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刺绣主要品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4&rec=7&run=13

  一、鲁绣
  中国传统绣种之一。两汉时期,“地桑”(鲁桑)培植成功,丝绸生产出现高峰。
东汉王充《论衡》记载:“刺绣之师,能缝帷裳纳缕之工,不能织绵。”说明当时
织工和绣工已有明确分工,山东已有专业绣工。
  汉初,王室官吏“衣必文绣”(高汉玉主编《中国历代织染图录》第5章,《针
绣》。),皇宫墙壁亦用绣品装饰。当时皇室中大部分服装绣作都由山东供给,朝
廷派遣“服官”督办织绣事宜,此后即沿袭有“鲁绣”之称。
  鲁绣在民间世代流传,但自东汉至宋(25年-1278年),中国的刺绣技艺和生产
相当发达,而鲁绣却未见文献记载,亦未有遗物出土。
  1975年3月,山东邹县发掘出一座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的墓葬-李裕庵墓。出
土的男女衣衾和鞋帽中有5件精美的刺绣品,系国内迄今保存最早的鲁绣出土实物。
其特点是采用了山东传统的“双合股不破劈的‘衣线’绣”,运用了辫绣(辫子股
绣)、网绣、缀绣、接针、平针、套针和打籽等多种针法,为研究鲁绣提供了很有
价值的实物资料。
  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明代鲁绣挂画,均保持了“衣线”绣的传统,画面有平针、
结针、盘针、打籽、纳锦、网绣、辫子股绣等,显示了鲁绣绣线粗壮、色彩浓丽、
图案工整朴厚、质地坚牢的地方风格。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农工商务局所创办的济南工艺局(后改为工艺传
习所)制造的物品中,即有绣花,但当时的绣品现已不可见。清末散失在民间的一
些手绣物品,均采用衣线绣,针法有流水路、打籽、平绣、辫绣等,保留了鲁绣的
传统针法。在曲阜孔府,尚能见到更早一些的刺绣品。
  1952年,济南市二区绣花组(济南刺绣厂的前身)在绣品中广泛应用流水路、平
绣、打籽等鲁绣传统绣法,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1959年济南刺绣厂绣制的两幅
屏风绣品《百蝶图》和《百菊图》,作为鲁绣代表作品之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小
宴会厅陈列了18年。1964年-1966年,该厂相继绣制了《麻姑献寿》、《天女散花》
、《采桑子·重阳》、《六朝松》、《六亿神州尽舜尧》及刘奎龄的4幅走兽挂屏
作品。其中《采桑子·重阳》(为巨幅手绣座屏,绣毛泽东主席手书)于1964年得到
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赏,并按总理指示为其补绣了艺术家齐白石为毛主席篆刻的印
章。《六亿神州尽舜尧》挂屏(画幅3.5×1.6米),绣制出全国56个民族的艺术形象,
是国内罕见的大型手绣作品之一。1984年,该厂筹建鲁绣研究所,致力于挖掘继承
和发展鲁绣传统工艺。
  鲁绣大致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主要采用双合股不破劈的衣线作绣线,具有花
纹苍劲、质地坚牢、丰厚拙朴的地方风采。第二,大都用同色暗花菱纹绸和绢作绣
料。第三,色彩浓丽,色调对比强烈,具有典型的民间风格。第四,针法众多,既
有平针绣,又有编、结、缀、钉,还有补贴、纳绵、盘金等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
的针法体系。第五,风格以粗放为主,精细为辅。不追求绘画效果的酷似,注重工
艺性和装饰性。
  二、发丝绣
  又称墨绣。是以人发与染色生丝线为材料,用手绣针法在绢缎上绣成的工艺品。
一般作为珍贵的纪念品用于珍藏或馈赠。
  发绣至迟在宋代已问世。宋高宗时期,杭州人刘安妃工书画,以发绣东方朔像
(现藏伦敦博物院)。明代,山东临邑人邢慈静有发绣大士像。清代,王瑷发绣佛象
精细如神,沈关也留下一幅发绣《雪滩濯足图》。但清内府所藏绣品中独无发绣,
证明这一工艺在当时已趋衰落。
  1964年,济南刺绣厂着手试制发丝绣样品。1965年,该厂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
创作出发丝绣品徐悲鸿的小幅《奔马》图和巨幅挂屏《六亿神州尽舜尧》(后者将
人发用于人物头发、胡须等局部)。1972年,第一次通幅全用发丝绣制成徐悲鸿的
国画《群马》,幅长4米,宽2米。采用传统的“散套针”绣法,把质地硬、挺、滑
的人发绣制得服贴、平整、均匀,画面层次丰富,显示出生动的笔墨效果。在技艺
上也由“双钩”发展为“晕色”。1978年,绣制出国画《周总理的睡衣》,在日本
