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二轻工业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4&rec=3&run=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省手工业、二轻工业迅速恢复和发展,并取得了
巨大成就。山东手工业作为“现代工业之母”,在孕育和催发现代大工业的诞生、
成长、壮大,在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扩大出口创汇,积累建设资金,支援农业和其
他工业生产,以及安置城镇待业人员和实施物质与精神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
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左”的错误的干扰和影响,全省手工业、二轻工业在发
展中也出现过严重失误,遭受过严重挫折,走过了“发展--回落--再发展--再回落
--再发展”的“三起两落”的曲折历程。这一历程主要分为五个时期。
  (一)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
  这一时期,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手工业合作化由试办到1956年基本
上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个体到集体、由私有制到公有制
的根本变革,手工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建国初期,饱经战乱摧残破坏的国民经济亟待恢复。当时,许多手工业劳动者失
业在家,陷于饥寒交迫的困境。部分手工业者虽能勉强维持生产经营,但由于本小利
薄,设备简陋,也是朝不保夕。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手工业生产(如土纺织等),已不能
适应全省人民特别是城市居民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当时的手工业担负着70%左右的
生活必需品的生产。
  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广大手工
业工人和独立手工业者自愿组织起来,表现出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如济南北
坦铁业社、潍坊工胜织布社、临清皮轴生产社等,都是在城市解放不久由失业工人和
贫苦的独立手工业者带头组织起来的。1951年3月,全省共有55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包括铁、木制品和加工、铜器、建筑、砖瓦、编席、竹器、油漆、服装加工、织麻
袋、缫丝、纺织、制鞋、弹棉、印染等15个行业。1952年底,合作社发展到416处,
社员2.5万人,年产值达2300多万元。
  中共中央于1952年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指出要“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12月,第三次全国手工业
生产合作会议提出“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指导方针和“生产小组”、“供销生产
合作社”、“生产合作社”三种组织形式。1954年6月,中共山东分局召开了建国后
全省第一次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结合山东实际情况具体贯彻上述会议精神,使全省
手工业合作化运动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1954年底,全省共组织起手工业合作
社(组)3909个,社(组)员10.5万人,产值达1.05亿元。
  1956年1月,在农业合作化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推动下,从
城市到农村迅速形成一个全省性的手工业合作化高潮。至6月底,全省已有36.8万名
手工业者分别组成不同形式的合作社(组)7440个,占应组织人数的98.7%,全省基本
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从而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1956年,全省手工业合作社
购置机器设备的投资即达164万多元,增加各种较大型机器1011台,建筑厂房、仓库
8.9万多平方米,集体手工业总产值达4.3亿元,比1954年增长2.9倍。同时注意改造
老设备,研制新设备,以代替笨重而繁琐的手工劳动,使劳动生产率达到1912元/人
。还提高了社员的福利待遇,为社员修建宿舍2.1万多平方米,用于社员的医疗费用
、困难救济、女社员产假工资和病假工资、洗澡、理发以及开办托儿所、医疗机构的
福利费和为开办各种业余学校、业余剧团等提取的教育基金共达836万元。潍坊、临
清等市对年老失去劳动能力的社员还实行了“五保”。社员们用“穷木匠、黑铁匠,
合作化变了样,生产有了劲,生活有保障”的心里话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歌颂合作化
的优越性。
  手工业由私人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是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较短时间内完
