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沿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3&rec=116&run=13

    〖印刷业〗〖包装业〗〖装潢业〗〖沿革〗
  隋朝初年,山东民间已有木版雕刻印书、年画及迷信品。北宋时期,济南、济
宁、临清、潍县等印刷业相当兴盛。现存于北京博物馆的北宋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包装用的“白兔牌”商标为雕刻铜版印刷,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枚商标。1298年(
元大德二年),东平人王桢雇工雕刻木活字3万余枚,发明了轮转活字架,印刷自编
的《农书》及《旌得县志》,并著有《造活字印书法》。此为继宋代毕升发明胶泥
活字之后又一印刷术的革新,王桢被认为是木活字的创始人。此法一直沿用到清代
末年始被现代印刷术所取代。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泰安人徐志定用泥活字印
刷《周易说略》、《蒿庵闲话》等书籍,因所用泥活字较坚硬耐印,自称“泰山瓷
版”。
  清末民初,现代印刷术相继传入山东,民间私办印刷业、政府官办印刷业、外
商办印刷业并存。1868年,有姓陈者在高密县城关神仙巷设立通德堂印刷局,用雕
版印刷术从事民间表贴、家谱、年画等印刷。1894年,英国商界沙泰公司在烟台创
办英文版《芝罘快邮》报,此为山东最早的现代印报业。1902年,德国传教士在青
岛柏林大街(现青岛曲阜路)建立天主教堂,并附设印刷所,同年德商在烟台设立哈
利印刷局,均用德制印刷机印刷教会宣传品及汉文书籍。1905年,济南市工艺局总
办沈景臣与吴壁臣合资,从日本购进一台四开石版印刷机,聘用上海技师,在济南
后宰门创办大公石印馆,印刷简报、画册及商标,此为山东石版印刷之始。1924年,
张宗昌创办山东省官印局,垄断山东省的有价证券、钞票、公债券、印花票等印刷
业务。1927年,民族资本家班鹏志在青岛市北区李村路创办省内第一家专业照相制
版社--青岛光华照相制版社。到1933年,全省共有印刷局92家,资本总额217340元,
各种印刷设备249台。济南、青岛两地成为山东印刷业的中心。
  日伪统治时期,日商垄断了山东的印刷业务与印刷材料,民营印刷业十分萧条。
日商印刷业主要分布在济南、青岛两地。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了日
本在山东的产业,将其变为官僚资本,控制了全省的印刷业。
  1948年末与1949年初,山东民营印刷业有所发展,许多关闭的印刷厂相继开工,
全省达到913户,主要印刷设备221台、3332马力,分布在济南、青岛、烟台等地。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党、政、军机关建立了部分印刷
厂、印钞厂、报社印刷厂。1938年3月8日,八路军游击总队第八支队在黄县城接收
国民党的前锋报社印刷厂,将其更名为抗战报社印刷厂,出刊《抗战报》,后交给
胶东区党委,于1939年8月成立胶东大众报社印刷厂。该厂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
出版毛泽东著作《论持久战》等,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大众报社印刷厂转战胶
东10年,几经分合,至1949年6月青岛解放,进城接管了敌伪印刷业,后移交地方
成立青岛实业印刷厂,即今青岛印刷厂的前身。1940年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供给
部在临朐建立鲁中印钞厂,印制北海币。1945年8月与滨海印钞厂、鲁南印钞厂等
合并整编成4个印钞厂。1948年夏,胶东银行、渤海银行、北海银行、华中苏北银
行的各印钞厂在临朐集中,按工艺和任务分合成5个厂:一厂为凹版印刷,二厂为
凸版印刷,三厂为石版印刷,四厂专门造纸,五厂为铅印。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
各厂进城整编,一、二、三、四厂分别迁至天津、上海,五厂留济南移交山东省人
民政府生产部,更名为山东省实业印刷局,1953年又移交济南市实业公司,后发展
为济南印刷厂。建国后,原解放区印刷厂成为山东印刷工业的骨干力量。1949年底,
全省归口山东省人民政府生产部管理的印刷企业共116家,其中地方国营19家、私
营97家,年工业总产值219万元。1949年成立山东省实业印刷公司,直属省政府生
产部管理,并在潍坊、青岛建立分公司,1951年改名为山东省印刷公司。
  1950年,许多关闭的私营印刷企业相继恢复营业,全省有大小印刷企业578家,
职工2310人,共有资金271.2亿元(旧人民币),每年盈利8.3亿元(旧人民币),其中
归口山东省工业厅管理的有44家。1953年,结合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私
营印刷业实行同行业联合。济南的40余家私营印刷业联合组成济南新中股份有限公
司。青岛的私营印刷业组成青岛建文印刷厂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印刷厂、青岛印刷
厂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山东印刷厂、青岛建新印刷厂、青岛光华照相制版社等。山
东省印刷公司及所属的青岛、潍坊两个分公司下放到地方领导:省印刷公司下放到
济南实业公司,同时并入济南的省市机关办印刷厂11个,更名为济南实业印刷总厂;
青岛分公司下放到青岛市工业管理局,合并青岛胜利、新生、工人等5个印刷厂,
组成青岛实业印刷厂;潍坊印刷分公司下放到潍坊地区实业公司,更名为潍坊市印
刷厂,后改归山东省出版局,成为其新华印刷厂潍坊分厂。自此,山东印刷业分为
出版、报刊及地方印刷厂3类,业务有了明确的分工和归口,其中归口山东省工业
厅管理的印刷企业共36家。此时包装工业也在兴起,成立了济南纸袋厂。
  1956年,山东印刷工业完成公私合营。归口山东省工业厅管理的印刷企业有43
家,其中地方国营企业29家,公私合营企业14家。后公私合营企业全部改为地方国
营企业。当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295万元,有职工4219人。到1958年,归省轻工业
厅管理的印刷企业增至62家,职工增至6185人。后经调整,至1965年,归口山东省
轻工业厅管理的印刷企业共有38家,全部为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归山东省手工业管
理局领导。到1973年,归口山东省革命委员会轻工业局管理的印刷企业增至146家。
  1975年9月,山东省印刷工业企业归口省革命委员会第一轻工业局管理,共有
包装印刷企业133家,其中国营企业46家、集体企业87家。
  1977年3月7日成立山东省造纸印刷工业公司,隶属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第一轻工
业局。全省包装印刷行业由该公司统一管理,归口管理的包装印刷企业共138家,
其中印刷企业129家、纸箱企业9家,全行业共有职工19572人,完成工业总产值
19697万元,实现利润2360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一步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国
民经济建设总方针,包装印刷工业被列为山东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之一。1979年,
全行业有企业147家,共有职工37234人,完成工业总产值26142万元,实现利润
3074万元。1985年发展到162家,分布在全省14个地市的106个县市,其中全民所有
制企业54家,集体所有制企业108家;包装印刷企业140家,包装纸箱及纸制品企业
20家,另有印刷科研单位2家。全年共完成印刷品65.4亿开印、复合印刷品630吨、
包装纸箱74651吨,完成工业总产值3.655亿元,净产值1.0392亿元,实现利税5750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