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类 皮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4&rec=110&run=13

  新中国成立前,皮件生产多附属于制革或制鞋作坊,以前店后作坊的形式从事
生产经营。新中国成立后,以个体手工业者、工商业者为主要成员的皮件业户逐渐
联合,组建成立生产合作社或厂,初步形成独立的皮件制品行业。1965年,在济南、
青岛、烟台、威海等地共有5个皮件企业,职工786人,专用设备284台,生产10余
个品种的产品,工业总产值414.79万元。1980年,全省皮件工业企业发展到30个,
职工6078人,固定资产原值达1213.7万元,工业总产值近1.03亿元,其中出口产值
占27.76%,品种已达百余个。
  1985年,全省有皮件工业企业34个,职工678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7人,占
职工总数的0.8%。工业总产值7824.4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2045元/人。共有专
用设备3035台。

  一、生产工艺
  皮件生产工艺,分包类工艺、箱类工艺两种。
  (一)包类工艺
  包类工艺分5个部分,即帮下料、粘合、清配、缝制和装配整理。
  缝制为主要加工工序。粘合、清配则是缝制的辅助性工序。缝制工序又分缉拉
练、缉大面明线、缉背带、缉里布、上牙子、包沿子、后缝包里子等几道小工序。
原采用手工缝制,从60年代起全部改用机缝。
(二)箱类工艺
  箱类工艺以缝制、成型和装配整理为主要工序。
  缝制,分手缝与机缝。生产H7202和30-18等家用箱时,钎子与大面缝合主要
采用手缝。后发展为用万用缝箱机缝合。生产30-16类模压箱,两片大面边缘的
塑料条和支撑箱壳的铁口需用机器缝合。
  成型,即箱子上下两面制作成型,分压凸和推凸两个主要部分。1970年,青岛
研制成推凸机,取代人力推凸,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艺水平。
  装配整理,系将箱锁、箱把、箱盖边缘的沿口、箱铁角装配至相应位置。模压
箱铝口的装配,原采用成型后套在箱口上的办法,铝口在成型过程中损坏率达30%;
1983年改用直接将长条型铝材顺箱口镶装的方法,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铝口损
坏率。

  二、生产设备
  1965年以前,皮件行业的生产以手工操作为主,生产设备主要是缝纫机、18K
大轴机,专用设备很少。随着生产的发展,企业自制了压力裁断机、硬皮车座自动
热压烫印机、皮带自动切割机等专用设备。1973年,烟台第一皮件厂制造成功铜口
成型模具,青岛皮件二厂革新成功自动片皮机、自动两用压凸机。至1985年,共引
进设备401台。

  三、产品种类及主要产品产量
  新中国成立前,皮件产品有工农业用皮轴、皮圈、皮垫、皮结等,军工用枪刀
套、子弹袋、图囊等,生活用箱包、腰带、票夹等。其中生活用品比重较小。新中
国成立后,生活用皮件成为主导产品;军需产品改由军工企业生产,工农业用产品
也大大减少,有些已被橡胶、塑料制品替代。生活用品的原料结构有较大变化,原
以皮革为主要原料的箱包,60年代后大量改用人造革及软塑料制品作原料。
  皮件产品品种繁多,共有10大品类:皮箱类,包括各种面料、不同规格的家用
箱、模压箱、硬盖箱、方角箱、双盖箱;皮包类,包括各种款式的手提包、背包;
手套类,包括生活手套、劳动保护手套;皮票夹类;皮车座类,包括猪皮硬车座、
软车座;革皮衣类;皮结、皮圈、皮垫、皮碗类;劳保用品类,包括安全带、护膝、
套袖、围裙等;工具袋类;日用小商品类,包括烟包、腰带、表带等。各品种款式
变化较快。

  (一)皮箱、皮包。1965年,皮箱产量0.45万只,皮书包2.36万个,多系猪皮制
品。1978年,皮箱产量21.27万只。1980年受国际市场影响,年产皮箱仅2.09万只,
皮包0.5万个。1985年国内外市场好转,年产皮箱0.95万只,皮包16.3万个,有模
压箱、家用箱、旅行软箱、公文箱、公文包、手提包等百余个品种。
  (二)人造革箱包。1965年,人造革箱产量1.07万只。1975年,人造革箱产量11.
51万只,人造革包21.06万只。1980年,人造革箱18.66万只,人造革包333.79万个。
1985年,人造革箱产量达43.19万只,人造革包258.73万个。
  (三)皮手套。1979年,劳保手套产量899.44万副,生活手套72.25万副。80年
代,皮手套产品多采用猪羊皮服装革面料,生产工艺简单,制作方便,大部分出口。
1985年,劳保手套产量422.29万副,生活手套136.07万副。
  (四)革皮衣。1985年,猪革皮衣有5个品种,人造革皮衣有8个品种,年产11.
79万件。