成的。由于要求过急,工作过粗,对手工业特点注意不够,以致遗留了一些问题。有
些地区不顾手工业的特点和具体条件,盲目地集中生产和统负盈亏,办大社、办多行
业的综合社,给生产安排和经营管理带来很大困难。有的修理和加工服务行业撤点过
多,出现了群众“修理难、做衣难”等问题。有些合作社一度出现供产销脱节、协作
中断、产品质量下降、花色品种减少、家庭辅助劳动力难以安排和部分社员收入下降
等情况。据当时对224个合作社的调查,属集中不当需要调整的有74个,占总数的33
%。
  根据手工业合作化运动中出现的问题,中共山东省委于1957年1月4日发出《关于
整顿、巩固、提高手工业合作社的指示》,以调整组织形式和核算形式为中心,进行
组织整顿,并根据中央手工业管理总局党组、中华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总社(
简称全国手工业总社)提出的“先工资,次治病,后积累”的分配原则,调整社员收
入,解决社员治病等福利问题,从而使90%以上的社员比单干时增加了收入。
  这一时期,由于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按照手工业的特点来创办手工业合作社,
使手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在税收方面,国家规定合作社初成立免缴所得税一年,营业
税始终减征20%;原材料供应和银行贷款给予照顾,国营商业部门的加工订货占手工
业总产值的70%以上。手工业合作社进一步明确了“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城乡人民生
活服务,为工业建设服务,为出口需要服务”的生产服务方向。1953年至1957年,累
计向国家缴纳税金7111万元,有力地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合作社采用了一些符合手
工业特点而不同于国营企业的管理办法,如民主办社、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劳分
配等,不仅在当时行之有效,而且经历史的考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镇
集体经济的今天,仍有其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二)从1958年“大跃进”到1961年《手工业三十五条》下达
  这一时期,特别是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在“一大二公”等“左”的思想的
错误指导下,钢铁“挂帅”,各方让路,手工业则被用以“铺路”,致使全省手工业
发展受到严重挫折。其主要表现是:不顾手工业发展的客观实际,盲目地搞所有制“
升级过渡”;不顾手工业管理的特殊性,撤销其专管机构;不顾人民生活现实需要,
砍掉小商品生产。其结果是手工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生产大幅度下降,小商品几
乎全部停产,市场上日用工业品奇缺,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在全省手工业合作化基本完成以后,某些地方曾出现过将手工业合作社改变为国
营企业或县联社的“直属加工厂”的现象。对此,中共山东省委于1957年1月5日发出
加急电报,要求各地对改变企业所有制的问题必须“慎重”对待,“必须先拟出方案
,报省委审查后执行”。但在1958年“大跃进”的浪潮中,改变手工业合作社所有制
的“风”愈刮愈烈,竟然提出了“脱手工业皮,一步登天”的口号,出现了所谓用“
全民所有制否定集体所有制”的“群众性的转厂过渡热潮”,即把手工业合作社“升
级”为地方国营工厂、合作工厂;把手工业合作组织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
有制。同时,把部分手工业合作组织下放到农村和城市人民公社管理。伴随而来的还
有“平调风”。据统计,至1958年底,全省3959处手工业合作社(组),转为地方国营
工厂的872处,转为由市县手工业联社统收统支合作工厂的740处,下放到农村和城市
人民公社的1999处,未转厂仍然保留合作社形式的仅约占8.8%。手工业合作组织年总
产值仅有2.23亿元,比1956年降低了48.1%,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0.82%下降
为3.7%。
  其间,省手工业管理局和各级手工业专管机构一度被合并或撤销,转厂和下放的
合作社大部分改产,全省日用工业品产量比1957年大幅度下降。如民用剪刀由202.7
万把下降到46.9万把;菜刀由123.5万把下降到36.3万把;缝衣针由33.7亿支下降到
22.7亿支;铁锅由146.2万口下降到30.7万口。甚至连定陶的聂家剪刀、曹县的王景
镰刀、菏泽的庞家锄板等传统名牌产品也不能“幸免”。市场供应极度紧张,日用品
修理服务网点大量减少。
  这一时期,全省手工业系统群众性的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活动空前活跃,并取得
了一些成果。一些合作社组装生产了手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电动机、车床、龙门
刨床等机械。潍坊红星铁业生产社制造的刨刃,可与英国的名牌“双环”刨刃相媲美
。全省第一只长三针手表、第一台抽水机,都是手工业企业生产的。但是,其中不少
产品或因技术和质量不过关而被迫停产,造成浪费;或受客观条件制约而未能转化成
现实的生产力。为了改变手工业技术基础薄弱、设备简陋落后的状况,1958年7月,
省手管局分别与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等地政府商定,双方合办6个机械、