展出获得好评,并赠给了日本人民。1982年,该厂发丝绣品中国画《猫》等,获省
工艺美术百花奖优质产品奖。
  三、绒绣
  系用不同颜色的毛线,将图案绣制在网眼布(又称纲丝布)上的毛线绣花。
  1894年,产自西欧的网眼布传入烟台。1925年,美商远东洋行将绒绣技术和样
品交与烟台仁德洋行职员许雨村组织生产。许与其妻杨淑美在中国民间彩绣的基础
上,运用麻织软体网布作底料,仿照来样试绣样品,并选送美国市场,客商争相订
货。当年,许雨村在烟台西南村建立了利敏工艺加工厂(通称许家花房),生产壁挂、
琴罩、长套、椅垫等产品。至30年代,利敏工厂附设了网眼布车间,并先后在莱阳
的万弟、龙旺庄和牟平的埠西头及福山、潍县等地设立加工点。烟台成为国内绒绣
生产的发源地和重要的出口口岸。
  1954年,烟台绒绣厂开始生产绒绣和棉麻布绣花。60年代以后,该厂的绣花毛
线色彩增至1200种,针法也由方点针发展到扒针、掺针、拉针、打籽、铺锦、拉毛、
剪绒等30多种。产品有沙发靠、椅垫、盘垫、提袋、钢琴罩、领带、地毯、壁毯等。
图案一般选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
  1959年,烟台绒绣厂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厅绣制的绒绣屏风《东海日出》,
得到周恩来总理的好评。1977年,该厂制作了毛主席纪念堂壁画《祖国大地》(画
面为著名画家黄永玉和袁运甫创作设计),整幅壁画宽7米、长24米,为当今世界绒
绣之最。
  70年代,烟台绒绣厂创制出绒绣床盖和人绣像等新产品。进入80年代,世界一
些国家首脑和社会名流向烟台绒绣厂订制了彩色绣像。1979年,烟台绒绣品被山东
省二轻厅命名为名牌产品;1983年,烟台绒绣挂画获中国和省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
质产品奖;1984年,获得经贸部产地荣誉证书。
  四、机绣
  系在手工绣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以机代手的新型工艺。
  1954年3月,济南市妇女刺绣生产合作社(济南刺绣厂前身)为百货站加工机手
绣枕套,并于1957年开始向苏联出口机绣靠垫和拖鞋两种产品,全年完成产值38.1
万元。1954年,青岛刺绣厂始产机绣枕套、戏衣、鞋帽等产品。50年代末,荣成县
石岛刺绣厂开始生产机绣枕袋。此后,烟台、威海、文登、乳山、牟平、莱阳、海
阳、蓬莱等地先后建成了刺绣厂,生产机绣产品。1985年,机绣生产仍呈上升趋势,
最高年产值达5640万元。绣制技艺已由打子、跑针、流丝、圆针和直针等基础针法,
发展到近百种之多,并相继出现了长针绣、双面绣、云龙绣、格丽丝等机绣新产品
及涤美纶等自动机绣制品。青岛、济南刺绣厂均有整理成册的《机绣针法集》。制
作设备除家用缝纫机外,还使用了万能绣花机、电子多头绣花机等。
  1.长针绣。长针绣产生于1932年前后。当时,其创始人王玉珍在天津外国人开
办的盛家公司学习机器绣花。她从机绣绷子前、后、左、右移动的速度与机针在绣
面上降落的快慢相互配合就会产生长短不同的变化这一现象,结合手绣针法中“散
套针”的运针规律,创造出一种针路长短参差、连续排比衔接的长针绣。
  1950年,年届44岁的王玉珍定居济南,1954年供职于济南妇女刺绣合作社,把
自己多年潜心研究创造的“长针机绣”技法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为济南机绣工艺
奠定了技术基础,并推广至全国。长针绣的长处,在于提高和丰富了机绣的表现力,
使其不但广泛地应用于实用绣品,而且可仿绣书画名迹。1957年,王玉珍在北京全
国首届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期间进行了技艺表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与会代
表的赞誉。
  2.双面绣。1976年,德州刺绣厂研制成功机绣双面绣。它以尼龙纱做底布,用
丝线绣制,前后两面都能观赏到图案。1978年,绣品发展到立体双面绣、裱绫双面
绣、双面异画绣等9个品种,20多种表现形式,2500多个花色。有名山大川、江河
湖海、凶禽猛兽、古代仕女和现代英雄等题材的作品。几年来,已生产机绣双面绣
38900幅,换汇153万美元。
  1981年后,青岛刺绣厂亦生产双面绣品,并有所发展和创新。
  3.云龙绣。1982年,文登县绣品厂试制成功云龙绣。绣品图案以透镂迂回婉转
的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似龙腾云间,若隐若现,故名。绣品运用化纤面料,以电
热处理代替手工抽勒与雕镂,使露空处化学纤维凝结,不吐丝,不变形,突破了手
工抽丝的横平竖直限制,能制作委婉曲折的纹样。到1983年,共成交云龙绣品15.8
万套,产值570万元。
