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服装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4&rec=46&run=13

  历史上,农村盛行家庭纺线织布。所纺棉线可染成各种颜色,经纬配搭,织成
各种土花布。白土布可随意着色。农家妇女以土布为原料自制服装。城市服装业主
要集中在济南、青岛、威海等地。30年代,规模较大的服装厂家有:济南市的信昌
鸿记西服庄、华泰公司、鼎豫军服公司、兴华军服庄、顺兴军服庄;青岛市的东方
贸易无限公司;威海的福元里、恒发祥成衣局,永泰、森泰、正兴、三兴、民生洋
服店。服装品种有长袍、马褂、旗袍、中山服、学生服、军服、西装等,因工艺技
术落后,手工操作,生产发展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服装业发展迅速。1955年下半年,山东服装业合作化运动蓬勃
发展,全年生产服装798万件,比1952年增长53.8倍。1956年,全行业基本实现了
合作化,服装社(组)达404处,社员1.84万人,产量1512万件,工业总产值6198.96
万元。服装业普遍开展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及先进生产者运动,改进了劳动组织及
工具,建立了计划、统计、检验、责任、奖惩、收发、保管等生产管理制度,产品
质量及生产效率都有新的提高。
  1957年,服装业实行“以零活加工、拆旧翻新为主,辅以成批加工和自营”的
生产方针,开展了节约棉布的活动。10-11月,省手管局组织16名服装技术人员赴
上海市学习翻新改做、改进裁剪排料方法和利用废料、代用品的经验,效益显著。
如青岛市拆旧翻新3.95万件,节约用布154万尺。青岛市缝纫生产组姜亦乾创造了
13.5尺布(一般需15-15.5尺)做一套中山装的先进裁剪法。针对合作化运动中出现
的盲目强调成批生产和推行大流水作业而造成的产品质量下降、花色品种减少、不
便利群众的问题,服装业在组织上将工厂化的大流水生产方式改为三五台机器、五
六个人的小型门市部生产;在核算形式上,实行统负盈亏与门市部单独核算相结合。
  1958年,服装业职工减少,产量下降。青岛市服装合作社(厂)由1957年的2300
余人减少到1035人。据济南、青岛、胶县的6个合作社(厂)统计,开机率仅有69.
69%。1959年生产恢复,合作社(厂)服装产量达到1287.6万件,比上年增长203.9%。
1960年,棉花受灾减产,国务院号召节约纱布和推广裁剪革新经验。省人委于11月
1日指示各地一律停止服装帽子的生产,要求各地服装厂、店大力开展修旧翻新和
加工业务。这期间,全省服装拆旧翻新业务网点及从业人员有所增加。
  1961年,全省服装产量由上年的2332万件降为935万件,1962年997万件,1963
年660万件。
  随着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1964年-1966年,服装业大搞技术革新,改革工具,
生产得到恢复。1966年,全省服装产量回升到1468万件。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
影响,服装产量连年下降,1970年降到678万件。1971年产量回升,1976年达2986
万件。
  1979年,山东服装行业实行面料直供、产销合一的生产经营体制,当年服装产
量达到4045万件。至1981年,产量上升到7451万件,成为山东服装发展史上最好的
时期之一。
  1982年和1983年,社会上出现服装热,二轻系统外服装产量增加,省外服装大
量涌进,又因国产化纤布接连降价,二轻系统服装产量出现回落趋势。1985年,全
省有服装企业262个,职工5.15万人,固定资产原值1.65亿元,净值1.32亿元,工
业总产值6.68亿元,产量7104万件。
  “六五”期间,服装产量年平均递增2.9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4年,山
东服装产量居全国第6位,1985年降到第7位。为振兴服装工业,省二轻厅于1984年
-1985年间,提出山东服装工业要向时装化、现代化、系列化、民族化、艺术化和
高档化方向发展。并在济南连续举办了两届全省性的服装设计大奖赛,举办了服装
模特表演赛和服装服饰营销展览。青岛、济南两市还成立了专业服装艺术表演团。
同时,省二轻厅与省妇联等单位在济南南郊宾馆联合举办了一次“美化人民生活着
装联欢晚会”,省委书记苏毅然、省长梁步庭等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了这
次盛会。尔后,又酝酿在山东工艺美术分院成立服装设计专业,在省服装鞋帽工业
公司建立服装设计研究所。上述重大举措,对于打破服装工业的沉寂局面,促使企
业重视技术进步,培养服装设计人才,促进服装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