电器试验厂,主要生产车床、钻床、冲床、刨床等手工业急需的机器设备,二轻机械
工业由此发端,山东手工业始有自己的“装备部”。至1961年,全省手工业管理系统
内已有原动机(包括汽轮机、水轮机、蒸汽机、锅驼机、内燃机)3725台,电动机852
4台,金属切削机床(包括车床、镗床、钻床、刨床、铣床、磨床等)6462台,锻压设
备(包括空气锤、弹簧锤、皮带锤、夹板锤、磨擦压床、冲床、剪床、拔丝机、轧机
、手捣子等)1827台,红炉8078盘,缝纫机2.03万台。机械化程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
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427元/人。
  针对“大跃进”中手工业出现的问题,中共中央于1959年8月发出《关于迅速恢
复和进一步发展手工业生产的指示》(简称《手工业十八条》)。同年9月,中共山东
省委在青岛召开财贸会议研究贯彻意见,对手工业小商品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作
用。但是,由于受到“反右倾”的干扰,文件精神未能得到贯彻执行,加上三年经济
困难等不利因素,给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困难。直至1961年中共中央《关于城乡
手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简称《手工业三十五条》)的颁发,才开始
扭转这种困难局面。
  手工业经历的这次较大波折,教训是极其深刻的。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
展,手工业也不例外。在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一定水平,就急于改变其生产关系,盲
目地搞所谓“升级过渡”,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再者,应当加强对手工业的管理
,这是手工业集体经济发展的保证。手工业大多是小型集体企业,点多面广,基础差
,底子薄,竞争力弱,而其产品又与千家万户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就需要有一个机构
统一进行行业管理,研究政策,反映情况,协调产供销,制订发展规划。实践证明,
撤并手工业专管机构,必然引起集体企业被划走,集体财产被平调,集体工业基础被
削弱,最终导致市场日用工业品大量减少,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影响社会的安定。
  (三)从1962年贯彻《手工业三十五条》到1965年国务院决定二轻工业按行业管理
  这一时期,在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指引下,通过贯彻
《手工业三十五条》,集体所有制得到恢复,小商品生产受到重视,行业管理得到加
强,由原来的手工业按所有制管理改为二轻工业按行业管理,这是历史性的进步。经
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全省二轻工业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品种、质量、技术装备和经
济效益,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1961年6月,中共中央颁发《手工业三十五条》,其核心内容是调整手工业所有
制结构,将“转厂过渡”不适当的手工业合作社恢复为集体所有制。并明确手工业部
门的管理范围,主要包括小农具、小工具、小五金、小百货、炊事用具、日用家具、
竹藤棕草编织、服装鞋帽、文教体育用品、工艺美术品、土陶土瓷、日用杂品、房屋
修建、工业性的修理服务等14个行业。
  当时,山东省公社工业局组织力量在济南、济宁等地进行贯彻《手工业三十五条
》的试点,主要解决“所有制升级过渡不适当”、“合作社组织规模过大”和“恢复
发展小商品生产”等问题。接着,全省以调整所有制为中心,对手工业进行了一系列
的调整工作。
  在组织方面,把不适当的“升级过渡”的集体企业重新调整回来,改统负盈亏为
自负盈亏。至1963年3月底,全省手工业合作工厂由413处5.87万人减少为317处3.92
万人,城乡社办工业由7025处29.92万人减少为906处3.92万人;手工业管理部门领导
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由41处减少为36处;而手工业合作社(组)则由1960年的114处1.22
万人增加到2246处10.78万人。合作社的组织规模由平均每个单位135人调整为67人。
将6个主要行业的修理网点增加到近2.1万处,修理服务人员增加5.22万多人;70%的
农村集镇建立了农具修理网,精减了7.15万余名人员(主要属农村社办工业),组织老
工匠、老艺人归队,充实和加强了手工业合作组织的技术力量。
  在生产方面,提出“铁锅挂帅,发展三刀(菜刀、剪刀、镰刀)一锁(挂锁)”的口号,
召开小商品和修理服务行业的专业生产会议,组织产销衔接;制订质量标准,组织质
量评比;加强企业管理,恢复传统名牌产品;开展“比学赶帮”和增产节约运动。这
些措施使生产开始回升,小商品市场供应明显好转。1963年,全省集体手工业已拥有
各种动力机械1.93万台,各种专用设备2.49万台,机械化程度达到30%。1964年-196
5年,又购置主要设备913台(套),技术装备有了明显改善。
  同时,还对无偿“平调”手工业资财和手工业企业升级并转为国营时所造成的问
题进行了纠正。据1962年11月底不完全统计,全省手工业被“平调”的资财达4055.
