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刺绣与花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4&rec=5&run=13

  刺绣与花边是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和渗透而形成的两种相近的工艺门类。
  刺绣,俗称绣花,古代称“针黹”或“文(纹)绣”,汉代通称“刺绣”,后又
称“女红”。春秋战国时期,齐鲁织绣颇为发达。至汉代,齐郡、吴郡、楚郡、蜀
郡等地都是刺绣著名产区。唐、宋、元、明诸朝,山东刺绣以其独特的地方风格闻
名于世。邹县(李裕庵墓)出土的元代绣品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部分明代绣画(
鲁绣),均显示了独特的山东地方艺术特色。清光绪初年,因年岁不登,生活艰难,
潍县一带妇女学习南绣者日多,民间绣花盛极一时,素有“九千绣花女”之称。日
军侵华后,该业日趋凋零。
  花边(花边产品,北方烟台等地习称“花边”或“缕空花边”,南方潮汕地区
习称“抽纱”。因“花边”一词已相沿成习,为叙述方便,用“花边”一词以冠总
体。),亦称抽纱,由西方传入,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织绣技艺。山东
近代花边业发韧于烟台。1894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牧师乔治·赫士夫妇在烟台教
习花边制作,烟台始有手制缕花(花边)。1895年烟台仁德洋行的创办人英国内地会
传教士马茂兰夫妇在烟台设“培真女校”,专门收容贫家子女入学,传授花边编织
技艺。同年,“设立烟台工业会,经理出售花边事宜”(《中国出口花边》,载《
中外经济周刊》第26号,1927年。),花边业逐渐兴盛。民国以后,中国花边工业
以烟台及其附近一带为盛,其他如莱州、青州、登州等地,从事花边制作者也较多。
  当时花边产品主要由洋行收购转销国外。中国所产花边,成本低,产品精美,
各国洋行竞相以高价采办,因此上海、烟台、宁波、汕头等处产量日增,销路日广。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花边业一蹶不振。战后销路复旺,运销美国花边
数量骤增。1922年,美国政府提高花边进口税(由60%增至90%),又加经营者偷工减
料,出口顿减,花边商号大量倒闭。
  1933年,全省经营花边业者计139家,资本总额25.9万元,经营总值180.9万余
元。其中烟台110家,资本总额占全省的94.21%,经营总值约占90.66%。
  当时庄号雇用职员数人至十余人,接洽买卖事务。花边皆由贫家妇女在家编制,
送交庄号经营。
  花边业所用原料主要有车线、捆线、麻线、漂布、茧绸及麻纱等,多为英国货
和日本货,其中漂布由上海输往山东,茧绸为省内特产。各种布、线原料,均由青
岛和烟台出售。
  各类花边制品(当时指挑花、绣花、“抽纱”等),均由烟台出口,主要销往美
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澳门及南洋群岛一带。1932年,烟台出口价值总计
1126138关两,合国币175.45万元。花边出口税因营业不振,早经政府豁免。
  1938年2月3日,日军侵占烟台,花边业日趋萧条。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花边业全面衰败。
  国民党统治时期,花边生产极不景气,至解放前夕,已是奄奄一息。
  新中国成立初期,花边生产绝大部分仍由私人商号经营,并由各地供销合作社
代为管理,通过土产公司沟通产销渠道。1950年,全省已有几万人从事花边、刺绣
业生产,并有十几家手工业作坊和小厂加工经营刺绣、花边和戏装、寿衣等。外贸
部门收购花边总值400万元,出口换汇81万美元。
  1953年后,济南、青岛、潍坊、烟台、定陶、石岛、文登、牟平、蓬莱、黄县
等地相继建立花边厂或刺绣生产合作社。1956年,各地先后组织起集体生产经营单
位。当时的花边刺绣业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产值仅为26.84万元。1965年产值达
4213万元。“文化大革命”时期,刺绣、花边生产受到一定影响。1975年产值为1
.06亿元。1976年后,花边、刺绣业发展较快,1981年产值达到3.59亿元,出口交
货值2.99亿元。
  1985年,刺绣与花边业有56个生产企业,以烟台、青岛、潍坊为中心,遍及淄
博、惠民、济南、菏泽、济宁、德州等地。全年完成产值2.29亿元,占整个工艺美
术行业年产值的38%,其中出口产品收购总值为1.57亿元,产品销往意大利、美国、
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西德、西班牙、瑞士、巴西、澳大利亚、丹麦、挪威、
泰国、新加坡及沙特阿拉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产品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尤
以江北地区量大面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