  四、名优产品
  1978年,威海市皮件一厂生产的出口生活手套、烟台第一皮件厂生产的自行车
座、济南皮件厂生产的出口皮箱,分别获省二轻局优质产品称号。
  1979年,烟台第一皮件厂的铜口票夹获省二轻局名牌产品称号。济南皮件厂生
产的出口皮箱、烟台第二皮件厂生产的自行车猪皮硬座、威海市皮件一厂生产的出
口生活手套,分别被省二轻厅命名为优质产品。
  1980年获省二轻厅新产品、新品种、设计创新奖的产品有:烟台第一皮件厂的
铜口旅游包获一等奖;烟台第二皮件厂的泡沫人造革背(提)包、青岛皮件二厂的泡
沫人造革背(提)包、济南皮件二厂的泡沫人造革女背包获二等奖;威海市皮件二厂
的帆布人造革运动包、济南皮件厂的猪皮女挎包、青岛皮件一厂的泡沫人造革背(
提)包、威海市皮件一厂的泡沫人造革背(提)包获三等奖。
  1985年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的有:威海皮件厂的“名岛”牌猪正面革服装、
“名岛”牌猪皮服装、青岛皮件四厂的“鹿驼”牌猪正面革服装;获省优质产品奖
的有:威海皮件一厂的“名岛”牌男女猪皮手套、青岛皮件一厂的“华东”牌120
照相机皮套、青岛皮件二厂的“海”牌旅行软箱、济南皮件二厂的“明湖”牌旅行
软箱。

  五、出口产品
  1957年有5个品种出口:皮手套出口4170副,皮包10个,打棱皮带0.17吨,猪、
牛皮结3.5万对,猪、牛皮圈1.53万个。1963年,增加皮运动衫、牛皮档等4个品种。
1978年,出口皮衣115万件,皮箱22.90万只,人造革箱16.38万只,皮包25万个,
人造革包73.42万个,皮手套435.11万副,皮票夹57.57万个。1985年,出口皮箱0
.52万只,人造革箱3.43万只,皮包10.91万个,人造革包70.66万个,生活手套79
.05万副,劳保手套398.62万副,革皮衣3.80万件,皮票夹8.67万个。出口交货值
达2851万元。

  六、皮件主要生产企业
  (一)烟台第一皮件厂
  位于烟台市芝罘区上夼东里1号。系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烟台市芝罘区二轻
局。
  该厂建于1965年,当时有职工50人,生产腰带、硬皮车座等。1973年生产铜口
票夹,填补了山东皮件产品的一项空白,1979年被省二轻厅评为名牌产品,出口欧
美十几个国家。1985年,厂区占地0.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66万平方米。有职工
33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人。固定资产原值168.80万元,净值121.30万元,生产
设备165台。产品共10个品种、200余个花色。完成工业总产值293万元,利税总额
23.8万元,其中利润6.3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230元/人。

  (二)青岛皮件二厂
  位于青岛市四方区小白干路113号。系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青岛市二轻局皮
革工业公司。
  该厂前身是青岛市隆华鞋店,1965年更名为青岛市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皮件厂,
70年代更名为青岛皮件二厂。当时有职工300余人,设备87台,固定资产6万余元,
生产三合箱、手套、车座、篮球等,其中出口产品占70%。1985年,有职工589人,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人。固定资产原值293万元,净值144.7万元。厂区占地0.58万
平方米,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拥有生产设备284台,其中缝纫机207台。以生产
人造革箱为主,出口产品占65%。完成工业总产值997.9万元,利税总额122.2万元,
其中利润80.8万元。

  (三)济南皮件厂
  位于济南市天桥区顺河街64号。系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济南市第二轻工业局。
  该厂前身是1953年组建的生产自救小组,1960年转为济南市市中皮革制品厂,
以生产帆布箱、提背包、文件袋等为主,仅有4台缝纫机。1980年,职工增至484人,
主要产品有皮箱、布箱、皮手套、皮腰带及各种背包、人造革包、人造革生活手套
等,工业总产值437万元,其中出口产值165.8万元。1985年,有职工469人,其中
工程技术人员3人。厂区占地0.9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固定资
产原值131万元,净值71.4万元。有生产设备210台。工业总产值518万元,利税总
额48.6万元,其中利润22.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1116元/人。内销产品有箱、包、
手套等170余种。

  (四)威海市皮件一厂
  位于威海市昆明路81号。系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威海市第二轻工业局。
  该厂1965年建成投产,当时以生产小革制品为主,有生产设备21台。1979年,
工业总产值55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9000元/人。1985年,有职工353人,其中工
程技术人员4人。厂区占地1.4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0.8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原值182.41万元,净值122.8万元。拥有生产设备257台。生产皮手套、皮票夹、皮
衣、皮箱、皮包等,内销10余个省、市、自治区,外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工
业总产值390万元,利税总额36.8万元,其中利润12.2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