3万元,已退赔手工业746.2万元,占应退赔数的18.4%;全省已归队资财1866.3万元
,占应归队数的70.5%。
  其间,手工业管理机构也逐步恢复。1963年5月,全省手工业合作社第一次社员
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筹备多年的山东省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简称省手工业联
社)正式成立。1965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第二轻工业部,撤销中央手工业管理总
局,并将原轻工业部改为第一轻工业部。同年4月,国务院对一、二轻工业部门行业
分工管理范围作出规定。二轻部门除按《手工业三十五条》划定的14个行业外,又增
加了塑料、皮革等行业,共归并为12个行业。山东二轻工业部门基本上按上述分工管
理,并将日用陶瓷、造纸、食品工业中的37个企业和房屋修建业中的76个企业分别调
整移交给轻工和建设部门。从此,“手工业集体经济”改称“二轻集体工业经济”。
1965年,全省手工业系统完成总产值9.32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其中,为人民生
活服务的比重占总产值的44.3%,二轻产品品种增加到3000多种。大部分二轻企业基
本摆脱了作坊式生产,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到50%左右(按当时标准计算)。全员
劳动生产率达到4814元/人,比合作化初期提高了3倍多。
  (四)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到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这一时期正值10年内乱,极左思潮泛滥,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二轻工业遭受
严重摧残,这是建国后二轻工业经历的第二次大波折。首先,集体经济的方针政策被
搞乱,集体经济被污蔑为“半社会主义性质”和“资本主义尾巴”,小集体升为大集
体,合作社改为合作工厂,自负盈亏改为统负盈亏;管理照搬国营企业模式,生产靠
计划,销售靠商贸。上述情况的某些方面,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
8年。当时,全省实行统负盈亏的合作工厂已占全部企业的85%以上,这种利润分配办
法给企业和职工带来了“大锅饭”、“铁饭碗”和“供给制”思想等弊端。其次,各
级二轻管理机构大多被撤销,留下的也陷于瘫痪状态,各级联社被迫停止活动。二轻
工业生产遭受很大损失,致使日用工业品供应极度短缺。如全省木制家具的产量,从
1966年到1969年,连续4年直线下降,从年产100万件下降到38.73万件。1972年,全
省近1/4的木器厂亏损,亏损额达31万元。特别是1974年的“批林批孔”运动,给全
省二轻工业生产带来的损失尤为惨重:年总产值由上年的25.6亿元下降到19.56亿元
,下降了23.59%;利润总额仅相当于1966年的水平,比上年度减少1亿多元。“四五
”期间(1971年-1975年),全省二轻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比“三五”期间下降了
6.4个百分点。日用工业品占二轻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由1956年的54.4%降
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35.9%,市场供应长期紧张。手工业传统产地临清,日用工
业品1976年比1965年减少了450种,相当于原有产品的44%,其中被挤掉的就有192种

  10年“文化大革命”,二轻工业受到巨大损失。国务院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克
服经济等领域“左”倾错误造成的危害,做了许多必要的工作,使形势有了好转。同
时,中共山东省委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二轻工业生产能够维持并有所发展。此外,
由于二轻工业绝大部分(95%以上)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经营好坏直接关系到每个
职工的收入,如果停工停产,就发不出工资,生活的基本需要便没有保障。与全民所
有制企业相比,二轻集体企业一般停产的面较窄,时间也较短。再者,由于全民所有
制企业统得过死,各地能当家作主的地方工业主要是二轻集体工业,这种管理体制也
促进了某些地方二轻工业的发展。到1976年,全省二轻工业总产值达到45.6亿元。
  (五)从1977年到1985年第六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
  这一时期,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以后,在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指导下,经过拨乱反正和工作重点的转移,全省二
轻工业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深化集体企业改革,依靠技术进
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开创了二轻工业发展的新局面。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7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这一阶段,比较系
统地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历史经验,初步进行了拨乱反正,从行业分工和管理体
制上逐步理顺了二轻工业与公社工业的关系,并着手进行企业恢复性整顿、改革试点
和制定行业发展规划等基础性工作与准备工作。
  1977年7月至8月,轻工业部和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主要是山东省革委第二轻工业
