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二轻工业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4&rec=2&run=13

  二轻工业的前身是手工业,山东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
  山东古称“齐鲁”,地处黄河下游,东临大海,西依泰山,物产丰富,农业发达
,为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远在8000多年以前,勤劳智慧的
山东人民就开始制作陶器。5000多年以前,陶器开始用轮制,造型丰富,色彩绚丽,
红、灰、黑、白诸色俱备。4000多年以前,已能磨制石镰和蚌镰;沿海地区出现了“
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精致黑陶。这个时期的象牙雕筒、透雕篦梳、
精雕细镂的玉石以及镶嵌松石,也显示出很高的技艺。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手工业的发展走在诸国前面,铁器制造、纺织、服饰、青铜
器铸造等尤为发达。春秋初年,齐国已开始用铁制造农具。《管子·海王》篇对当时
铁制工具在社会生活和生产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有过形象的描绘:“一女必有一针一刀
,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
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纺织、服饰手工业则出现了著名的齐纨
鲁缟。《汉书·地理志》称齐地“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其服饰业号称“冠带衣
履天下”。这一时期,青铜器制造显示出很高的工艺水平。特别是齐墓铜编钟的出土
,表明当时的铸造工艺已能满足音响设计的要求。同时,还出现了在青铜器表面嵌入
红铜片和金银丝的“错铜”和“错金银”工艺。青铜铸造工艺和加工技术的改进,使
这一时期制造的青铜器不仅数量多、体形大、器壁薄,而且造型也更加和谐、美观。
另据《墨子》和《孟子》记载,当时齐国已有制车工、皮革工、陶工、冶金工、木工
等多种手工业者。他们的产品放在“肆”中出售,即所谓“百工居肆”。
  春秋之前,工商业者没有独立身份,所谓“工商食官”、“商工皂隶”,多为官
家的奴隶。战国时,不仅有官营手工业,而且出现了独立的手工业者,其分工更加细
致。春秋末期成书的《考工记》,真实地记录了齐国官府手工业6大工种36个专业的
生产技术和手工业管理制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手工业文献。
  秦汉时期,山东的铁器制造业依然处于领先地位。西汉时,全国共设铁官48处,
其中山东有12处。当时,千余人左右的冶铁作坊已不少见,建国后在临淄、莱芜、滕
县等地发现了多处大规模的冶铁遗址。冶铁业的发达,促进了铁器制造业的发展,汉
代大型犁 在滕县的出土和东汉安帝永初六年(公元112年)制造的“三十炼”
环首钢刀在苍山县的发现,均足可证明。
  纺织、服饰业更是首屈一指。临淄、定陶、亢父(今济宁)是山东三大纺织、服饰
手工业中心。汉皇室在临淄设置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班固:
《汉书·贡禹传》。)。山东纺织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中亚
、欧洲。汉代刺绣业的兴盛,在东汉王充的《论衡》里有过描绘:“齐部世刺绣,恒
女无不能。”刺绣已成为普及民间的一种技艺。
  汉代家具的形制和品种有了较大发展。楷刻手杖已问世,开创了曲阜楷雕的历史
。造砖、制漆、制铜镜等手工业也较发达。
  从大量出土的汉代文物看,山东手工业产品工艺水平高,分布广泛,故西汉在全
国民间手工业特别兴盛的地区,特设八处“工官”,山东即有两处:一处在济南郡东
平陵县(今历城区东),一处在泰山郡奉高县(今泰安市郊区故县村),均为收税官,足
见其产品不仅供本地消费,还运销外地(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修订本)
,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62-63页。)。
  唐代,山东的纺织服饰业仍享有盛誉。诗人杜甫和李白都曾把他们耳闻目睹的情
景写入诗中:“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杜甫:《忆昔》诗。)“鲁人
重织作,机杼鸣帘栊。”(李白:《答汶上翁》诗。)精美的丝织品,如兖州镜花绫、
青州仙纹绫、密州细布、博州平绸、德州绢等,皆列为贡品,其中镜花绫、仙纹绫驰
名全国。这些都为服装业和刺绣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面料。
  宋元时期,山东的纺织、服饰手工业在全国仍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全国三大纺织
业中心之一。所产纺织品统称“东绢”,与“蜀锦”、“婺罗”鼎足而立。
  北宋官营纺织基地较大的共有6个,其中就有山东青州锦织院。除官营外,山东
民间几乎家家纺织。服饰刺绣也达到新的水平。从邹县李裕庵墓出土的几件元代裙带
、袖边、鞋面等刺绣品来看,当时鲁绣针法已十分丰富。
  名贵的博山雨点釉瓷,在宋代也已问世。当时称为“雨滴”瓷或“油滴”瓷。用
其盛茶水,漆黑的釉面上星布着银色斑点,象金星般熠熠发亮,深受世人珍爱。精美
的青州红丝石砚于西晋时已被誉为“天下第一”。唐宋时享有盛名的博山淄砚,青州
