来往的国家和地区有新加坡、印度、埃及、英国、瑞典、芬兰、德国、
日本、加拿大等。当时济宁有较大毛皮作坊20余处,季节性小作坊100余家,从业
人员2000多人,年产各种皮货30万件。
  1918年,新式制革业在山东兴起。此年,省内第一个新式制革厂济南胶东制革
厂成立。此后,济南恒兴永制革厂、科学制革厂,青岛大兴制革厂,临清五三工厂
相继成立。据1933年调查,省内制革所用原料以牛皮为主。生牛皮多半由本省出产,
少量购自南京、安徽等地。当时,全省新旧制革厂、作坊共44家,产品有纹皮、珐
琅皮、花旗皮、底皮、球皮、带皮、皮绳等,色泽分红、蓝、黑三种。纹皮、花旗
皮、珐琅皮仅新式制革厂制造。其他厂家因手工操作,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所制
皮革除一部分制作鞋底外,其余用作农用车马挽具或用于捆扎物件。
  皮鞋业,以德州崔中立开办的中立斋鞋店(1873年)较早,济南大同号鞋店(
1907年)次之。20世纪初,高密人张家和在海参崴学习制鞋技术后,至青岛博山路
设店授徒,字号为顺兴鞋店。1916年,济南顺兴之、同达鑫鞋店开业。随后,烟台、
潍坊、临沂等地也先后开始生产皮鞋。
  皮件生产,新中国成立前省内没有专业厂,均由制革厂或皮鞋厂附带生产。
  1937年以前,山东皮革业处于缓慢发展阶段。日本侵略军入侵后,工农业生产
遭到严重破坏,皮革资源贫乏,且原料被劫往日本用于军需,皮革业日趋衰落。
  新中国成立初期,皮革业仍以个体手工操作为主。1952年底,全省从事皮革生
产的合作社(组)及个体手工业者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973户发展到3205户,从业人
员达6782人,其中合作社(组)1292人,生产皮革(折牛皮)7.8万张。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
成,皮革工业得到了发展。1957年底,全省有县以上皮革企业201个,职工6883人,
完成工业总产值2100万元。生产皮革(折牛皮)54.2万张,占全国皮革总产量的5.7%;
皮鞋18万双,占全国皮鞋总产量的0.7%;收购猪皮67.8万张,占全国收购猪皮总量
的25.8%。
  1957年以后,制革工艺普遍由传统的烟熏法向化学鞣制工艺过渡,花色品种有
所增加。60年代初,羊革、皮鞋、革皮衣、皮帽子、童皮猴、皮褥子、皮手套等产
品开始出口。皮件制品逐步用人造革材料代替真皮材料。1964年,济南制革厂首先
研制成功猪修面革。随后,青岛、烟台等地的制革厂也先后批量生产猪修面革,猪
皮制革比例逐步扩大。
  1964年3月,山东省皮革工业公司成立,开始对全省皮革行业实行归口管理。
  1965年底,全省有县属以上皮革企业122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6个,集体所
有制企业116个;按行业划分,制革企业15个,生活用皮革制品企业18个,毛皮企
业17个,生产用皮革制品企业69个,皮件修理企业3个。全行业有职工8838人,其
中工程技术人员18人。生产皮革(折牛皮)88万张,占全国皮革总产量的12.5%。其
中牛皮革4.8万张,猪皮革(自然张)101万张,占制革总量的63%。生产皮鞋103.3万
双,占全国皮鞋总产量的5.8%。收购猪皮106.7万张,占全国收购猪皮总量的20.3%,
居首位。工业总产值4430万元,其中制革业1470万元,皮鞋业891万元,毛皮业549
万元,皮件业1026万元。
  从1966年开始,国家实行猪皮补贴,在原料供应上猪原皮由外贸部门移交工业
部门负责收购、管理和调拨,减少了环节,降低了费用。当年,猪皮补贴达960多
万元,猪皮收购量猛增,促进了皮革工业的发展。
  70年代初,全省皮革工业实行定点生产。省定点制革厂30个,皮革厂23个,皮
件厂11个,毛皮厂4个。1973年,青岛市成立皮革五金厂。至此,全省皮革工业形
成了一个完整的生产体系。这期间,引进了拔毛机、平板干燥机、削匀机等主要设
备,重点装备了济南、青岛、烟台、沂水、济宁、泰安、潍坊、德州的8个制革厂,
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档次;制革工艺推广了酶法脱毛、铬鞣革、快速干燥、重革快速
