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2&rec=130&run=13

  (一)海带养殖技术
  1950-1953年由国营山东水产养殖场(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前身)李宏基、张金
城、索如瑛、牟永庆、刘德厚、田铸平、邱铁凯、刘永胜、迟景鸿等研究成功的海
带筏式全人工养殖技术,使海带的产量和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海带适应养殖的海
域得到扩大,为中国海带养殖生产由北向南发展提供了科学技术条件。自1954年推
广后,中国海带养殖生产迅速发展,1985年全国养殖面积17.6万亩、产量25.4万吨,
基本满足了国内海带食用和制碘、制胶工业的需求。此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
和山东省科学大会奖。1981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1958年由黄海水产研究所和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朱树屏、刘恬敬、刘德厚、张德
亮、田登沛、施定、章鸣等研究成功的海带自然光育苗法。将秋苗改为夏苗,在国
内外均属首创。此育苗法具有出苗率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人力、电力等
优点,投资和成本比冷库灯光育苗法降低75%,节省人力70%,电力65%,提高单
产30~50%,很快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沿海推广。1985年全国建有海
带自然光育苗场17处,年育苗76亿株,基本满足了海带养殖生产的需要。此研究成
果1978年获全国和山东省科学大会奖。
  1974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黄海水产研究所曾呈奎、吴超元等进行的
海带人工养殖原理的研究,提出了海带陶罐施肥法、夏苗培育法、切稍增产法及南
移闽、浙养殖等,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9-1983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黄海水产研究所吴超元、蒋本禹、曲
维杨、唐志浩、于长琦、郭胜田等培育出海带高碘高产新品种,其中“860”、“
1170”获1981年国家发明三等奖,“海杂一号”获1985年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对虾养殖技术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瑞玉等于1977年完成的对虾养殖生态学的研究,探
明了中国对虾生活史,为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此成果获1978年山
东省科学大会奖。
  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海洋学院、省
海水养殖研究所于1980-1981年联合完成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经国家水产总局于
1982年3月27日进行鉴定认为:此成果解决了亲虾培育、育苗用水处理、水质环境
控制和幼体饵料培养等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对虾工厂化育苗完整工艺,对对虾人
工育苗技术及有关原理的研究较深入、全面,经生产实践证实可行,不仅从根本上
解决了对虾养殖所需苗种,而且也为对虾放流增殖创造了条件,它标志着中国对虾
育苗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此成果获1981年省优秀成果一等奖、1982年农牧业
部技术改进一等奖、1985年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3年,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陈宗尧、韩书文、徐启家、仲维仁和乳山县养虾场
姜国仁共同试验成功对虾大面积高产养殖技术。试验面积6762亩,其中百亩精养池
17个,实际产量394.3吨,平均亩产58.3公斤,最高亩产123.5公斤,体长12公分以
上的占总产量的54.5%,超过承包计划97.1%,比1982年增产1.3倍,总盈利30.4
万元,该项试验创造了大面积对虾养殖精养高产经验,获1983年省优秀科研成果二
等奖。
  (三)紫菜、石花菜养殖技术
  1977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费修绠、任国忠、张德瑞成功地进行了
坛紫菜半人工和人工采苗试验及条斑紫菜的系统实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1978
年山东省和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
  1979年省水产学校丛季珠试验成功紫菜淋水育苗法。对紫菜叶状体前期培育采
用室内淋水育苗法,具有出苗早、密度均匀、不易发病和避免杂藻、浮泥侵害等优
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0年获省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982年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李宏基、李庆杨、庄保玉研究成功石花菜筏式养殖技
术。此项研究成功地进行了石花菜一年两茬的试验,探索出一套适应中国经济现状
和技术水平的养殖方法,是石花菜全人工养殖中的一个阶段性的突破,具有国际先
进水平。1982年获省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四)单胞藻培养技术
  1981年,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金娟、徐炳权、孙桂枝、季道荣、赵荣平,与荣成
县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邱铁凯,分别进行了海水单胞藻半封闭式高密度培养和封闭
式气控生产工艺的研究,均获成功。前者具有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不受气候影
响、稳产高产等优点,后者具有生产周期短、培养液用量少、藻种纯度高等优点,
均属国内首创的单胞藻工厂化生产先进技术,同获1981年省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五)刺参养殖技术
  1972-1976年,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长岛进行了刺参高密度人工孵化育苗试验,
每平方米育出幼参3.3万个,同时解决了稚参饵料问题,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4年黄海水产研究所张煜、刘永宏、马世珍、张立言、李复馨、于东祥和省
海水养殖研究所牟绍敦、李庆彪、张晓燕、杨晓燕、仇保志等分别进行并同时完成
刺参人工育苗和增殖技术及有关生态条件的研究,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育苗工艺,
对刺参增殖技术及其途径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为增殖刺参资源、增加刺参产量找
到了一条有效途径。1985年获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六)梭鱼人工孵化技术
  1979年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和乳山县水产局潘长荣、蔡子超等研究成功梭鱼人工
孵化技术。该项技术通过直接采捕成熟前的亲鱼,经短期暂养后进行催产孵化,操
作简便,易被群众接受,填补了山东省梭鱼人工育苗空白。1980年获省优秀科研成
果三等奖。
  (七)淡水鱼养殖技术
  1959-1964年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学院进行了草鱼人工繁
殖的研究。此项研究于1959年开始进行亲鱼培育和性腺发育的普查工作;1960年进
行草鱼人工催产孵化试验,并首次获得成功;1961-1963年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继续
从理论上和技术上进行试验研究,解决了亲鱼培育、催情剂使用方法和剂量、产卵
孵化、苗种培育等技术问题;1963年人工繁殖鱼苗347万尾,1964年正式投产,共
繁殖草鱼苗1577万尾,催产率达到58%,孵化率达到65%。之后,在全省淡水养殖
场重点推广。1978年获全省科学大会奖。
  1964-1965年,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国内首次使用农药“敌百虫”对枝角类和
挠足类进行杀灭试验,使鲢鱼塘因枝角类和挠足类大量繁殖而造成的缺氧问题得到
解决,提高了鲢鱼亲鱼的成熟率、鱼苗培育成活率及鱼卵孵化率。1978年获全省科
学大会奖。
  1981年由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王世雄、梁益岭进行了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及生物
学特性的研究并获成功。该试验采用静水池塘单品种养殖法,每亩净产940公斤,
创全省同类养殖方法的最高水平,有广泛推广价值。1981年获省优秀科研成果三等
奖。
  1975年在莱芜县雪野水库渔业队、大冶水库渔业队协助下,由省淡水水产研究
所在水库中利用网箱进行了培育鱼种的试验。该试验完全依赖天然饵料利用网箱培
育大规格鱼种,具有成本低、产量高、不占农田、节省饲料等优点。1978年获全省
科学大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