局,以下简称省革委二轻局)组织联合调查组,先后到聊城、昌潍、青岛、烟台4个地
市调查研究,并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山东省二轻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调查报告》。
这次调查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
  一是肯定了二轻集体工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二是总结了手工业合作化以来山东二轻工业发展的经验。主要是:党委重视,加
强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纳入计划,统筹安排(这在当时计划经济和集中管理的
体制下,对发展二轻工业有利),抓好原材料生产,不搞无米之炊,加快技术改
造,自己武装自己;实行产品扩散,搞好“母鸡下蛋”(这是威海市发展二轻集体工
业的经验。所谓产品扩散,就是企业逐步把适合在农村分散加工的某一道工序、部件
或产品,扩散到农村社队生产。所谓“母鸡下蛋”,就是把需要上马的新产品先安排
到老厂搞试制,逐步形成一个专门车间,在具备了独立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连同设备
、人员一起分出,建立新厂。这个经验,从70年代开始,曾在全省和全国部分省市轻
工系统推广。),关心职工生活,逐步扩大集体福利事业。
  三是分析了二轻工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政策性的建议和措施。
  1977年,省革委在贯彻国务院批转农林部、轻工业部《关于把农村手工业企业划
归人民公社领导管理的报告》的执行意见中规定,除了由省革委批准的34个在农村由
县统一核算并承担省统一调拨产品生产的合作工厂予以保留外,其余359个隶属于二
轻的农村手工业企业(总计2.38万名职工),连同所有资财无偿划归人民公社,并规定
划走企业欠主管局的合建基金借款一律免交。这样做,在当时支持了公社工业,但也
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和“后遗症”,助长了屡禁不止的对二轻集体资财的“平调风”。
许多企业划归公社以后,生产经营困难,职工生活受到影响,特别是一些老工人退休
后生活没有保障。至1979年底,省革委决定将与山东省第二轻工业厅(以下简称省二
轻厅)合署的省公社企业局改称公社工业局,予以分设。同年,根据国务院的决定,
又把二轻工业分管的中小农具行业划归公社工业。至此,山东省二轻工业与公社工业
在行业分工和管理体制上进一步理顺了关系。在此前后,省二轻厅遵照中共山东省委
和省政府的指示,狠抓了社队工业的发展,1978年全省社队工业总产值达到43.42亿
元。同时,省二轻厅为加强行业管理,还对供销、皮革、塑料、工艺美术等公司进行
了调整和加强,并新成立了服装、家具公司。这些公司均属政企合一型,兼有生产经
营和行业管理职能,在二轻行业管理体制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二阶段,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5年。这一阶段,在实现工作
重点转移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草案),进一步明确了二轻
工业的发展方向和指导思想;对企业进行了提高性整顿,推行现代化管理;不断深化
二轻集体企业改革,调整行业和产品结构,依靠技术进步,重点发展了传统行业,缓
解了市场上买日用工业品难的问题;进一步发展了家电、塑料两个新兴行业,使之成
为二轻工业的重要支柱。特别是在“六五”计划后两年,打破了二轻工业生产的徘徊
局面,超额完成了“六五”计划各项任务,进一步开创了二轻工业生产的新局面。
  1979年工作重点转移后,省二轻局成立了调研规划小组,在对全省二轻工业进行
大规模调查和各行业制定“六五”、“七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山东省二
轻工业十年发展规划(草案)》。该《规划》明确了二轻工业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民
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大力发展日用工业品生产;提出了有关的经济技术政
策;确立了二轻工业10年发展目标,即199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实现翻两番

  1979年以后,省二轻厅先后对105个生产方向不明、任务严重不足、经营不善的
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同时对全省二轻工业企业进行了提高性的全面整顿。1982年省
二轻厅又调集各级干部900名,组成160个调查组,帮助重点企业进行整顿。至1985年
底,全省列入整顿规划的1415个县属以上二轻企业已基本整顿完毕。同时,推行管理
现代化的工作也稳步开展,卓有成效。1982年,全省二轻系统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企
业达400个,占县属以上二轻企业总数的27%;举办全面质量管理学习班205期,参加
人数达9766人次,已登记注册的质量管理小组有552个,150个企业推行了全面经济核
算。济南塑料一厂在生产中采用系统管理的方法,1981年-1983年,产量每年递增15
.65%,产值递增14.45%,利润递增18.4%。1985年,山东省经济委员会表彰的经济效
益好的企业中,二轻企业占20%;山东省人民政府表彰出口效益好的企业中,二轻企
业占29%。
  山东二轻工业的改革起步较早。1979年8月和1980年2月,先后对服装和家具两个
行业实行产供销体制改革:服装行业由商业来料加工改为“面料直供,销售厂店挂钩
”;家具行业改由林场直供木材,“从进料、生产到销售统一经营”。这两项重大改
革,对解决当时买衣难和缓解家具市场供应紧张的状况起了很大作用。
  在对服装、家具两行业产供销体制进行改革的同时,山东二轻工业经济体制改革