鞣制法等;二层革的美化利用也有了很大发展。毛皮生产在化学鞣制的基础上,推
广了酶软化新工艺。在原材料使用上,皮鞋面革由牛革改为以猪革为主,其底由轮
胎底改为以成型底为主;皮件制品绝大部分以人造革为主。
  70年代中期,轻工业部在皮革工业生产中提出了“五变”,即“一皮变多皮、
原料变成品、低档变高档、粗皮变细皮、内销变外销”,促进了皮革工业的发展。
1975年底,全省有县属以上皮革企业135个,职工1.61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7
人。生产皮革(折牛皮)258.4万张,其中牛革9.86万张,猪革(自然张)484.71
万张,合计占制革总量的97.6%;皮鞋338.6万双,占全国皮鞋总产量的5.1%,列第
6位;收购猪皮446.8万张,占全国收购总量的13.6%,居首位;工业总产值1.
48亿元,为1965年的3.3倍,10年平均递增12.7%。
  从1976年开始,省及各地市皮革公司对制革、皮鞋、皮件、毛皮和配套企业加
强了行业管理,皮革工业有了很大发展。1979年-1980年,国家对山东皮革工业投
资近3700万元,对技术力量较强、规模较大的制革厂进行了重点改造,扩大了生产
能力。1980年,全省猪皮补贴近1.35亿元,进一步促进了猪皮开剥工作。同年底,
全省县属以上皮革企业有160个,职工3.61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31人;生产皮
革(折牛皮)463.44万张,列全国同行业第1位;生产皮鞋1439.5万双,列全国同行
业第3位;收购猪皮1178.6万张,占全国收购猪皮总量的14.8%,列第1位;完成工
业总产值4.51亿元,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其中制革业产值1.63亿元,皮鞋业产
值1.65亿元。出口产值达到1.27亿元,占总产值的28.2%。
  1981年-1983年,因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和出口减少等原因,生产下降。1983
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64亿元,比1980年下降19.2%。这期间,生产企业由生产型向
生产经营型转化;行业内部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在所有制、隶属关系和财政体制“
三不变”的原则下,自愿进行改组联合。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注意
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至1984年,生产开始好转。
  1981年-1985年,国家投资山东皮革工业6998.4万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和引
进专用设备。到1985年底,全省皮革工业有175个企业(县属以上企业155个),其中,
制革厂37个,皮件厂34个,皮鞋厂78个,皮毛厂16个。有职工3.9万名,其中
工程技术人员317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98亿元,净值1.36亿元,厂房建筑
面积100万平方米,各种主要设备2078台(其中进口设备140台)。生产皮革(折牛皮
)471.5万张,占全国皮革总产量的11.9%,列第2位;生产皮鞋1886.5万双,占全国
皮鞋总产量的10.5%,列第1位;收购猪皮1019.6万张,占全国收购猪皮总量的17.
3%,列第1位。完成工业总产值4.86亿元,其中,制革业产值1.77亿元,皮鞋业
产值1.9亿元,皮件业产值8562万元,毛皮业产值3291万元;完成出口产值5033.39
万元。完成利税5926万元,其中利润3664.10万元。累计获国家质量奖银牌2个,被
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6个、山东省优质产品20个、省二轻厅名牌产品12个、省二
轻厅优良产品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