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服装工艺和设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4&rec=47&run=13

  新中国成立前,省内服装业主要是零活加工,手工操作,一人单件完活。新中
国成立后,在工艺上逐步把传统的单件完活改为分工序的流水作业生产。其工艺流
程,可分为裁剪、缝制、钉扣锁眼和烫熨、包装等。
  (一)裁剪工艺
  传统方法是用剪子裁剪,一次最多裁20层。60年代始用电剪刀。其优点是裁剪
整齐、效率高,有利于大批量生产,如涤棉布每次可裁150层。缺点是上下层尺寸
时有误差。后来与带子锯配套使用,克服了电剪刀的缺点,进一步提高了裁剪质量。
  (二)缝制工艺
  服装业于50年代末使用包缝机,简化了缝制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合身缝,
由原来两趟线改为一趟线即可。使用5线包缝机后,包边、合缝一趟即成。
  随着国内外服装市场需求的变化,有些服装增加了手绣、贴布绣等绣花工艺。
  棉衣生产还有纳花、絮棉工艺。济南市服装业1970年始用铺棉机,1974年始用
多针机纳棉,1978年始用自动揉棉机。絮棉由人工改用机器后,不仅减轻了劳动强
度,而且絮棉均匀、平整、不易滚团。
  (三)熨烫工艺
  传统工艺采用烧热的烙铁或熨斗熨衣服,60年代始用电熨斗。80年代陆续进口
日本等国蒸汽熨斗。1985年从国外引进的西服生产线,均有专门的熨烫设备。
  (四)包装工艺
  个体经营者加工服装,不予包装。成批给商业加工,一般用包装纸,数件一包,
装箱发运。80年代,企业自产自销,商品的包装装璜受到重视,普遍采用塑料袋包
装和盒式小包装,有的还采用立体包装。

  二、设备
  新中国成立前,省内服装业设备落后,主要工具是针、尺、剪刀、烙铁和案板,
脚踏缝纫机极少。所谓“剪刀烙铁针线尺,十个指头混饭吃,单件生产一手落”,
就是对当时服装生产方式、工艺和设备状况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经合作化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运动,工具、设备得到了改进。
1956年,青岛市第一缝纫社保全工龚帮涌利用缝纫机改造成大型锁眼机,生产效率
提高26倍。1958年,青岛市衬衫厂、青岛西装厂等企业在全省同行业中率先将脚踏
缝纫机改用柴油机拖动,1959年又改用电动机。1960年,济南市服装业普遍采用电
剪刀。1964年以后,全省逐步实现了“大批裁剪漏板化,门市零活样板化,底边、
子口、扒缝、上袖橹篦化”。从1961年开始,一些重点出口企业逐步引进西德、意
大利、美国等国生产的锁眼机、钉扣机、双针平缝机等关键专用设备。1978年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服装行业开展了大规模技术改造,引进了一大批进口设备
和技术。至1985年底,全省共有各种缝纫设备4.94万台,其中进口设备1.25万台,
占设备拥有量的25.4%。在已安装的设备中,有56%达到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