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市地所属塑料生产企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4&rec=138&run=13

  一、济南塑料一厂
  位于济南市槐荫区道德北街120号。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济南市第二轻工业
局。
  该厂前身是济南联生文教用品厂。1953年由生产毛笔、墨水、打字蜡纸、酚醛
图章盒、口哨和修理打字机的11家私营厂店合并组成。1956年公私合营,以联生文
教用品厂为主,又并入14个私营厂店,定名为建生体育用品厂,后又恢复“济南联
生文教用品厂”的名称。主要生产酚醛瓶盖、扣子和夹布塑料制品。1959年1月,
改名为济南塑料制造厂。1961年2月,原济南科学仪器厂的酚醛车间及济南栲胶厂
并入该厂,同年7月更名为济南塑料厂,职工达到400多人。此后,该厂重点发展塑
料制品,并增加了聚氯乙烯鞋底、鞋跟产品。1964年,济南制革厂的塑料车间并入
该厂。1965年7月,该厂由一轻系统划归二轻系统,并于1966年初改名为济南塑料
一厂。1971年,该厂研制成功了聚酚氧树脂,同时发展了中空成型制品,并于1977
年试制成功聚丙烯、聚乙烯管材。1979年,该厂开始整顿,建立生产责任制,并试
制成功聚乙烯、聚丙烯片材。1980年,钢带法人造革设备安装完毕并进行了试车生
产。同年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恢复和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生产逐步正常
化。1981年底和1982年11月,济南文娱用品厂、济南橡胶二厂先后并入该厂,职工
达到1464名。1982年,该厂进行全面整顿,并先后从意大利、日本引进5条生产线,
还改造了板材和聚四氟乙烯制品生产线。1984年7月,试行厂长负责制。1985年下
半年,济南塑料十五厂并入该厂。
  1985年底,该厂有职工173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4人。厂区占地6.85万平方
米,房屋建筑面积4.07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348.9万元,净值1909.2万元,
流动资金990万元。塑料制品总产量1.09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4600万元,实现利
税746.5万元,其中利润531万元。主要产品有聚氯乙烯、聚丙烯硬质板材、管材,
聚氯乙烯/聚氨酯人造革,聚氯乙烯压延薄膜、异型材、门窗、下水管材及管件、
电缆料,聚四氟乙烯制品及各种片材复制品等。

  二、济南塑料三厂
  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69号。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济南市第二轻工业局。
  该厂前身是1955年下半年组建的济南第一化工生产组,主要生产蜡烛。1956年,
该组购进压力机1台,开始生产酚醛纽扣,产品由百货公司包销,当年盈利3000元。
1958年9月,第二油漆社、化工组、毛毡社、第一木粉社、钢模组5个单位与该组合
并,人员发展到400多人,定名为济南第二油漆生产合作社,主要承接油漆粉刷、
木粉加工业务及生产毛毡、酚醛塑料小制品。1960年7月,第一电木社与该社合并,
更名为济南历下人民公社塑料制品厂。1962年9月,第一电木社、毛毡社、木粉社、
油漆粉刷社等单位先后由该厂分出,该厂更名为济南第二塑料制品社,主要产品有
闸刀开关、纽扣、卫生球、蜡烛等。1964年,该社改名为济南塑料制品厂。1966年,
更名为济南塑料三厂。1969年10月,该厂新上了年产300吨的尼龙1010树脂设备(包
括配套用500吨/年的癸二酸);1977年开始生产聚氯乙烯硬管;1978年新上了高压
聚乙烯管材、聚丙烯管材;1979年增产网状吹塑薄膜和聚丙烯扁丝、聚乙烯地膜;
1980年新上气垫薄膜和小规格聚乙烯工业包装膜,同年试制成功挤出网和聚乙烯发
泡膜、提花膜。1984年,该厂与惠民县工艺美术厂联合成立济南塑料薄膜联合开发
公司,主要生产地膜、工农业用薄膜和各种规格的印刷软包装等产品。1985年9月,
济南塑料十一厂与该厂合并,并增加了塑料天花板、地板革、壁纸等塑料建材系列
产品。
  1985年底,该厂拥有职工109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2人。占地2.52万平方米,
房屋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901万元,净值668.4万元,流动资金
406万元。年末生产能力为1.31万吨,完成塑料制品总产量5361吨,实现工业总产
值2245万元,实现利税总额264.7万元,其中利润140.5万元。

