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金堤培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1&rec=89&run=13

〖防洪工程〗〖修堤〗
〖北金堤〗为东汉王景治河时修筑的南堤,汉代称为金堤。铜瓦厢决口黄河改
道后,因金堤在现行河道北岸,后称为北金堤。晚清及民国时期曾多次加培北金堤,
作为北岸御水屏障,并在北金堤临河险要堤段,修建白庄、葛楼、道口、张青营、
姬楼、贾垓、张秋、东堤等多处险工。
北金堤自河南省濮阳南关火厢头起至莘县高堤口进入山东省境,经阳谷斗虎店
向东到颜营折向陶城铺与临黄堤相接,全长123.3公里。高堤口以上39.93公里,由
河南省管辖,以下83.37公里由山东省管辖。其中高堤口至仲子庙长33.6 公里属莘
县,仲于庙以下长49.7公里属阳谷县。自1946年黄河大复堤开始,对北金堤进行培
修。1947年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确保临黄,固守金堤,不准决口”的方针,
继续培修,1950年前完成土方89.5万立方米。建国后根据不同时期的防洪任务和标
准对北金堤进行3次大规模的培修,累计完成土方2281.8万立方米,实用工日1156
.9万个,投资2545.5万元。
1950年开始第一次培修,以防御陕州流量23000立方米每秒为目标。 黄委会确
定,北金堤设防水位,高堤口50.8米(黄海基点,下同),樱桃园48.1米,张秋 45.
02米,陶城铺44.48米。大堤培修标准为:范县姬楼至寿张颜营, 堤顶超出设防水
位2.3米,顶宽10米,临背边坡均为1:3 。 北金堤第一次培修工程, 主要集中在
1951年和1952年完成。截止1958年累计完成土方929.12万立方米,用工366.9 万工
日,投资530.42万元。
1963年开始进行北金堤的全面加高加固工程。1964年黄委会《关于大力加固北
金堤的堤防确保北金堤安全的指示》,确定北金堤设防水位为:高堤口49.40 米,
斗虎店46.87米,张秋46.04米,陶城铺45.97米;培修标准为:堤顶超出设防水位2.
5米,顶宽10米,临背边坡均为1:3。按照上述标准, 第二次培修工程的重点是阳
谷斗虎店以下至陶城铺长49.9公里堤段。截止1967年共计完成土方491.71万立方米,
用工319.41万工日,投资598.33万元。
1976年黄委会报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改建北金堤滞洪区工程作为防御黄河特大
洪水的重要措施之一。1976年2月黄委会下达《北金堤滞洪区改建规划实施意见》,
确定进一步加高加固北金堤。据此,对北金堤进行第三次培修,设防水位按渠村闸
分洪10000立方米每秒,有效分滞黄河洪量20亿立方米,另加金堤河遭遇水量7亿立
方米进行设计,张庄闸处大河水位按1985年水平考虑,设计滞洪水位,高堤口为50.
80米,樱桃园48.20米,张秋47.65米,陶城铺47.60米。 培堤标准为:高堤口至陶
城铺堤顶超高2.5米,顶宽10米,临背河边坡均为1:3。按上述标准培修堤83.39公
里,1974年开始施工,至1985年,除3处涵闸待改建,堤顶高度尚留缺口260米外,
其他全部完成,共加培土方860.97万立方米,用工470.62万工日,投资1416.75 万
元。
在北金堤培修的同时,对薄弱堤段进行加固处理。1950~1985年共修筑前、后
戗36段,总长36.3公里,占北金堤长的43.6%,完成土方141.4万立方米,投资77
.41万元。共填塘49段,长4.9公里,完成土方17.50万立方米。 为消灭堤身隐患共
锥探451.48万眼,发现与处理隐患971处。
自1976年开始在北金堤颜营至陶城铺长3公里堤段, 利用陶城铺虹吸引黄灌溉
结合淤背固堤。1978-1985年利用简易吸泥船,放淤加固堤段长1.7公里, 平均淤
宽70米,淤高6米多。自流和机淤合计淤背固堤土方97.08万立方米,投资49.48 万
元。经放淤固堤,加固效果显著。该段原来背河低洼,常年积水,临背悬差5 米左
右,放淤后抬高了背河地面,增大堤防断面,解决了临背悬殊、堤身单薄问题,增
强堤防的御水能力。
1950年以来,随着滞洪区的开辟,对北金堤险工埽坝工程亦进行整修、改建,
土坝头和草埽全部改为石坝,增建6段石护岸和莲花池险工3段乱石坝。至1985年,
北金堤修有险工18处、坝垛151段,工程长20923米。其中河南5处,坝垛68段, 山
东13处,坝垛83段,护砌长度8887米,累计用石5.32万立方米,是北金堤滞洪区防
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