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沿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3&rec=95&run=13

    〖机制纸〗〖沿革〗〖建国前〗
  山东机制纸业兴起于20世纪初。1906年,山东第一家(全国第二家)造纸厂泺源
造纸厂在济南建立。至抗日战争爆发前,机制纸业主要在济南、青岛两城市有所发
展。规模较大的济南华兴造纸厂(即前泺源造纸厂)年产量1500吨,生产有光纸、火
柴纸、草板纸。青岛的太湖造纸厂创办于1935年,有多缸双圆网板纸机1台,以废
纸为原料生产灰板纸和包装纸,年产500余吨。
  日本入侵山东后,在其强化统治下,山东机制纸业有了新发展。1942年2月,
日本三岛制纸株式会社的大冢宇平在济南开办三岛制纸株式会社济南工场,1943年
3月正式投产,安装1台日本造长网纸机,主要生产打字纸、卷烟纸,日产量1~2吨。
华兴造纸厂1937年被日军侵占,生产曾盛极一时,年产量高达5000吨。青岛机制纸
厂至1945年发展到14家,其中日商开办的2家,正式投产的9家。14家造纸厂共有抄
纸机22台,其中长网机2台,年产有光纸、火柴纸、包装纸等共计5000吨左右。烟
台于1941年6月开始筹建隆海造纸场,1942年8月投产,主要设备有荷兰打浆机3台、
单缸单网扬克式抄纸机1台、7.2立方蒸球1个。由于火碱及漂白粉等原料紧缺,该
厂从投产至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总计断续开机几个月,且产品滞销。抗日战争胜利
后,在日本帝国主义强化统治下膨胀起来的山东造纸业开始回落,加之国民党政府
统治的腐败及“洋纸”的倾入,原材物料和能源的不足,造纸业大幅度萎缩。40年
代中后期,拥有造纸厂最多的青岛市平均年产量仅500吨左右。至1949年6月青岛解
放,市内幸存大小造纸厂12家,其中文华造纸厂主要设备长网造纸机、圆网造纸机
各1台被运往台湾,其余厂家设备失修,外债累累。
  在解放区,人民政府为解决文化用纸的困难,于1946年12月、1947年2月,分
别在栖霞、海阳两县创建龙丰、东升造纸厂。龙丰纸厂安装三号圆网扬克式纸机1
台,有职工20余人,因忙于备战,未能开机;东升造纸厂也安装三号圆网扬克式纸
机1台,有职工70余人,曾开机6天,产纸64令,1948年再度开机3个月。1948年夏
秋,两厂迁至潍坊三河区大崖头村合建山东鲁明造纸厂,有大小造纸机5台及附属
设备1台。同年12月建厂工程大体完成,安装圆网扬克式纸机2台,有职工108人。
1949年1月正式开机生产,产品有火柴纸、有光纸、彩色有光纸、包装纸等,1949
年全年生产各种纸20374令。

    〖机制纸〗〖沿革〗〖1950-1970〗
  建国前近半个世纪,山东省机制纸最高年产量不足万吨,能生产的品种仅十几
个,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济南、青岛、烟台等城市的纸厂至解放前夕,已大部
停业。新中国成立后,山东机制纸业迅速发展。三年恢复时期,山东机制纸业在人
民政府扶持下,迅速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至1952年,全省各地共有大小造纸厂20
家,其中济南市5家、青岛12家、烟台市1家、昌潍地区2家,职工发展到近3000人,
有各类纸机31台,设备生产能力近2万吨。经过3年的恢复发展,机制纸产量逐年增
加,1949年全省产纸3317吨,至1952年达到10774吨,其中国营企业产5492吨,占
50.97%;地方国营企业产1793吨,占16.64%;公私合营产193吨,占1.8%;私营
产3296吨,占30.59%。总产量中,有光纸5713吨,占总产量的53%。产品品种由
建国前的十几个发展到30个。
为了加强集中统一管理,1950年5月,山东人民造纸厂、华兴造纸厂、鲁明造纸厂
组成山东省造纸工业公司,归山东省人民政府生产部管辖,后交中央人民政府轻工
业部造纸工业管理处管理。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山东省机制纸业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到
1957年底,全省共有机制纸厂8家,即:国营山东造纸总厂(东厂、西厂)、地方国
营济南造纸厂、青岛造纸厂、潍坊造纸厂、公私合营烟台造纸厂、青岛太沧造纸厂、
华昌造纸厂、华东造纸厂。全省拥有各种类型纸机32台,其中长网纸机27台,羊皮
纸加工纸机1台。年产量达37076吨,比1952年增长344.12%,占全国总产量的4.06
%,在全国同行业中列第十位。产品花色品种增多,质量有所提高。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轻工部根据中央指示精神提出,五到七年内,
纸张产量和质量要“赶上或超过英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山东大力兴建纸厂,
至1960年底,全省县以上造纸厂由1957年的8家增至63家,拥有各种抄纸机90台,
其中长网纸机8台,机制纸及纸板生产能力达到12万吨,职工由1957年的4000人猛
增到11400余人。1958年以前,山东机制纸业主要集中在济南、青岛、潍坊、烟台4
