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北金堤滞洪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1&rec=88&run=13

〖防洪工程〗
〖北金堤〗是黄河北岸的御水屏障,临黄堤与北金堤间,历史上就是经常受淹
的洪泛区。1951年5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决定,在该地区修筑〖滞洪区〗。 同
年8月在河南省长垣县石头庄附近临黄堤上建成长1500米的溢洪堰,作为分洪口门。
滞洪区上自石头庄起,下至台前县张庄止,东西长171公里,上宽40公里,下宽7公
里,总面积为2918平方公里。滞洪区内修建围村埝和避水台。1960年三门峡水库建
成投入运用后,一度停止使用该滞洪区,工程曾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963年11月
20日国务院《关于黄河下游防洪问题的几项决定》中指出:要恢复北金堤滞洪区,
“大力整修加固北金堤的堤防,滞洪区应逐年整修恢复围村埝、避水台、交通道路
以及通讯设备等,以保证滞洪区群众的安全。”
1975年12月31日,山东、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及水利电力部向国务院上报《关于
防御黄河下游特大洪水意见的报告》,提出改建北金堤滞洪区,新建濮阳县渠村分
洪闸,废除石头庄溢洪堰,并加高加固北金堤。1976年5月3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改
建滞洪区,于1978年建成渠村分洪闸,设计分洪流量为1万立方米每秒, 闸前修筑
控制堤长1200米,分洪时爆破控制堤,采取闸门控制分洪。另于滞洪区末端,在金
堤河汇入黄河处建有张庄入黄闸一座。该闸担负滞洪退水入黄和排涝、倒灌、挡黄
任务。设计泄洪流量为270立方米每秒,倒灌流量1000立方米每秒。 滞洪区设计有
效分滞洪水20亿立方米,另加金堤河遭遇来水量7亿立方米。
北金堤滞洪区改建后,总面积为2316平方公里,内有长垣、滑县、濮阳、范县、
台前等县2137个自然村,人口135万,耕地230万亩,另有中原油田职工家属4 万余
人。区内山东省所辖93平方公里,属阳谷、莘县,有16个自然村,0.94万人,耕地
13.5万亩。为保证滞洪区群众的安全,主溜区及深水区临时撤离,浅水缓流区修筑
有避水台及护村埝。在主流区,为做到安全迁移,已改建和新建柏油公路397公里,
建成桥梁10座。自1978年起,将原备木质救护船改造成钢丝网水泥船1281只。
为便于滞洪运用时通讯联系,滞洪指挥机构与滞洪区各县、乡间均建设了专用
电话线路及总机。1984年7月又建立滞洪区无线通讯网, 在全区内建立中心站及中
继站11处,其他台站33处,备有无线电台85部,可与滞洪区各县、乡通话。
为发展沿堤农业生产,1950年以后在北金堤上兴建和改建涵闸17座,其中改建
4座,围堵5座,拆除1座,现还有7座,设计引水能力为88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
积132.5万亩,累计放水51.64亿立方米,为农业增产发挥了作用。
北金堤滞洪区改建后尚存在如下问题:一、北金堤部分堤段基础渗水或断面强
度不足,尚未加固处埋,险工坝岸有83段未进行加高改建,堤身有5 处暗涵洞亦未
拆除翻修。二、滞洪区内阻水工程较多,打乱了自然流向,主要行洪障碍如彭楼干
渠长18.2公里,直对道口险工,孟楼河长38.4公里,直对古城险工,两岸弃土宽10
-30米,高1~2米,金堤河上有桥44座,分洪时势必壅高水位,影响泄洪并改变行
洪流路,主溜集中于金堤河槽内,顺堤走溜,易于造成平工着险,加重北金堤防守
困难。三、莘县、阳谷两县在滞洪区内有16个自然村,9400人,分洪时需临时撤离,
还承担河南省范县、台前两县33.92万人的安置工作, 为保证滞洪区群众及时撤离
和防汛抢险的需要,规划拟修建的防汛晴雨公路尚有6条共61公里未修建。 由于分
洪预见期短,交通拥挤,桥梁稀少,群众撤离迁安问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