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 生产计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4&rec=183&run=13

  手工业、二轻工业以生产民用消费品和小商品为主,行业和产品繁多,服务面
广,市场需求变化快,产供销时间性、地域性强,因此,其生产计划形成了独有的
特点。一是除少数列入国家计委和轻工业部计划的产品是指令性计划外,绝大多数
产品计划属于指导性计划。二是分级管理,以地方为主,“条块结合,块块为主”。
三是原则上哪一级安排的计划产品由哪一级分配原材料指标,但是大部分原材料靠
企业及各级二轻主管部门自筹。
  手工业合作化初期,产品多是地产地销的地方性产品,主要执行就地取材、就
地加工、就地销售的“三就”方针,主要产品纳入省以上计划的不到1/10,约30余
种。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学习苏联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国民经济
计划管理体制。到1958年,由合作社转为合作工厂的企业,其主要产品约有一半以
上纳入了县及县以上计划。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手工业三十五条》后,手工业生
产进一步纳入计划轨道。1965年,手工业管理部门归口的650多种(类)主要产品,
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有90%以上纳入了各级计划。其中,省管计
划产品435种(包括国家计委、轻工业部管的计划产品17种),占67%,其余200多种
也大部分纳入了地、市、县(市)的计划。
  手工业、二轻工业生产计划由于指令性计划少,指导性计划多,体现了计划性
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促进了二轻工业生产的发展。但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
制下,在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况下,生产计划所需原材料的供应缺口很大,
制约了生产,使手工业、二轻工业产品长期供不应求。部分产品的统购、包销制度,
使企业安于现状,产品花色品种增加较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对日用
消费品的生产实行“六个优先”(原材料、燃料、电力优先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
入,挖潜、革新、改造措施优先;安排基本建设力量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和
引进新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基本取消了对二轻
产品的统购、包销,企业进入市场,以销定产,适销对路产品大量增加,生产计划
进一步发挥了指导生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