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养鱼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2&rec=76&run=13

  池塘养鱼,是山东省淡水养鱼的主要方式。1985年池塘养鱼面积为全省淡水养
鱼面积的32%,产量占77%。
  省内池塘有村头塘和村外塘之分。村头塘水质较肥,多以养鲢为主,亩产一般
200-300公斤;村外塘水质清瘦,多以养草鱼、鲂为主,靠施肥、投饵提高产量。
村头塘有相当一部分水源不足,多水年与少水年的放养面积差异甚大。多水年的
1975年放养面积曾达50万亩,1978年以后属于少水年,放养面积锐减,1983年全省
放养面积29万亩(其中包括新挖鱼塘10万亩)。
  50年代,池塘养殖品种多以鲤、鲫为主;60年代,开始鲢、草、鲤、鳙、鲂等
混养。历年平均亩产多在50公斤以下。成鱼起捕标准:白鲢尾重0.8~1公斤、鲤1
~1.5公斤、鳙1~1.3公斤、草鱼1.5~2.5公斤,实际上,出塘鱼多数仅及标准的
一半。
  1975年推广了聊城地区建立养鱼专业队伍和精养高产的经验,对池塘普遍进行
了改造,同时改春放(鱼种)为秋放,改小鱼种为大规格鱼种。1976年聊城县辛屯
大队首创亩产过500公斤的纪录,1981年创亩产1113.6公斤的全省最高纪录;1977
年鱼台县谷亭公社开创1200亩连片池塘平均亩产170公斤的纪录;1982年临沂县开
创万亩池塘亩产超过100公斤的纪录。1980年以后,鱼塘逐渐实行了专业承包。
1983年,农村池塘养鱼发展较快,同时出现了一批养鱼专业户。曹县城关北村承包
户杨来柱于1984年承包了县城周围半荒废的千余亩水面,当年产成鱼75吨,纯收入
10余万元。1985年,全省有淡水养鱼专业承包户1.1万户、养鱼产量1.1万吨,家庭
养鱼2.6万户、产鱼4430吨;虽遇严重干旱,全省池塘养鱼面积仍达52万亩,单产
达70公斤,上升到全国中等水平。池塘养鱼面积与产量情况,见表3-12。

   山东省池塘养鱼情况(1956-1985年)
表3-12
┌───┬─────┬───────┬───────┐
│年份 │面积(亩)│产量(吨)  │亩产(公斤) │
├───┼─────┼───────┼───────┤
│1956 │900    │未详     │-      │
│1960 │58600   │未详     │-      │
│1965 │209000  │未详     │-      │
│1975 │504400  │8461     │16.8     │
│1978 │389200  │10342     │26.6     │
│1980 │347800  │11677     │33.6     │
│1985 │520789  │36484     │70.1     │
└───┴─────┴───────┴───────┘
  为解决城市、工矿区和部队的吃鱼问题,国家水产总局1978年在山东省投资
200万元建设商品鱼基地,鱼池总面积5483.5亩;同年,省财政投资36万元,建设
省商品鱼基地,鱼池总面积5465亩。到1985年,国家和省财政累计投资4176万元,
共建成基地鱼池14.1万亩,分布在济宁市郊区、鱼台、微山、嘉祥、曲阜、邹县、
临沂、郯城、苍山、莒县、文登、海阳、乳山、荣成、莱西、莱阳、栖霞、招远、
梁山、菏泽、曹县、聊城、茌平、阳谷、高唐、东平、汶上、泰安、临邑、济阳、
齐河、禹城、武城、平原、潍县、昌邑、诸城、高青、滨县、滨州市、历城、章丘、
长清、济南市郊区、滕县、枣庄市市中区和台儿庄区、平度、桓台等49个县、市(
区)。1979-1985年,基地共生产商品鱼3.3万吨,向国家交售2951.4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