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风筝、木版年画、剪纸和面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4&rec=38&run=13

  一、风筝
  风筝,古称“鸢”,别名“鹞子”。据明陈沂《询刍录》载:“五代时,李邺
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
筝。”
  宋代,扎糊、玩赏风筝已遍及山东民间,以今潍坊最盛。清乾隆、嘉庆年间出
现风筝制作艺人,代代相传至今。近代诗人裴星川咏潍县的《竹枝词》云:“风筝
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1959年,潍
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设专人研制风筝,进行小批量生产。1984年,潍坊成立风筝协
会,确定每年4月1日-10日在潍坊举办国际风筝会。翌年,正式将每年4月1日定为
潍坊国际风筝节,并先后几次派代表团出访英、美等国。
  风筝以竹、绢、纸为主要原料,经扎(选料-破竹-造型-扎制骨架)、绘糊、吊
线等工序制成。结构有软翅、硬翅、桶子、排子、长串5种基本形式。软翅风筝多
为飞禽,头部和主体为浮雕式,双翼为平面。硬翅风筝多以沙燕、人物、神佛等为
题材。桶子风筝多为宫灯类。排子风筝有硬排、软排之分,其结构造型不受翅膀局
限,取材广泛,常见的有七星、八卦、蝉、花蓝、字(寿、双喜)等。长串风筝由许
多单片串结而成,并组成完美的整体形象。潍坊的长串龙头蜈蚣风筝共250节,长
达350米。潍坊风筝画工精细,多采用木版年画和国画的绘画技巧,构图饱满,色
彩鲜明,装饰淳朴,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潍坊风筝现已有50多个花色品种。1982年在全国风筝比赛评比中获总分第2名,
其中龙头蜈蚣获一等奖;1985年全国首届风筝邀请赛,获总分第1名,并获金牌11
枚、银牌4枚。

  二、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产于今聊城、阳谷、潍坊、平度、高密等地。其中以至今有300多年
历史的潍县杨家埠木版年画最为著名。它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为中国三
大民间年画。
  清康熙、雍正年间,杨家埠已有公茂、永盛、吉兴、广盛太、万顺等数家画店。
乾隆初年,公茂画店发展成六大作坊,永盛画店占去一条胡同的一面(人称永盛胡
同),并新设万盛、德盛、义和、万增等画店。咸丰末年,杨家埠画店已达60多家。
同治初年至光绪末年,西杨家埠画店达100家左右,仓上达30多家,寒亭达20多家,
东杨家埠4家,齐家埠、段家沟、王家道、南埠子、纸坊、张氏、倪庄、赵家埠、
北平旺、南平旺等村庄也兴办了画店,从业人员500多人,最高年产量达5000万幅
左右。1922年后,上海、天津、青岛等地石印年画、月份牌年画大量输入潍县,木
版年画产销量锐减。日军侵占潍县后,当地画店几乎全部停产,少数店家迁往潍县
城里、济南、烟台等地。解放前夕,潍县木版年画已陷入绝境。
  1951年11月,杨家埠恢复木版年画的刻印生产,并成立了年画业改进会筹备委
员会。1952年10月,华东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事业管理局组成工作队去潍
县,协助建立了杨家埠乡年画改进委员会,指导创作了新年画38幅,当时16个年画
生产互助组,共印刷新画40余万张。1962年春节,杨家埠年画百余幅参加了在北京
举行的民间年画展览。1979年,潍县(今寒亭区)成立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并
集中部分老艺人从事年画的挖掘、整理、研究、革新、传授技艺等工作。杨家埠年
画线条简练,形象突出,对比强烈,富于夸张,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
  木版年画的体裁形式丰富多样。农户的院落,从大门到屋门,从堂屋到炕头、
窗顶、窗旁、顶棚、灶墙,甚至粮囤、牛栏,都有特定的年画装饰。此外,还有年
画集、年画挂历以及专供婚、丧张贴的年画等。潍县年画销往东北及江苏、安徽、
山西、河北、河南,还出口欧、美及日本。由于手工操作,生产和销售量都有限。

  三、剪纸
  剪纸在山东民间流传很广,胶东蓬莱、高密一带尤为兴盛。喜庆之日,多用以
装饰窗户(称窗花)、门楣(称门笺)、彩灯、炕墙、顶棚,或作礼品装饰及刺绣花样。
蓬莱剪纸多采用虚实对比的表现手法,线条流畅,秀丽多姿。所剪人物富有感情,
栩栩如生;所剪花鸟鱼虫生机勃勃,跃然纸上。尤其善于表现山水,手法简洁生动。
  剪纸多为农妇手工制作,工具为小剪刀,专业艺人则用刻刀刻制。传统剪纸原
以单色红花为主,曾随花边出口,销往欧洲各国。近代则流行白地彩绘的“染花”。
题材有人物、风景、鱼虫鸟兽、花卉果蔬等。
  新中国成立后,剪纸技艺日臻完美,表现形式发展到单幅画、连环画、插图、
邮票、动画片、刊头尾花等方面。近年来,还作为礼品、展品和旅游纪念品与国外
进行文化交流,赢得了声誉。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汲取民间泥玩具造型和木版年画
的构图及用色特点,在剪纸艺术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四、面塑
  面塑,俗称江米人,是菏泽传统民间工艺品。清咸丰三年(1853年)江西瑞州府
面塑艺人王清源、郭湘云来到曹州(今菏泽)解元集穆里寨收徒传艺,从艺者不下千
余人。其高足李朝训1908年前后已驰名菏泽,并传艺其侄李俊兴、李俊福等人,前
者擅捏文雅仕女,后者拿手英姿武将,人称“文武二李”。面塑用糯米面和面粉加
水、品色和成面团,蒸熟后捏制而成。工具有批刀(批面塑骨架)、小剪刀、梳子(
轧串珠用)、花纹印章(压印服装花纹)、骨簪(粗细数件,用于塑造人物面部)、塑
刀(通称播子,分大、中、小三种,一端尖、一端扁,呈弧形,用于挑鼻眼等)等。
题材多为人物、鱼虫、鸟兽等。表现形式有色彩单纯,对比强烈,手法粗犷,风格
质朴,适合农民欣赏口味的签举式;有色彩鲜明谐调,造形生动,手法细腻,并增
加了金银粉装饰,有的还配上衬景的盒装式;老艺人李俊兴还创造了一种在火柴盒
大小的盒子里塑造五六个人物的微型面塑。
  面塑艺人多在农闲时云游各地边做边卖,个别艺人还到过苏联、越南、缅甸、
南洋群岛等地。1962年李俊兴在济南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首创“浮雕面塑”,使面塑
从桌案陈列品发展为墙上装饰艺术品。其侄李芳清1982年3月随山东省工艺美术代
表团出访澳大利亚,在总理府当众捏塑袋鼠,受到澳大利亚总理的称赞。至今,除
济南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保留面塑外,菏泽县的穆李村、大杜庄、乔李庄、解元集、
王楼、蒋庄,曹县的马集,东明县的通古集,鄄城县的临濮和阎什口等20余个村镇,
每年都有面塑艺人云游全国各地,走街串巷卖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