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护滩控导工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1&rec=83&run=13

〖河道整治〗〖建国后〗〖护滩工程〗〖控导工程〗
1949年汛期大水,河道变化急剧,滩岸坍塌严重。不少老险工脱河又另出新险
工,造成许多处危急被动抢险的局面。为控制河势,1950年春先在泺口以下河段,
选择数处塌滩严重、河势变化大的滩湾兴建护滩工程,当年完成蒋家、苗家、八里
庄、邢家渡等14处透水柳坝工程,完成张桥、大郭家、刘家园等6处护滩柳箔工程。
经汛期洪水考验,透水柳坝托溜外移,落淤还滩效果良好,护滩柳箔不能适应河底
冲刷变化,多数被冲垮。在抢护过程中张桥、大郭家等处曾改用柳石枕顺岸平排以
代替柳箔,护滩效果较好。以后经过改进发展成柳石堆结构。从上述工程中看到孤
立地单搞一处护滩工程,对控导溜势作用有限,如采取上下游、左右岸,连续几个
河湾统一规划治理效果会更好。1951年春,按照“以防洪为主要目的,以护滩、定
险(工)、固定中水河槽,稳定河势为基本要求”的原则,把整治章丘土城子至济阳
葛家店险工(长约9公里)河段,列为护滩工程的重点,包括南北两岸蒋家、刘家园、
何王庄、北李家、戴家5处工程, 采取“一”字形及“之”字形的透水桩柳坝作为
主体整治建筑物。这是下游按河段统一规划整治河道进行的一次尝试。共修建透水
柳坝32道,柳包石堆6个,接长及新建土坝基3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蒋家一组桩
柳坝中部的几道坝,因水深溜急难以打成,临时改为鱼鳞埽形式的柳包石堆,成为
透水柳坝与柳石堆混合组成的一组护滩工程。完工后,当年汛期即见陡滩停止坍塌,
尖滩被冲刷,河势较前规顺,基本达到控制葛家店险工及以下河段溜势不再恶性下
延的预期目的。
1952年重点修建博兴道旭至王旺庄河段左岸的护滩工程,以规顺河势并保证打
渔张大型灌区引水口稳定。这一时期各地新建工程较多,在坝型结构方面,因透水
柳坝受材料和施工技术的限制,加以桩长不足及凌汛防护也有困难,逐渐改为以柳
石堆为主体整治建筑物,如东阿、高青修防段修建的活柳桩工,济阳修防段在小街
子修建的二段柳石潜坝。此后,由于对护滩工程的认识不一致,有些护滩工程经几
次较大洪水冲击,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1956-1958年转为一般维护与重点加固阶
段。截止1958年11月,山东黄河陶城铺至利津、垦利河段,共修建护滩工程54处,
防护滩岸长57公里,各种坝垛共819段(道)。其中透水桩柳坝67道,柳石堆607段,
投资251.85万元,用石料9.87万立方米,柳枝1595万公斤,人工27万工日,上述护
滩工程防护坍岸长度连同险工长度合计约占该河段长度的60%。它配合险工形成了
几处具有较强控制作用的“节点”,使基本流路得到控导。

〖河道整治〗〖建国后〗〖治黄会议〗〖治黄规划〗
1959年10月21日,中共黄委会党组向水电部党组报送的《关于今后三年内继续
根治黄河问题意见的报告》中,对黄河治理和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提出:“全党动手,
全民动员,三年大解决,五年基本解决,八年全部解决黄河问题”等脱离实际的设
想,对河道整治提出要在3年内修筑生产堤500公里,把宽浅式河槽逐步改造为窄深
河槽。1960年2月和4月,黄委会相继召开黄河下游河道整治会议,研究提出“纵向
控制与束水攻沙并举,纵横结合,堤坝并举,泥柳并用,泥坝为主,柳工为辅,控
制主溜,淤滩刷槽”的方针。在上述精神指导下,1960年9 月山东河务局编制《山
东黄河河道整治规划(草案)》,提出逐步将现有河道整治为满足防洪、灌溉、航运
的河道,要求“五年初控,七年永定”,并采取“树、泥、草”工程措施,大搞群
众运动整治河道。修做淤泥堆、雁翅林、柳盘头等轻型坝堆339段。 同时黄河滩区
也普遍修起生产堤。上述脱离实际的治理措施,为后来下游防洪和河道治理造成十
分被动的局面,修筑的树泥草工程,经不起洪水考验,大部分被冲垮,造成不应有
的经济损失。
1960年9月三门峡水库开始蓄水运用,下泄清水,下游河道主槽冲刷下切, 特
别是经过1964年丰水丰沙年,滩地坍塌又趋严重,河势变化较大。1965年2月6日,
黄委会发出《关于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作的安排意见》,提出:当前河道整治主要
是结合现有险工和控导护滩工程,修建一些新的控导工程,控制主溜,稳定险工溜
势,避免发生新险,争取防洪主动。对山东河道整治提出:根据当前河道情况,位
山以下河段,已基本得到控制,除对原有控导工程进行维修加强外,应适当增修一
部分工程,进一步增强河道的稳定性;东坝头至位山河段,两岸有一定的工程控制,
可作为近期整治的重点河段。1965年后,在总结1960年前后曾采用“树、泥、草简
易办法”治河的经验教训以后,恢复用正规整治建筑物进行河道整治。
1969年2月,山东河务局编制《山东黄河河道治理规划》, 对东坝头至刘庄河
段提出规划流路的轮廓设想;对刘庄至陶城铺河段提出治理工程的总体布局和近期
需要增建的工程;陶城铺以下主要是针对整治工程摆布不均,控制溜势还不够完善
的问题,提出长清、齐河与高青马扎子至刘春家河段近期急需增设的工程,控制主
槽不再右移,以免左岸险工河势大幅度提挫,使防守被动。1968、1969年先后新建
东明马厂、王高寨、辛店集及齐河大庞庄护滩工程。
1969年10月,黄委会根据三门峡会议对黄河下游河道整治提出治理规划的要求,
会同河南、山东河务局及有关处段组成河道查勘组,分段对东坝头至位山河段进行
河势查勘,调查研究河势变化,提出整治规划和工程措施。

