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服装品种变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4&rec=48&run=13

  山东近代服装,自清末短装简衣兴起,传统的清式长袍、敞衣、马褂即逐渐落
伍。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山装、西服、学生服、旗袍等在城市流行。农村则以便
服为主。
  新中国成立初期,男装保留了中山服、学生服等,同时又出现了青年服、建设
服(军便服)等;女装出现了列宁服、连衣裙、春秋两用衫、茄克衫、短外衣、风雪
大衣等。1956年,团中央及全国妇联提出改进服装,各地手工业管理部门纷纷组织
各种形式的服装展览会,促使服装生产社试制出一批新产品。青岛市试制出各种新
式服装约800种,潍坊市152种,济南市4处生产社即试制出216种,使当时服装品种
单调、男女服装不分的状况有所改善。这一时期,男女衬衫、童装在各地逐步兴起。
1959年,青岛市举办建国10周年成就展览会,展出连衣裙、花衬衫、童装等500多
种新产品。“文化大革命”时期,把美的服装当作“封、资、修”批判,从而出现
了全省、全国一片“蓝、灰、黑”,“绿色军装”则成了青少年的流行服装。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服装产量、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花色品种有了长
足进步。内销方面,男装逐步恢复和增加了西装、猎装、卡曲衫、风雨衣、牛仔装、
毛呢服装、高档衬衫等,女装恢复和增加了各种春秋两用衫、女西服、风雨衣、长
短裙、衬衫等。还有男女各式长短大衣、羽绒服、腈纶棉防寒服、人造毛皮衣、裘
皮衣、革皮衣、针织服装、运动装。童装除小童装花色款式进一步增加外,又设计
了各种款式的婴幼儿装和中龄、大龄童装。1984年后,开始重视中老年服装的设计
生产。在外贸方面,由单纯的布服装出口发展成为绸服装、化纤服装、麻服装、羽
绒服装以及各种革皮服装、裘皮服装等7大类。品种有衬衣、长短裤、睡衣、西服、
茄克衫、各种套装、童装、衫裙、工作服、毛巾布浴衣、绣衣、羽绒服、革皮衣、
裘皮衣、运动服、牛仔装等。其中,威海市服装一厂生产的“孔雀”牌女绣衣、烟
台华伦服装厂生产的“杜鹃花”牌针织睡衣套、青岛西服厂生产的“红光”牌男西
服套装,分别于1980年、1984年和1985年获“省优”产品称号。
  衬衫是服装业产量较大、水平较高、出口最早、创汇较多的一个产品。新中国
成立初期,青岛、济南等地开始生产衬衫。1953年,生产以21/21原白双龙布作面
料,领子采用本料,由领面领里缝制而成的软领男衬衫,后来增加23/23细布面料
的男衬衫,花色由原白增加了条、格等。青岛衬衫厂生产的“海滨”牌男衬衫,
1980年获“省优”产品称号;“回澜阁”牌男衬衫,1984年获“省优”产品称号,
1985年获“部优”产品称号;“琴岛”牌硬领女衬衫,1985年获“省优”、“部优”
产品称号。1985年,全省衬衫产量约800万件,其中出口331.31万件,占总产量的
41.4%。
  童装有上千个花色品种,大、中、小号规格齐全,形成系列化。60年代山东童
装就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西德、苏联、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济南童装
厂的“珍珠泉”牌童装连续6年蝉联山东省童装质量评比第1名。1985年,全省童装
产量2031.96万件,占全省服装总产量的28.5%。
  毛巾布浴衣是出口创汇最高的一个产品。从60年代末开始出口,销往美国、加
拿大、苏联、法国、波兰、捷克、荷兰、匈牙利、日本、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1年-1985年全省毛巾布浴衣出口创汇表
表2-1

┌──┬─────┬──────┐
│年份│出口(万件)│创汇(万美元)│
├──┼─────┼──────┤
│1981│125.94  │585.72   │
├──┼─────┼──────┤
│1982│77.72   │421.24   │
├──┼─────┼──────┤
│1983│111.24  │568.22   │
├──┼─────┼──────┤
│1984│98.12   │554.17   │
├──┼─────┼──────┤
│1985│89.19   │507.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