个城市,“大跃进”后,省内所有地市均建起了造纸厂。1960年新建纸厂总产量为
10850吨,占全省总产量的12%,平均每个新建纸厂年产纸约计250吨。在“解放思
想,破除迷信”,“敢想、敢说、敢干、敢做”的口号鼓舞下,广大职工广泛开展
了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活动。山东造纸总厂一分厂首创的抽气圆网纸机,使车速提
高至每分钟185米,居全国造纸行业领先水平。该厂还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了蒸汽装
料机械化,研制出喷射真空器,实现长网纸机网部真空抽气。济南造纸厂自行设计、
自行安装的多缸多网日产25吨的板纸机也在“大跃进”中投产。山东造纸总厂、潍
坊造纸厂、青岛造纸厂等重点企业的职工自力更生,利用废旧机件,自行设计、改
造安装了许多实用的小型圆网抄纸机。潍坊造纸厂改造调成工段,实现了连续打浆,
并推广使用国内先进的螺旋打浆机,提高了产浆量,降低了电耗;蒸煮工段试验成
功分段装球蒸煮法,提高工效30%以上。在研究开发新产品方面,山东造纸业试制
成功电解电容器纸、卡片纸、贴花原纸、磁带录音纸、特种薄羊皮纸、石棉油毡原
纸、描图纸、模写电报纸、复写原纸、皱纹卫生纸、钢管纸、绝缘隔板纸、纸盒纸
板等,大多属国内独创。
  但此期由于大批小型纸厂的上马,造成各种原材料的紧缺,供应渠道堵塞,协
作关系中断。1958年以前山东省造纸主要原材料来源有中央分配、供销社提供、商
业部门供应、自行采购四条渠道,自1958年以后,只剩下中央分配和自行采购两条
渠道。再加上全国农业大面积、大幅度减产,造纸用主要原料麦草极为紧缺。而基
本建设投资规模的急剧膨胀也导致电力供应、交通运输的全面紧张。在以上各种情
况的影响下,许多造纸厂(特别是新建小型纸厂)生产陷入困境。同时,由于片面追
求产值产量的翻番,许多企业在漂洗设备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大搞土法草浆和本
色草浆生产各种纸张,造成产品质量严重下降。据22种主要产品的质量检查结果表
明,1960年的质量不但没有超过1957年,而且有些产品还严重下降。机制纸厚的多、
薄的少,黑的多、白的少,而且水分大大增加。山东造纸总厂1960年的产量比1957
年增加91.4%,其中白纸产量所占比重由1957年的93.4%降至1960年的32.7%;成
品率由1957年的96.5%降至1960年的54%,合格率由1957年的99%降至59%。
  1961年后,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山东造
纸工业进行了调整。1961年全省机制纸厂由1960年的63个调整为57个,1962年调整
为31个;职工减为8768人,其中工人6689人,工程技术人员110人。全省抄纸生产
能力为60595吨。31个企业中,小型纸厂20个。小厂利用原料产地的优势发展生产,
就地销售,解决了原料不足的问题,并减少了运输,降低了产品成本。在压缩调整
生产规模的同时,调整、平衡各类企业的生产能力,老企业充实设备,重点扩大自
制浆及配套筛选净化设备,县属小厂则改进技术装备,使其由“土”到“洋”,以
保证市场需要的文化用纸、本行业需要的工业用纸及国家重点产品的生产。经过调
整,产品质量有了较大辐度提高,其中有光纸和黄板纸的质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一般的小型纸厂均能生产“白、薄、细”的纸张。新产品开发也取得很大的成绩,
试制成功了薄画报纸、海图纸、字典纸、高强度印刷纸、18克全麦草有光纸、国画
纸等。其中山东造纸总厂东厂生产的薄画报纸、海图纸,黄台造纸厂生产的字典纸
等产品质量属国内一流,1964年被国家经委授予一等奖。经过三年调整,山东造纸
工业稳步发展。至1966年底,全省共有县以上机制纸厂43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
33家,集体所有制企业10家。共拥有抄纸机89台,其中长网纸机8台,圆网纸机81
台,生产能力达11万吨,实际产量由1963年的47434吨增至95464吨,产品品种近90
个。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兴起和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的兴起,曾一度冲击
了造纸业的生产,1974年全省纸品总产量由上年的162965吨跌至94270吨。但在整
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山东造纸工业仍呈上升趋势。10年间,除了陆续有19家县
以上纸厂建成投产外,“大跃进”时期建成的20多个小厂经过改造和扩建,大部分
已发展到年产3000吨以上,个别企业接近万吨。山东造纸总厂东厂、西厂、青岛造
纸厂、青岛造纸三厂等骨干企业,迁出部分机台,抽调部分技术力量,到省内小三
线办分厂8个。到1976年底,全省已建成和正在筹建的纸厂共93个,遍布13个地市
的61个县(市),生产品种多达160余个,除新闻纸外,一般文化用纸均可立足省内
供应。全省造纸业职工由1966年的9757人增至20044人,年创利税4494万元,其中