又迈出了三大步:从1979年下半年到1980年,将原来由县、市手工业联社统负盈亏的
集体企业全部改为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吃“大锅饭”的问
题,这是第一步;从1981年试点到1982年广泛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重点改革了企业
内部的分配制度,较普遍地实行了浮动工资形式,即职工个人所得与其劳动成果和企
业经营效果直接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基本上解决了职工端“铁饭碗”的问题
,这是第二步;从1983年开始,有计划地改革企业领导管理体制,在多数集体企业中
推行了民主选举厂长、厂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在部分企业实行集资入股制,
这是第三步。据不完全统计,至1985年,全省二轻集体企业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
责任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的占95%,实行民主选举厂长和厂长负责制的占33.3%,实行
集资入股制的占25%。同时,从1982年起,省二轻厅逐步将计划产品、物资管理、基
建审批和物价管理等部分权限下放给地市和企业,地、市、县二轻管理部门也开始简
政放权,还权于企业,服务于基层。
  1984年至1985年,省二轻厅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速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
,强调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扩大产品出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从而确立
了依靠科技进步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振兴山东二轻工业的战略决策。
  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给企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使山东二轻工业的生产能力得到
迅速的、大幅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全省二轻工业生产技术装备得到很大改善,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初步建
成一批技术、工艺和装备先进的行业样板厂。“六五”期间(1981年-1985年),共完
成基建和技改投资9.59亿元,增加固定资产7.96亿元,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及检测仪器
、模具等1.04万台(套),其中缝纫设备8264台(套),更新旧设备1万台(套),约占全
部应更新设备的25%。全省二轻企业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已达到70%以上。
  第二,行业结构渐趋合理,产品结构日益优化,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花色品种大
大增加。1981年-1982年,针对市场上出现的买鞋难、买衣难、买家具难等现象,重
点抓了皮革、服装、家具三个行业的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大,使“三难”在短时期内得
到缓解。皮鞋年产量由1978年的690.58万双,猛增到1985年的1886.48万双;服装生
产能力由1978年不到4000万件发展到1985年的1亿多件,在款式规格和品种花色方面
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家具工业发展以刨花板为主的各类人造板材,使家具产品打破了
传统框架结构,向组合、软体、成套的方向发展。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六五”后
三年,又着重抓了塑料、家电两个新兴行业的发展,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
基本建设投资,使其产值分别由1980年占全省二轻工业的10.8%和1.4%,提高到1985
年的11.76%和6.7%。二轻工业适销对路产品的比重,由1980年的70%左右提高到1985
年的95%以上;为人民生活服务的产品比重,由42.7%提高到51%;优质名牌产品产值
的比重,由1982年的9.8%上升到1985年的16%。据对541种优质名牌产品、耐用消费品
的质量检查,90%以上的产品质量稳定上升。从1981年至1985年,共开发新产品4600
个,更新花色品种2.5万个,恢复发展小商品1000多种。
  第三,对外贸易开始好转。1981年-1985年,共完成出口交货值46.83亿元,平均
占二轻工业总产值的23.7%;共创汇16.4亿美元,约占全省工业品出口创汇额的41%。
  第四,科学技术和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至1985年,全省二轻系统共建立各种科研机构24所,有科技人员852人,固定资产原
值1061.6万元。从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到1985年,列入省二轻厅和省科委的科
研项目有180项,投资额达662万元,其间共有632项科技成果和优秀新产品获得各级
奖励。推广应用了毛皮染整加工、聚丙烯固相成型、磁控溅射离子镀、二层革移膜涂
饰、家具淋漆、太阳能烘干等一批新技术、新工艺和合成革、聚氨酯、刨花板等新材
料,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例如稀土元素在猪皮服装革生产中的应用,使产品一级
品率由68%提高到88.8%。使用这项新技术的烟台制革厂,投产当年即实现产值213.7