  三、青岛塑料一厂
  位于青岛市四方区西太平村32号。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青岛市第二轻工业局。
  该厂前身是青岛塑料厂的三车间。1962年9月,青岛塑料制品厂和青岛化学塑
料厂合并,成立国营青岛塑料厂。1963年,针织厂在西太平村的厂址划给青岛塑料
厂成立三车间。1966年1月,以青岛塑料厂为基础组建青岛塑料公司,其下属车间
分别扩建为生产厂。原三车间改为青岛塑料一厂,当时职工272人,主要生产塑料
鞋底、全塑凉鞋、压延薄膜等产品,由青岛市塑料公司统一核算。1968年8月,该
厂划归化工局领导,实行独立核算,职工329人。1971年,该厂回归市二轻系统。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职工增至501人,增建维修车间、碾胶车间、仓库及
办公室,年产量达到2274吨,产值1065万元,上交利润204万元。1981年,职工增
至956人。经过企业整顿,管理水平有所提高,生产能力增强。在这期间,又增加
了自行车座皮、男女仿革鞋等产品,年产量达到3341吨,产值1502万元。1981年,
全塑凉鞋交青岛塑料十五厂生产,1983年塑料十五厂撤销后又由该厂生产。
  1985年,由于电缆料、自行车座皮销售不景气,男女仿革鞋停产,该厂生产受
到很大影响。全年完成总产量1148吨,总产值922万元,实现利税36.9万元,其中
利润0.1万元。全厂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原值569.7万元,净值412.3万元,职工822人。主要产品有电缆料、自行车座皮、
仿革片、鞋底粒料。

  四、青岛塑料八厂
  位于青岛市四方区清江路。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青岛市第二轻工业局。
  该厂前身是青岛市北制袋生产合作社。1956年1月,青岛市台东同利生产组与
纸料供销社及一些个体手工业者合并成立青岛市北制袋生产合作社,社址在仓口路
21号,生产布、纸袋。1963年-1965年,该社相继购进热合机和圆盘印刷机,开始
生产印刷塑料薄膜袋制品。1965年底,该社改名为青岛塑料八厂。1966年1月,该
厂隶属市二轻局。1968年8月划归市北区工业局,1972年5月重新归属市二轻局。
1975年和1978年,该厂先后从日本引进五色印刷机、复合机和挤出复合机组,生产
外贸用医药卫生和食品包装制品。1978年底,该厂迁至清江路现址,同时原塑料九
厂并入。1979年,该厂试制成功聚乙烯牛皮纸,聚乙烯、聚丙烯编织布(袋),铝铂、
聚乙烯、电缆纸三种复合新材料;同年8月,试制成功国内食品业急需的软罐头包
装材料--蒸煮袋。1983年,该厂利用干式复合工艺结合铝带表面强电晕处理新技术
研制成功了国内电缆业急需的聚乙烯型复合铝带,填补了国内空白。1982年和1984
年,该厂先后引进日本制袋机组和复合材料生产线。
  1985年,该厂有职工42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人。固定资产原值372.7万元,
净值250万元,自有流动资金64万元。厂区占地1.4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9374
平方米。塑料制品总产量406吨,复合制品1422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087万元,利
润71万元,利税36万元。

  五、烟台塑料一厂
  位于烟台市芝罘区跃进中路65号。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烟台市第二轻工业局。
  该厂前身是1956年由个体手工业者组成的修补轮胎合作社,后改为橡胶合作工
厂,生产胶管、平机带、人力车和自行车轮胎。1964年1月转产塑料制品,更名为
烟台塑料厂。同年,该厂购进直径65毫米挤出机1台,于6月份试制成功直径90毫米
聚氯乙烯水车硬管。1965年,聚氯乙烯水车管在农村推广,逐步代替用进口镀锌板
制作的水车管。1968年试制成功聚氯乙烯农用高压喷雾器。1972年10月,试制成功
直径400毫米管材,填补了国内空白。1974年10月,烟台塑料厂、烟台塑料二厂、
烟台轮胎翻新厂合并组成烟台塑料工业公司,同时取消各厂建制,烟台塑料厂改为
四车间(即塑化车间)。1975年底,塑化车间改称烟台塑料工业公司一厂,并实行公
司与厂两级核算。1978年,该厂直径500毫米大口径管材获得国家、省、地区和市
四级科技成果奖。1980年4月,该厂试制成功直径1000毫米大型管材,为国内首创。
1981年10月,烟台塑料工业公司改为行政公司,各下属厂独立核算;该厂改称烟台
塑料一厂。1985年初,该厂从奥地利辛辛那提公司引进两条双螺杆管材自动生产线,
并于下半年投入安装调试。该厂生产的管材曾三次获得省优质品称号。
  1985年底,该厂拥有主要生产设备10台(套),生产能力4000吨,主要产品有直
径6-630毫米共70多个规格的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管材和聚氯乙烯网浮、聚
乙烯周转箱、洗衣机内桶、水桶、盆及异型材等。1985年,该厂有职工368人,其
中工程技术人员5人。固定资产原值423.5万元,净值230万元,自有流动资金62万
元。完成工业总产值562万元,塑料制品总产量达到1455吨,实现利税64万元,其
中利润34万元。