利润总额2267万元。
  1977年3月山东成立造纸印刷工业公司,对全省造纸印刷行业的生产经营实行
统一管理。山东造纸业狠抓老企业改造和新企业建设。1977年建成投产机台19个,
年增生产能力2.4万吨,1978年生产机制纸及纸板28.3万吨,产量跃居全国同行业
第三位。1979年又续建、扩建纸机55台,日生产能力302吨。到1979年底,全省已
有县以上纸厂113个,分布在98个市县,共计年产机制纸及纸板33万吨,比1949年
增长约100倍,30年内年均递增16.9%。1980年,山东通过各种渠道为造纸工业解
决资金2600万元,新安排机台和上年结转收尾机台共69台,到1980年底完工投产的
有36台,新增生产能力5万余吨,为历年来最多的一年。
  从1977年到1980年,产量每年递增4万吨,1980年达到36.7万吨;利税积累近3
亿元,相当于国家4年为山东省造纸工业投资的3倍多。到1980年底,全省有县以上
企业113个,职工4.1万人,拥有各类纸机328台、加工纸机22台,设备总生产能力
达到45万吨,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造纸基地之一。
  进入80年代,山东造纸工业在形成较大规模的同时,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日
渐突出。如:(一)纸浆品种单一,长纤维浆短缺。现除少量棉麻长纤维浆料以及国
家调入部分商品木浆外(每年约调入4万吨左右),27%以上是自制麦草浆(包括少量
稻草浆),影响了一些品种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二)产品结构不适应形势发展的
需要。在品种结构上,适销的品种发展不快。1980年纸板及瓦楞原纸产量占全省纸
及纸板产量的17%,低于全国水平(24.5%),更低于国外水平(50%),特别是白板
纸、涂布白板纸以及强韧板纸等,省内仍是空白。而书写、油光、打字、邮封4个
品种(商业上所需的品种),1980年生产了11.8万吨,占总产量的32%,高于全国水
平(20%),出现了滞销,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其他印刷用纸,1980年生产了7.4万
吨,占20%,略高于全国水平;工业技术用纸3万吨,占总产量的7.8%。这两种纸
是国家调拨产品,不存在销路问题。(三)企业规模小,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四)技
术装备落后,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老厂设备陈旧,厂房狭窄,小厂设备简陋,厂房
简易。省内属于30年代的纸机有31台,40年代的196台,50年代的74台,60年代的
21台,其余6台系70年代水平。山东尤其缺少加工纸设备。(五)经营管理落后。企
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权很小,而领导多头,生产、科研、设计和设备不能形成统一管
理,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发挥。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发展。1981年全省完成产量
351730吨,占年计划的97%;13个地市中只有4个完成计划,62%的企业生产比上
年同期下降。据一轻系统内96个纸厂统计,利税积累比1980年下降30.4%,亏损企
业从1980年的19个增至34个,亏损额在1980年359万元基础上增加近400万元,成为
一轻系统亏损企业最多、亏损额最大的行业。
  1982年始,山东造纸工业开始注重强化技术改革和技术引进,依据市场发展调
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改革工艺、降低消耗,生产迅速发展。1985年广泛开展
横向联合,以大城市骨干企业为中心进行技术辐射,推动了山东造纸业的发展。至
1985年,全省机制纸和纸板归口统计产量达564720吨,突破50万吨的工作目标,有
92%的企业超额完成任务。完成产值7.4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5亿元,其中利税
720万元,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1985年,全省县以上机制纸厂调整为106个,其中一轻系统内103个(全民所有
制企业77个,集体所有制企业26个),遍布全省14个地市,其中济南12个、青岛8个、
泰安8个、枣庄5个、烟台13个、潍坊16个、济宁5个、惠民3个、德州7个、聊城5个、
临沂11个、菏泽6个。全行业有职
工4975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110人,占2.23%。年末固定资产原值51178万元,
净值36472万元,流动资金占有14834万元。建国至1985年底,固定投资总额为
57196万元,利税总额积累达1379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