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缝纫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4&rec=45&run=13

  缝纫工业包括服装、布鞋、布帽和其他缝纫产品的生产及出口。在古代,缝纫
产品以家庭制作为主。至近代,缝纫业首先在城镇和商埠发展起来。
  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詹进德在济宁市小闸口开设“协胜”成衣局。
这是省内私人开办较早的缝纫作坊之一。1889年,青岛市先后出现服装业、靴鞋业。
1912年,山东有成衣作坊、工场28家,工人782人。1932年,济南市有服装业户136
家,工人377人,出口总值139.32万元;鞋帽业户113家,工人1637人,出口总值
242.82万元。1933年5月21日,青岛市成衣业同业公会成立。1939年,济南市共有
成衣商号249户,鞋业183户,帽业32户,鞋料业2户。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陆续建立起部队缝纫厂(组)。徂徕山起义后成
立的山东纵队四支队,创建了被服厂、军鞋厂。起义于蓬(莱)、黄(县)、掖(县)的
三联军(后改为山东纵队五支队),1939年底在掖县成立被服厂,1940年底成立了制
鞋厂。清河军区在寿光县城东南的章担、卧石村一带建立了被服组。1941年1月,
一一五师在沂南县孙祖区罗圈崖庄成立了被服厂。同年,鲁南军区以一部缝纫机起
家成立了被服厂。同年4月,驻滨海地区教导二旅创办了被服厂、鞋厂、编织厂。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军需被服工业不断发展。1945年10月底,山东军区
被服厂、军鞋厂和纺织厂从沂蒙山区迁往临沂城北的沙埠一带,与北上新四军的被
服厂合并。1946年夏,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驻临沂的军直各被服厂迁往滨海军区,
并与该军区被服厂合编为新四军山东军区被服总厂,辖被服厂、皮革厂、鞋厂、纺
织厂等。1947年秋,军区供给部将驻滨海军区各被服厂合编成3个被服总厂,职工
达3000余人。同时,鲁南军区被服厂、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被服厂、新四军鞋厂
先后从鲁南和滨海地区转往沂蒙山区,与鲁中一军分区被服厂和鞋厂合并,于1948
年初在沂源县小黄庄成立了新鲁中被服总厂,职工达2000人。1948年底,华东财政
经济委员会办事处成立,下设被服局,领导山东各解放区被服总厂。
  济南解放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管会接管济南被服厂,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被服
四总厂。青岛解放时,胶东被服总厂进驻青岛,于1950年初进行整编,成立了青岛
市服装公司,隶属青岛实业公司。沂蒙山区鞋厂迁往济南。抗美援朝时期,青岛市
服装公司又转成军管厂,改名为华东军需部驻青被服厂。抗美援朝结束后,又改为
青岛实业被服厂,仍隶属青岛实业公司。
  新中国成立初期,缝纫业除少数军转地方的工厂以外,主要是以夫妻店为主的
个体缝纫店,经营方式主要是门市零活加工。据不完全统计,1952年,全省缝纫业
从业人员共1.48万人,其中参加合作社的有1108人。1953年10月,济南市缝纫业第
一个合作组织--济南市第一缝纫生产合作社成立,社员96人。
  1954年,全省共有缝纫店、铺1.25万户,从业人员2.81万人,工业总产值4625.
71万元。1955年,缝纫业发展到1.3048万户,职工3.94万人,工业总产值6174.68
万元。其中合作社448家,职工1.50万人,工业总产值2307.47万元;个体手工业1
.26万户,职工2.44万人,工业总产值3867.21万元。
  1956年初,济南市成立服装鞋帽生产合作社联合社。至年底,参加联社的服装
鞋帽合作社35个,社员4440人。当时,建社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老社,
主要给国家加工,一般是统一领导、集体生产、统负盈亏,社员实行计件工资制;
一种是零星加工户和自产自销户,按地区情况组织合作社,统一领导,分散生产经
营,各计盈亏。
  1957年,全省缝纫手工业有合作组织453个,职工1.82万人,工业总产值5978
万元。1962年工业总产值1.11亿元,1965年1.41亿元,1975年2.84亿元,1976年4
.21亿元,1978达到5.2亿元。
  1979年开始对服装生产经营体制进行改革,面料由纺织印染企业直供到服装厂。
这一改革,极大地推动了成衣生产的发展,并在全国同行业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到
1985年,全省缝纫业共有企业358个,职工6.99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8.75亿元,
已成为二轻工业的重要行业之一。
  山东服装出口始于1958年。到1985年,出口服装交货量达到2500万件,创汇
5689万美元,约占二轻工业出口创汇总额的1/6。布鞋出口起步较晚,1965年曾有
少量出口。1978年恢复出口,到1985年,出口交货量为293万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