  六、淄博塑料一厂
  位于淄博市张店区东二路23号。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淄博市塑料工业公司。
  该厂前身是私营张店新民制盒厂,始建于1953年1月,职工17人,主要为山东
新华药厂生产药物包装盒。1956年公私合营后,职工125人,年利润1.1万元,产值
92万元。1967年1月,该厂改为地方国营张店包装制品厂。当年职工182人,固定资
产23万元,工业总产值1026万元,利润58万元,主要生产水泥纸袋,供山东铝厂水
泥包装使用。1975年4月改名为淄博塑料厂,承担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所需塑
料重包装袋的生产任务。同年,国家投资300万元,购进12台直径90毫米吹塑机,
并于1976年9月部分投料试车。1977年,生产包装袋2068吨,上交利润164万元。
1981年1月更名为淄博塑料一厂。1984年9月,该厂由河南省购进的8米宽幅塑料吹
塑机试车成功,填补了省内空白。同年12月,该厂由香港代办签订引进联邦德国和
奥地利塑料编织袋成套设备合同,成交价209万美元,设计能力为年产编织袋1500
万条。
  到1985年底,该厂有职工33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人。厂区面积1.32万平
方米,厂房建筑面积5155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596万元,净值429万元。生产能力
8049万吨,实际制品产量3212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142万元,实现利税203.7万元,
其中利润137万元。

  七、淄博塑料二厂
  位于淄博市张店区山泉路西。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淄博市塑料工业公司。
  该厂始建于1978年5月,设计年产聚丙烯编织袋2000吨,后因资金不足,主厂
房缓建。1979年4月,利用已建成的960平方米仓库生产水泥纸袋及皮革制品。1980
年9月,购进24台平织机、5台圆织机及1台拉丝机,建成聚丙烯编织袋生产线,当
年形成固定资产147万元,流动资金18万元,职工220人,完成产值236万元。1981
年从天津购进撕裂膜挤出机组1套,试生产聚丙烯捆扎绳,年生产能力100吨。1984
年,聚丙烯编织袋停产。1982年5月,轻工业部、山东省计委决定对淄博塑料二厂
进行改产扩建,引进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26×78”倒“L”型精密压
延生产线设备,并配套引进日本产FH-200S分切机1台,投资共1402万元。为了进行
二次加工,投资204.6万元先后从日本免力龙化成株式会社引进MVA-78型和MFL-67
型真空成型机组各1套。1985年3月,试产成功聚氯乙烯透明硬片,填补了省内空白。
当年生产聚氯乙烯透明硬片1531吨,质量达到标准,并出口美国、日本、澳大利亚、
巴基斯坦和香港等国际市场,出口量75吨。二次加工产品如各式饭盒、食品盒、医
药盒、蛋盒、冰淇淋盒等,畅销全国。
  1985年底,该厂有职工47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3人。厂区总占地面积5.77
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5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648.6万元,净值1605万元,
流动资金520万元。完成产量1754吨,产值832万元,实现利税36万元。

  八、潍坊市塑料一厂
  位于潍坊市潍城区潍德路9号。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潍坊市第二轻工业局。
  该厂前身是潍坊市制鞋一厂。1965年开始生产聚氯乙烯塑料底模压布鞋,1970
年9月试制成功聚氯乙烯全塑凉鞋(中童21号),并投入生产。1972年3月,试制成功
并投产聚氯乙烯硬管(自制挤管辅机1套),共有5个型号,同年又试制成功聚氯乙烯
中空桶。1975年11月更名为潍坊市塑料一厂。此后,塑料制品品种逐渐增多,主要
有全塑鞋、发泡凉鞋、各式拖鞋、聚乙烯管材、人造革以及轻工小商品等。
  1985年底,该厂有职工33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人。占地面积1.55万平方米,
房屋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62万元,净值152万元,流动资金204
万元,拥有专用生产设备38台,年末生产能力2500吨。完成工业总产值630万元,
塑料制品总产量1259吨,实现利税总额33万元,其中利润10万元。

  九、潍坊市塑料二厂
  位于潍坊市潍城区西园街7号。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潍坊市第二轻工业局。
是潍坊市第一家塑料制品生产企业。
  该厂前身系1960年9月为生产自救成立的纽扣组。1961年正式命名为城关化学
厂。1963年,该厂划归市手管局领导,下半年柴油机厂印刷组并入该厂,厂名改为
群兴印刷社。1965年,更名为潍坊印刷二厂。1966年,划归市轻化局领导。1972年,
该厂转产塑料制品,并更名为潍坊塑料厂。1973年3月,该厂试产出聚氯乙烯管材,
同年9月又试产成功聚氯乙烯吹塑薄膜。1975年底,该厂在潍坊市潍城区西园街7号
建新厂,并于1978年2月搬迁完毕。1976年,潍坊塑料厂由轻化局划归一轻局领导,
1978年划归二轻局领导,并改名为潍坊塑料二厂。1979年,该厂研制成功人造革,
并于1980年投产。1982年投资75万元,由市塑料公司统一组织力量,新上了钢带法
针织布基人造革生产线,全套设备自制,当年投产。1983年,轻工业部批准该厂为
全国农、地膜定点厂。1984年试产聚氯乙烯锦塑管,并于当年投产。1985年,该厂
投资11.76万美元,引进了意大利奥尔玛斯公司波纹管生产线,当年投产,填补了
省内空白。1985年底试产低压聚乙烯(HDPE)大口径无毒改水管,并通过省科委鉴定,
填补了省内空白。
  1985年,厂区占地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429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65.9万
元,净值230.6万元,自有流动资金34万元。职工305人,其中技术人员9人。工业
总产值963万元,利税总额57万元,其中利润10万元。年末生产能力达到85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