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民用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4&rec=162&run=13

  其他工业中比较稳定的主要行业有纺织、食品、中小农具、陶瓷、日用品修理
服务业等,均属民用工业。

  一、小纺织
  1954年,棉纺织业被列入全国手工业合作社工业部门标准分类目录,棉布、毛
巾、袜子、针织衫裤等产品被列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主要产品分类目录。1955年,
全省有手工棉织社90处,社员17224人,铁木织机7804台;针织社35处,社员2996
人,针织机1648台;缫丝社35处,社员5515人。年产棉布265万匹,针织品(包括毛
巾、袜子、针织衫裤等)150余万打,丝134吨,柞绸1.46亿米。1956年3月,手工业
中的棉织、针织、丝织三行业在合作化高潮中组织成立了全省棉织联社。
  1961年后,纺织业不再作为手工业的主要工业部门而被列入其他工业。1985年,
二轻系统内有纺织企业33个,主要分布在济南、青岛、聊城,职工8203人,产值
6438万元。属济南区街工业的有6个企业,主要生产毛巾、浴巾、毛巾被、床单、
针织内衣等,产品行销20多个省市,并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二、小食品
  1955年,食品工业被列入全国手工业总社制定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工业部门标
准分类目录。当年,全省手工业系统有食品生产企业14个,产值116万元。1956年,
生产面包、点心、糖果5100吨。仅有25人的青岛食品厂生产的“丰产”牌高粱饴糖,
软而不粘牙,甜而不腻口,呈半透明状,长期行销香港及国内各大城市;崂山汽水
厂生产的汽水行销全省;临清的传统产品豆腐乳,一直保持“进京腐乳”的风味,
色泽鲜艳、软腻清香、咸淡适口,远销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
  1961年,食品业归入其他工业。至1985年,全省二轻系统有食品生产企业23个,
产值2352万元,分布在济南、青岛、德州、枣庄、淄博、聊城、菏泽。济南区街工
业中有11个食品生产企业。其中老茂生糖果厂的前身是老茂生糖果庄,创建于1918
年,生产的糖果小食品系济南名产,1968年停产。1982年,济南市恢复地方传统名
吃,老茂生糖果厂恢复生产,并开发了水晶糖、棉花糖、高粱饴糖等新产品。1985
年,历下群康食品厂引进意大利冰激凌生产线,总投资180万元,新增年生产能力
4000万支,产值200万元,利润50万元。

  三、中小农具
  1979年前,中小农具是二轻工业的一个主要行业。50年代,为农业生产服务是
手工业的重要任务。1956年,《省手工业联社筹委会工作纲要(草案)》明确指出:
“手工业生产的方针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城乡人民生活服务,为工业建设和为出
口需要服务。但主要方面是面向农村,为农村经济服务。因此,手工业生产的主要
任务是制造各种小农具、修配新旧农具。”1965年,全省手工业产品目录中,中小
农具达479种,占产品总数的11.4%。1978年,中小农具行业产值1.35亿元,占二轻
工业总产值的3.6%。
  中小农具大部分由农村社队工业生产。1979年12月,省二轻厅将中小农具行业
移交省公社工业局管理;省二轻厅只保留了系统内县以上生产企业,并将其列入其
他工业。1980年,二轻系统有生产中小农具的企业36个,总产值1886万元,占二轻
工业总产值的0.52%。1984年,有企业37个,总产值2096万元,占二轻工业总产值
的0.53%。(1985年后不再统计)。

  四、陶瓷
  50年代,陶瓷业是手工业的一个主要行业。1954年,全省有从事陶瓷生产的手
工业合作组织43处,个体户3256户,10人以下的私营企业82处。1961年,淄博砂锅
厂的磁村砂锅和淄博陶瓷厂的五套盆被列为全国手工业名牌产品。1964年,手工业
系统内的陶瓷企业发展到28个,产值513万元。1965年,国务院批转了第一轻工业
部、第二轻工业部《关于划分行业分工管理范围意见的报告》,明确规定二轻部不
再分管陶瓷行业,由一轻部管理。到1985年,二轻系统内只有1个陶瓷企业,年产
值89万元。

  五、修理服务
  修理服务业是手工业的传统行业,主要修理中小农具及日常生活用品。
  1955年,属修理服务业的手工业合作社共28处,年产值167万元。在手工业合
作化运动中,有的地方不考虑修理服务行业宜适当分散布点、方便群众的特点,盲
目追求办大社、办多行业的综合社。青岛市即把修鞋业组成大社统一核算,泰安则
将10个自行车修理门市部合并成1个,群众对此意见纷纷。1958年,据对全省15个
城市的拆洗翻新、修鞋、自行车修理等19个修理服务业统计,网点减少了37.5%。
  1959年,中央和省委作出大力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的指示。1961年3月,省公社
工业局(分管手工业)召开全省修理服务工作会议。同年6月6日,省公社工业局与商
业厅联合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修理服务工作的报告》,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修理服务力量,千方百计地便利群众。同年9月,省公社工业局和商业厅联合召开
济南、青岛等15个城市的自行车修配会议和服装拆洗修补会议,向全省自行车修配
业、服装业、洗染业发出了开展“以服务质量为中心、以‘五好三快一合理’(政
治思想、服务态度、修理质量、旧物利用、完成任务好;修理时间、解答问题、交
件时间快;价格合理)为内容的服务竞赛活动”的倡议。至11月底,全省15个城市
的修理服务网点已由1960年的3982处发展到9477处,从事修理服务的人员由1960年
的19070人增至39014人。有些主要行业的网点和人员接近或超过了1957年的水平。
如服装拆旧翻新业,1957年为1418处、5060人,1961年达到1011处、7494人;修鞋
业,1957年为3260处、5293人,1961年达到2404处、7378人;自行车修理业,1957
年为550处、2154人,1961年达到745处、2984人。另外,增加了针织衫裤修理、搪
瓷修理等修理服务门市部。1962年,省手管局在修理服务业工作意见中确定:“
1962年内将自行车修理、修鞋、服装、黑白铁、木工修理、小炉匠、张罗、修簸箕、
钉马掌、磨刀剪等十一项修理服务网建立起来,恢复传统的经营方式。”当年,据
济南、烟台、昌潍、聊城、泰安、济宁六地市统计,修理服务网点达18405处,从
业人员69760人。
  从50年代到1974年,修理服务业是手工业所属的一个主要行业。1974年,全省
手工业系统修理服务业共有企业140个,产值2355万元。1975年,根据轻工业部和
省二轻局统计制度规定,修理业列入其他工业。
  1978年9月8日,省革委批转省计委、经委、财办关于《加强日用品修理服务的
意见》等5个文件。《意见》指出: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日用品的大量增加,目前修
理服务业网点少、项目不全、力量薄弱,特别是修理质量次、价格高、时间长,不
适应社会需要,加强修理服务行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求以省二轻局为主,
商业局、供销社等有关部门主动支持配合,共同抓好这方面的工作。省二轻局成立
了日用品修理服务处,在各行署、各市、县革委及省直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解决
了部分木材、钢材、锡等原材辅料,疏通了所需零配件的供应渠道,解决了部分修
理网点的房屋场地,充实了修理服务人员,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分配制度。1980年,
二轻系统日用品修理服务网点发展到6914处、2.6万人,分别比1979年增加23%和
26%,主要服务项目23种,并发展了部分个体修理网点。从此,日用品修理服务业
稳定发展,基本适应了社会需要。1985年,轻工业部规定日用品修理服务属服务业,
因此不再作工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