万元,利润39.59万元。
  二轻教育也初步形成有大学、中专、技校、职工学校等33所,可以培养不同层次
不同专业的各种管理、技术人才的教育体系,至1985年底,已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近5
000人。干部教育、职工培训和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等工作的开展,使二轻系
统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全省二轻系统职工总数43.11万人(集体所有制企
业职工约占71.4%),其中大专生占0.94%,中专生占1.71%,技校生占0.51%,高中生
占18.87%,初中生占50.54%,小学生和文盲占27.43%(百分比系按1985年全省二轻工
业普查资料推算,下同。)。工程技术人员已由1979年的1700人,占职工总数的0.42
%,提高到1985年的4598人,约占职工总数的1.07%。从政治状况来看,1985年中共党
员占职工总数的8.85%,共青团员占14.86%。
  这一时期二轻工业的发展,除了得益于倡导科技进步和管理进步,大力实施通过
产业建设和技术改造,使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化大工业过渡的战略决策之外,还应归功
于改革开放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中共山东省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于1980年2月和19
84年4月先后颁发了《关于发展城镇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试行草
案)》和《关于集体企业和国营小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的若干规定》,对二轻集体企
业“在政策上加以保护和扶持,在经济活动中给予方便和照顾”,为进一步放开搞活
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在这一时期,主要是“六五”期间,二轻工业在发展
中也出现了“马鞍型”。1981年下半年至1982年,二轻产品的供需矛盾由数量转至质
量、品种,一些产品也由“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部分产品滞销;外贸控
亏,减少收购,部分出口产品不景气;原材料、燃料、运费涨价,产品降价,出口产
品让利,各种费用有增无减,1983年利润减少6000余万元。当时有些改革的政策措施
未能落实,以及随意调整二轻集体企业隶属关系,最终导致二轻工业生产出现徘徊局
面。1979年-1983年,二轻工业被净划走企业523个,产值9.1亿元。这样做的结果,
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协作配套,破坏了横向经济联系;一些生产日用工业品的企业被划
走后改产转行,上“大”丢“小”,严重影响了生产和市场供应。随着改革的深化和
政策的落实,到1984年,全省二轻工业生产出现转机,1985年后再度稳定持续发展。
  此期二轻工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问题。
  第一,生产的发展还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消费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
在产品数量不足,档次较低,品种、花色不够丰富,特别是多数出口产品竞争力不强

  第二,职工队伍文化技术素质仍然偏低,技术装备基础薄弱。1985年,山东二轻
工业系统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职工总数的22.03%,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仅占0
.13%。科技人员的比重低于全国轻工业1.66%和全省工业2.3%的水平。职工技术等级
平均仅为2.9级。企业管理总体水平较低,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技术装备虽
有很大改善,但与先进省、市相比,设备、工艺仍然陈旧落后,效率较低,行业内部
配套能力较差。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二轻工业大约4万台专用设备中(不含缝纫设备)
,30年-40年代水平的占40%,50-60年代水平的占55%,真正达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水
平的只占5%。
  第三,与国内外经济的联系不够紧密。出口产品只占二轻工业总产值的1/4,内
销产品在全国的覆盖面不大。相反,有些产品如家用电器、塑料制品等,省外调入仍
占很大比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二轻工业已经打开了封闭的经营圈,但还没
有真正转向全方位开放和外向型经济。由于外贸体制改革步履艰难和相对滞后,特别
是技术水平低等因素,二轻工业外向发展尚限于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加
工的产品,很不适应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和竞争的要求。
  第四,经济效益不高。产品质量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如1985年山东二
轻优质品率只占16%,低于全国水平和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北京等省市;每百
元产值利润率全国平均为7.8元,上海为14.19元,山东为6.55元;每百元固定资产创
造产值全国平均为316.94元,上海为618.6元,山东为256.09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山