、临朐的紫金石砚,皆为鲁砚珍品。
  宋代,山东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官营和私营的手工业作坊。城乡
也有不少个体小手工业者从事简单的加工劳动。此外,和农业相结合的家庭手工业,
仍然广泛地分布在农村,其产品除了自用外,还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换。
  明、清两朝,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封建社会内部正孕育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农村经济商品化现象已十分明显,手工业工场已经产生,雇佣劳动者开始出现,新的
工商业城市正在兴起,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的母体里
开始萌芽。
  明、清两朝的封建统治者,为恢复和发展饱经兵燹战乱摧残破坏的经济,都曾采
取过一些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的措施。明初废除了元代的工奴制,建立“轮班”服
役制,把一部分工匠从“终年拘留在官营手工作坊内劳作”的奴隶境况中解放出来;
洪武、永乐时一般商税是三十税一,农具以及军民嫁娶丧葬用物,舟车丝布之类全都
免税。清初取消了手工业者的匠籍身份,免征代役银,手工业者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
附关系进一步减弱,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放宽了对民间手
工业的种种限制,允许民间开采铜、铁矿,取消私人织机不得超过100张的禁令,等
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纺织业、铁器制造业、工艺美术业、毛皮业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隆
景象。
  纺织手工业在山东地区一直很发达。明初,棉花种植在山东逐渐普及,为纺织手
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当时兖州汶上县城西二百里间,“纺车之声,比屋相
闻”;东昌府“阖境桑麻,男女纺绩”;巨野则“贫民以卖线换布为生”;登州“虽
穷乡僻壤,男女纺织,无不为之”;济南府齐东“妇女针管之外,专务纺绩,一切乡
赋及终岁经费,多取办于布棉”(项观奇:《悠久的古代历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
84年版,第331页。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卷
第233页。)。这时的纺织手工业仍作为农村副业,由农民一家一户进行操作。清康熙
以后,大的纺织业中心开始出现。如长山县周村,成为新兴的丝织业中心,其产品以
绵绸、丝绸最著名。济宁、济南等城市的丝织手工业也很发达。乾隆时,用柞丝织绸
的技术由山东传入贵州,织成的“茧绸”闻名全国。
  明初,山东铁的年产量达315万余斤,占全国铁产量的17%,仅次于湖广、江西而
居全国第3位。莱芜是铁的重要产地。冶铁业带动了铁器制造业的发展。一些深受群
众喜爱的铁制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如高密菜刀、定陶聂家剪刀、临沂沂州剪刀、临
清王一摸镰刀等名牌产品先后问世,代表了这一时期山东铁器制造业的水平。
  明清工商业的发达,城市的兴起,外贸的活跃,促进了工艺美术业的发展。蜚声
海内外的博山琉璃料器,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为中国三大民间年画的潍县
杨家埠木版年画,精巧玲珑的莱芜锡雕,古朴典雅的鲁砚,绚丽多彩的胶东刺绣品和
花边,还有特种工艺品如曲阜的楷木雕刻和潍县的嵌银漆器,都先后进入了鼎盛时期
,有的产品畅销国内外。久享盛誉的潍县风筝,全盛时城里有风筝作坊和店铺30余家
,一季可产风筝四五万只。清乾隆年间,潍县令郑板桥写有“纸花如雪满天飞”的诗
句,形象地描述了潍县城里白浪河两岸春日放风筝的盛况。已有数百年历史的临清哈
达,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极盛时,不仅销往西藏等地,还销往印度、暹罗、尼泊
尔、波斯等国。当时临清“全境机房七百余,浆坊七八处,收庄十余家,织工五千人
”(民国二十三年《临清县志》。),年销货总数达百数十万元。
  毛皮业也有很大发展。明初,济宁有4家皮毛作坊鞣制毛皮及加工裘皮制品,并
开辟了苏州等外埠市场。清雍正五年(1727年),临清产市口皮及束鹿小羔皮曾作为贡
皮晋献清廷。至乾隆六年(1741年),巡抚朱定元奉内廷之命发出皮样,“岁进大西皮
一千张,西皮一千张,珍珠隽毛皮一千张,每岁冬春……铺户采办”(乾隆十四年《
临清州志》。“大西皮”即滩羊大毛皮;“西皮”即滩羊二毛羔皮。)。可见,清代
临清毛皮手工业已具有全国第一流的水平。当时,临清有大小毛皮作坊50余家,被誉
为临清三宝之一的“千张袄”,已成为裘衣的大宗产品。
  此外,周村的铜锡业、博山的陶瓷业、临清的砖瓦业等都有较大的发展。其中临
清砖尤为著名。明清两代修建北京故宫、紫禁城、明十三陵和清东陵的用砖,多为临
清烧造。
  清代山东手工业生产水平超过明代。在农村,占主要地位的仍是与农业结合的家
庭手工业。在城市,手工业大都已建有行会组织。手工业行会出现于宋代,当时称为
“行”或“作”。它在创立初期,在商品生产还不够发达的条件下,曾为限制竞争和
保护同行业的利益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行会的存
