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平湖历史沿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1&rec=92&run=13

〖滞洪区〗〖修堤〗
〖东平湖〗位于黄河与汶河下游冲积平原相接的条形洼地上,为古大野泽遗迹,
春秋至汉称巨野泽,宋称梁山泊。由于黄河决溢改道,泥沙淤积,大部涸为平陆。
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贾鲁治河后,断绝河水的补济,梁山泊逐渐分割为几个较小
湖泊,即所谓北五湖--安山、南旺、马踏、马场、蜀山湖。
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海后,截断汶河入海流路,黄河及汶河
来水汇入后扩大了安山湖区面积,逐渐形成了东平湖。据1933年调查,东平湖面积
为229平方公里,与现在东平湖老湖区面积基本一致。
1947年黄河回归故道后,东平湖仍然通过清河门和十里堡以下山口与黄河联通,
滩地和山口间有群众自发修作的部分低矮民埝,湖区内老运河两岸修有堤防。堤的
宽、高均约为1~2米,工程标准低,残缺不全。1948年、1949年黄河洪水倒灌入湖。
尤其1949年大水,运东、运西堤及民埝或漫溢或溃决,东平、汶上、梁山、海旺等
县被淹村庄964个,受灾耕地约78万亩。 由于自然滞蓄减轻了洪水对下游堤防的威
胁,大水后平原省新修金线岭堤长42.56公里,山东省新修新临黄堤21.32公里。
1950年7 月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关于防汛工作的决定》中确定东平湖区为黄河
滞洪区。同年8月,黄委会经过勘测并与平原、山东两省协商研究, 由黄河防汛总
指挥部向中央防汛总指挥部提出《关于东平湖蓄洪问题处理意见的报告》,明确规
定防洪标准、蓄洪任务、运用方式以及各段堤防修复标准等。据此,山东省于1951
年春修复旧临黄堤及运东堤,平原省修复运西堤。至此,基本上形成东平湖滞洪区
分级运用的格局。即运西堤、运东堤和旧临黄堤是第一道防线,在这个区内称为第
一滞洪区,堤防标准是防御1949年洪水位以下的洪水;金线岭堤和新临黄堤是第二
道防线,在这个区内称为第二滞洪区,标准稍高于第一道防线,争取防御1949年洪
水。滞洪区总面积943平方公里,其中第一滞洪区为223平方公里,第二滞洪区中梁
山滞洪区为624平方公里,东平滞洪区为96平方公里,蓄水高程到44.0米时(大沽高
程,下同)库容约为33.0亿立方米。当时滞洪区包括南旺、郓城、梁山、东平4个县,
含14个区735个自然村63565户275711人,共有耕地92.5万亩。为落实泄洪区工程措
施,山东河务局于1952年对新旧临黄堤、运西堤、金线岭堤等进行培修加固,重点
整修护岸护坡工程。
1953、1954年黄河、汶河均发生较大洪水,东平湖水位均超过1949年洪水位0
.5-0.7米,湖堤出水一般在0.5米左右,防守抢险十分紧张。1954年在黑虎庙爆破
分洪向东平蓄洪区蓄洪,有3万多人受灾。经过多年洪水考验证明湖区堤防标准低,
不能抵御较大洪水。为减少淹没损失,确保蓄洪安全,山东河务局于1954年9 月研
究编制《东平湖蓄洪区加强堤防草案》,经黄委会批准,进行第二次培堤工程。第
一蓄洪区的运西堤、运东堤和旧临黄堤,防洪水位提高到43.5米,堤顶超高1.3米,
宽5米。第二蓄洪区的金线岭堤、新临黄堤及运东堤汶上段,防洪水位提高到44. 0
米,堤顶超高1.5米,宽5米,上述堤防培修工程于1957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