东二轻略高于全国11663元/人的平均水平,但比上海低近60%。
  山东二轻工业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二轻工业现辖缝纫业、皮
革毛皮及其制品、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家具、文体用品、工艺美术品、塑料制
品、五金制品、日用电器、照明器具、衡器、日用杂品、二轻机械、其他工业和室内
装饰业及室内成套用品等15个行业,能生产3000多种(类)产品,上万个花色品种,涉
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据统计,在城镇家庭需要的约280种(类)日用消费品中,属
于二轻工业提供的就有240多种,占85.7%。1985年二轻工业总产值达47.2亿元,超年
计划7.28%,比上年增长18.58%,不仅补上了“六五”前两年的欠产,而且超额完成
了原定“六五”计划47亿元的指标;二轻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8.7%,占全
国二轻工业总产值的6.12%,居全国第5位;利税总额完成4.74亿元(其中利润2.66亿
元),比上年增长37.03%;出口交货值完成8.28亿元,在连续两年下降之后也开始回
升。出口产品已有300多种,销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额居全省除石油以外
各工业部门的第1位。全员劳动生产率增至11833元/人(其中集体所有制企业11683元
/人)。1985年8月30日至9月1日,在济南召开了山东省二轻集体企业第二届职工代表
大会,省手工业联社第一届理事会作《坚持改革、依靠科学、振兴二轻、富民兴鲁》
的工作报告,对自1963年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
二轻工业的发展进步、经验教训和广阔前景做了全面的总结和展望。报告在谈到山东
省二轻集体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时强调指出: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
式之一,它应当与全民所有制长期并存,共同发展,因此,必须保持集体所有制性质
和企业隶属关系的相对稳定,并针对其特点,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大力推进技术进
步,加强宏观指导和专业管理,以推动二轻集体工业健康发展。
  建国37年来,山东手工业、二轻工业由作坊式生产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二轻
工业,这是与全省手工业、二轻工业广大工人、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艰苦创业、无
私奉献分不开的。
  早在50年代中期,济南著名刺绣艺人王玉珍就把经多年潜心研究创造的“长针机
绣”技法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并推广全国,成为机绣工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60-
80年代,山东手工业、二轻工业战线更是群星闪烁,人才辈出。他们中有一心为公、
任劳任怨、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几十年的老模范,如阳谷县工具总厂厂长黄福山,高唐
县工具厂党支部书记王淑兰,青岛塑料三厂酚醛车间生产组长王以节;有积极搞科研
、试制开发新产品或为军工生产做出贡献的技术带头人,如青岛塑料一厂副厂长、工
程师王化彬,济南塑料一厂车间副主任、助理工程师徐立吉,莱阳家用电器总厂自学
成才的技术员、革新能手张盛涛;有刻苦钻研技术、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独特艺术风
格的工艺美术大师,如潍坊嵌银厂工艺师魏聿功,烟台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曲熙贵
,博山美术玻璃厂内画师李克昌,文登县绣品厂设计师王殿太;有狠抓企业管理,提
高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创造出优质名牌产品的优秀企业家,如山东二轻第一家跨进
国家二级企业行列的威海地毯一厂厂长王德伦,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
出我国第一台四星级电冰箱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张瑞敏、副厂长杨绵绵。还有站在
改革前列奋力拼搏、勇于开拓、成绩显著的企业领导人,如把一个业不抵债的亏损厂
建成年产值过千万元、利税过百万元的先进企业的沂南鞋厂厂长兼党总支书记刘洪明
;产品连年被评为省优、部优,使企业成为山东二轻第一家年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
万元的龙口家用电器总厂厂长王集农;亲自改进创新了200多个新品种,使企业生产
和产品水平跃居全国同行业之首的海阳县工艺品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姜淑卿,等等。
上述这些先进人物,仅仅是全省二轻工业战线40多万名职工的杰出代表。1950年-19
85年,全省二轻系统涌现出省级先进模范人物277人,省级先进单位代表132人,出席
全国职工劳模、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的6人,涌现出五好单位标兵、工业学大
庆先进企业(集体)等100个。至于那些名不见经传,为振兴山东手工业、二轻工业默
默无闻地做出贡献的普通工人、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更是不胜枚举。正是他们,用
智慧和汗水谱写了山东手工业和二轻工业的光辉历史,推动着手工业和二轻工业向前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