在已经越来越严重地成为手工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至清末,手工业行会已逐渐衰落

  山东古代手工业的辉煌成就,是历代手工业者智慧与辛勤劳动的结晶。早在先秦
时代,就涌现出象鲁班那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一代工匠宗师。汉代东莱(今莱州
)人左伯,以其高超的造纸技艺青史留名。北宋青州人燕肃,造有后已失传的“指南
车”和“记里鼓车”,还发明了莲花漏,计时比铜壶滴漏更为精确。元代东平人王祯
,所著《农书》载有“农器图谱”若干,对各种农具、水利机械和手工业加工工具说
明解释甚详。他还设计过木活字及转轮排字架,改进了木活字印刷术。这些光辉的名
字和杰出的成就,在山东古代手工业发展史上永放光芒。

  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数千年历史并
在社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山东手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的层层压榨下,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艰难的环境中曲折发展。
  从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受外国商品倾销和战争的影响,山东传统手工业,特
别是纺织手工业趋于衰落。90年代末,山东“土纱纺织业几乎全部停歇”。(彭泽益
:《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卷第208页。)一些以国外为
主要市场的手工业,如花边、发网、草辫业等,则在外国资本的参与下,迅速发展起
来,但其兴衰受制于国外市场的变化。
  另一方面,19世纪70年代后期,在清政府洋务派的倡导和影响下,山东近代新式
工业开始兴起。清光绪元年(1875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奏请在济南创设山东机器局,
以后又陆续创办了一些民用手工业工场。如1900年创立的济南教养总局和1902年创立
的济南工艺局,规模较大,对济南手工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既给山东手工业某些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短暂的机
会,也给某些行业带来了灾难。大战期间,英、法、德、俄等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
,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洋货进口急剧减少。以1913年的指数为
100,英国的输华货物在1918年减至51.5,约减一半;法国减至29.6,不到战前的1/
3;德国货完全停止进口。乘虚而入的日货,则因日本露骨的侵略行径而受到山东人
民的抵制。洋纱进口量的逐年减少,引起国内市场价格的上涨,从而促使山东近代机
器工业,主要是以生产消费品为主的轻工业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而且也为山东手工
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当时纺织手工业呈现出兴旺景象。如昌邑县柳疃一带约有土织
机1万台,从业人数在10万左右,年产丝绸约60万匹;1921年前后,全省有玻璃厂20
0余家,仅博山即有炉150余座,年产量达1.3万吨。但对产品主要靠出口外销的某些
行业如草帽辫、花边、发网业等来说,大战又是一场灾难。它抑制了国外某些消费,
再加海运艰难,使山东出口顿减。据《中国实业志》(山东省)载:“民国三年,欧战
爆发,各种贸易同告停顿,于是花边大受影响,营业一蹶不振。”山东草帽辫的出口
也比战前减少了1/3。通过青岛输出的草帽辫,1913年为8.73万担,到1915年锐减为
5653担(9-12月)。
  20世纪20年代到抗日战争前,是山东手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和受到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危机打击的时期。某些传统的手工业行业,如制针业、制钉业、制革业等开
始采用机器生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山东棉纺织手工业继续迅速发展。至1933年,全省土布
产量达1715万匹,价值9852万元。抗战前,潍县已发展成拥有10万部织机的华北最大
的手工织布产地。同时五金制品业和皮革业也得到迅速发展。这一时期五金制品业较
有名气的是制针、铸锅、制锁、铜响乐器、衡器等行业,主要分布在济南、周村、青
岛、潍县、临清、济宁、威海、高密等地,以手工操作为主。30年代初期,制针业和
制钉业等开始使用新式机器。青岛冀鲁制针厂的机制钢针、济南六合提灯公司制造的
提灯、青岛德泰实业工厂和日新制钉厂的机制铁钉、黄县“顺记”造锁厂研制的弹子
铜挂锁等产品先后问世。散处广大农村、肩挑车拉走街串巷的铁匠炉仍有很大数量,
如章丘县出外作“铁工”者,“居县民三之一”。(白眉初:《鲁豫晋三省志》(山东
省第2册)第149页。)
  这一时期,毛皮工业继续发展。1928年,在济宁收购皮货的洋商多达17家。天津
、上海经营毛皮买办出口的商贾亦云集济宁,促使毛皮产量陡增。至1937年,享誉海
内外的济宁青猾皮产量达300万张。而异军突起的制革工业,则以济南为中心。1918
年,即墨人傅明宸创办山东第一家机器制革企业--济南胶东制革厂。1934年,天津人
徐邦平在济南开办德记制革厂。其间,济南、青岛、临清等地先后建立了6家机器制