  云龙绣产品于1984年获得专利权,同年注册“云龙”牌商标;1985年,获中国
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
  4.格丽丝。1982年,青岛刺绣厂研究创新出格丽丝机绣花边新工艺。其工艺是
将空格纱反贴在绣底上,运用八卦针等新针法,把抽丝、镂雕、扣眼、镶补、平贴
等结合一体运用,可绣出各种玲珑华丽的抽纱图案,经后处理而形成完整的工艺品。
1985年,格丽丝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
  5.自动机绣制品。1968年,青岛机绣花边厂从日本引进平岗刺绣花边机,在国
内率先采用机械化半自动化设备生产刺绣产品。生产的重点产品有刺绣花边、绣花
细布和与其配套制作的各式机绣品,如窗帘、床罩、台布、衣服等。自动机绣制品
的主要工艺特点,是通过机针和梭子的自动交换,使表线连络底线而完成产品的织
绣过程。产品底布可选用麻、尼、毛、棉、化纤等原料。图案在工艺要求范围内可
任意变化。由于多针头连续作业,最适于加工单线色制品或简单配色的刺绣花边、
绣花细布,也可加工简单的制成品,如领片、袖口、小手帕等。1981年,开始出口
少量棉布绣品。1981年-1982年,涤棉绣花细布制作的衬衣、衫、裙受到欢迎,涤
棉窗帘之类产品很快进入国际市场。1985年,机绣帘被评为省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
质产品。
  6.涤美纶装饰布。涤美纶装饰布又称提花经编网扣,是通过机械程序控制,自
动连续化生产而成。
  1980年,青岛机绣花边厂引进RJG5/2F-NE型和RJ4/1型提花经编机,翌年正式
投产。1984年,产品品种已有40个,并从简单的四方连续图案发展到适合纹样图案,
销路奇畅,成为流行的室内装饰品。1984年被评为省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
  五、绣花衣
  1959年秋,荣成县石岛刺绣厂以刺绣和花边针法,采用真丝绸、交织绸、软缎、
双绉等面料,制作绣花衣。60年代初,该厂生产的“孔雀”牌绣花衣进入国际市场,
产品有衬衣、旗袍、连衣裙、筒裙、睡袍、和服、司马克童装、披肩、头巾等50多
个品种,2000多个花色。70年代,年均产量15万件(套),1980年产量高达50万件(
套),工业产值为1000多万元。80年代以后,该产品由荣成扩展到文登、威海、牟
平、乳山、海阳等地生产。1982年,石岛刺绣厂的“孔雀”牌绣花衣被评为中国和
省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文登县刺绣厂的“孔雀”牌绣花衣,1982年被评为
省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
  1978年,荣成县服装厂始产内销绣花衣。1981年,荣成县绣品厂专业生产内销
绣花服装,销售量达到11.5万件,销往省内和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等
省的20多个城市。1978年,内销绣花衣在全国工艺美术内销旅游产品评比会上被评
为优质品,1979年被省二轻厅命名为名牌产品,1980年注册“仕女”牌商标。
  六、生丝、涤丝绣品
  1969年,荣成县石岛刺绣厂选用生丝绸为面料,利用真丝和人造丝线,绣制成
功生丝台布。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后,著名样品B3292、B2951、B5843被国外花边商
视为交易王牌。当时,县城南部乡镇的加工人员有1.2万人,年产值达1200万元。
80年代,已扩展到文登、乳山、海阳、牟平、蓬莱、掖县、黄县、莱阳和潍坊、淄
博等地农村加工生产。此后,石岛刺绣厂选用涤丝面料试制成功涤丝绣产品,其质
感和透明度不亚于生丝,不折不皱,下水不花。1979年,生丝台布被评为省二轻厅
优质名牌产品,1980年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1982年被评为省工艺美术品百花奖
优质产品,1985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比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和省工艺美术
品百花奖优质产品奖。
  七、泉城花边
  泉城花边是济南刺绣厂于1978年试制出的一个新品种。其特点是利用一种“可
溶布”与棉花线合在一起,施以抽、扒、扣、锁等项工艺加工,经后处理工序整理,
去掉可溶底布即为成品。1979年-1981年,先后投产17.37余万件(套)供应国际市场,
同时为国内宾馆及饭店的高级房间提供了室内及床上成套用品,产品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