革厂,其中济南胶东制革厂最大,资本3.1万元。分布于青岛、烟台、潍县、即墨等
地的大量从事传统制革的手工业作坊,也开始采用新法制革(铬制革)。全省年产熟革
达2.45万张。
  至30年代,因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发网和花边需求锐减,其出口值
分别由20年代的每年700-800万元和1500-1600万元,下降到30年代的每年200万元和
100万元左右。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37年-1949年),中国经济遭受严重破坏,轻工业生
产大约减少了30%(薛暮桥:《三年来中国经济战线上的伟大胜利,三年来新中国经济
的成就》,见《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4卷第464页。),手工业受害尤深。如曾
是华北最大的手工织布产地的潍县,日军侵占后,“土布业完全陷入绝境”(彭泽益
:《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卷第11页。),至1942年仅残
存织机5000部。而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掠夺式的“接收”,又使残存的民族
工业和手工业被摧毁殆尽。1947年,山东工业重镇青岛,50%的工厂歇业,其中包括
相当多的手工业作坊工场。临清手工业原有26个行业,到解放前夕,绝业9个(裘皮、
丝织哈达、花炮、织毯、制毡等),剩下的行业也经营艰难,每况愈下。
  在整个战争期间,山东解放区为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保证军需民用,手工业特
别是纺织手工业被放在重要地位上大力发展。1942年冬,各抗日根据地成立纺织局,
积极扶植纺织手工业的发展,至1944年下半年,基本解决了军队和大多数群众的穿衣
问题。到1946年底,山东解放区已有纺车250万辆,布机52万张,年产大布(1码宽40
码长)500万匹(薛暮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的经济工作》,山东
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1、153页。)。1948年半年多的时间,即生产军鞋200万双
。其他如木匠业、铁匠业等均有发展,可以基本满足解放区的军需民用。
  手工业曾是封建经济的两大支柱之一。近代山东机器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
手工业仍以其从业人数多、门类广、与民众生活关系密切而在社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仅以农村手工业为例,据1947年统计,全省农村从事各种手工业生产的农
户占总农户的43.2%。其中各行业所占百分比及每年平均工作月数分别是:纺织业占
34.8%(3.6个月),草鞋草绳草帽草席编制业占0.7%(1.5个月),土砖陶器业占1.6%(3
.3个月),木匠业占3.1%(4.3个月),裁缝业占3%(2.9个月)(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
业史资料》,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卷第549-550页。),而农村烧炭业、铁匠业、
泥瓦匠业、玩具业等尚未计算在内。但从历史发展来看,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农村
高利贷资本的掠夺,也由于机器工业的排挤,山东近代手工业中的多数行业都处在衰
退和没落之中,全国解放后,部分行业才重新发展起来。
  近代山东手工业工人中涌现出一大批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被誉为“鬼斧神工”
的曲阜楷雕艺人颜锡忠、孔宪斌,以核雕《马拉轿车》在1915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
荣获一等奖的老艺人都兰桂,巧夺天工的潍坊仿古铜的创造者胥伦,富丽典雅的潍县
嵌金银丝产品制作高手田子政、王德明,二十多岁便成为博山内画行业中有名的“快
手”的薛京万,以《美国大总统罗斯福》和《清高宗刺虎图》两件作品获世界博览会
“最优等奖状”的象牙微雕家杜宗甫等,是山东工艺美术行业中的杰出代表。临清毕
家武术刀剑的创始人毕俊成,威海“老望岛”牌菜刀的创始人卢曰仁和烟台铜挂锁的
创始人杜培然等,则是五金行业中的佼佼者。以造型逼真、刻画细腻、色彩艳而不俗
的面塑艺术享誉欧亚两大洲的菏泽老艺人李俊兴,则是民间艺人的优秀代表。20世纪
初期创办了山东第一家机器制革厂的傅明宸和30年代创办了山东第一家机器制针厂的
尹致中,则是有成就的民族资产阶级实业家。
  山东手工业工人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富有反抗压迫和剥削的光荣传统。宋茂春、
贾善成于1913年,马连于1925年分别领导了济宁和临清裘皮行业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
而进行的罢工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县主洪起曾组织近千人的手工业工人武装大
队,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淮海战役,在两种命运的伟大决战中,山东手工业工人
站在了斗争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