〖河道整治〗〖建国后〗〖护滩工程〗〖控导工程〗
按照黄委会关于河道整治工作安排意见及《山东黄河河道治理规划》,1964-
1972年,以高村至位山河段为整治重点,因势利导, 先后新建一批整治工程, 至
1972年底高村以下凡属控导性河湾的整治工程均布设完成,河势溜向初步得到控制;
高村以上至东坝头河段,河道宽浅,流路散乱,两岸工程少,主溜游荡不定,东坝
头节点控导工程未建成,以下流路多变,还不宜建永久性控导工程,仅是从控导着
眼,从护滩入手,修做一些必要的护滩工程(马厂至辛店集),保持现有滩岸不再后
退,保留阵地,为今后整治创造条件;位山以下主要是在一岸有工程、一岸少控制
的平阴、长清、高青与惠民河段,增设必要的护滩控导工程,并对原有的护滩工程
进行调整、巩固、续建、改建,进一步增强控导河势的能力。
图护滩控导工程
截止1972年,高村至陶城铺河段修建护滩工程23处,连同两岸险工共有控导工
程51处,工程长度占该段河道长度的50%左右,初步控制了这段半游荡性河道的基
本流路;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陶城铺以下河段,重点进行续建、增建、接修、
调整巩固,加强部分护滩工程,控导工程长度已占该段河道长度的70%以上。

〖河道整治〗〖建国后〗〖治黄会议〗〖治黄规划〗
1973年以后,经过几个水多沙少年份,河床淤积速度有所减缓。1982年大水后,
河道转为冲刷。为加强河势控导,1973年初,黄委会根据1969年三门峡四省治黄会
议精神和1972年10月河道整治会议讨论的意见,拟定《黄河下游河道整治近期规划》
,确定河道整治以防洪防凌为前提,因势利导,控导主溜,护滩定槽,并有利于涵
闸引水,有利于滩区农业生产,有利于航运,提出近期河道整治目标是:高村以上
河道,本着宽床定槽,控导护滩与滩面治理相结合,重点控制与一般防护相结合的
原则,首先修建节点控导工程,继之因势利导,护湾制溜,以达到规顺流路,稳定
险工溜势,或避免发生大的变化;高村至陶城铺,两岸大体均有工程布设,进一步
利用、补充、改善,以稳定有利河势;陶城铺以下河道,主流已基本控制,近期主
要是巩固加强现有工程,进一步改善局部不利河势。依此拟定整治标准和工程措施,
采取分期分段治理,规划水平年大体定为15年左右,并提出远、近期及1973年的工
程安排意见和投资。

〖河道整治〗〖建国后〗〖护滩工程〗〖控导工程〗
根据上述规划要求,山东河务局于1973年后,在东坝头至高村河段,按规划流
路先后新建老君堂、单寨、王夹堤、黄寨上延(吴庄)等护滩工程,维护马厂至辛店
集工程;将高村险工改建接长11-19坝,下延续建34-38坝。对高村至陶城铺河段,
苏泗庄险工上首续建导流坝,下延续建36~46坝;桑庄险工下延续建16-20坝,老
宅庄上延续建9个垛,程那里险工下延续建5道坝。对陶城锚以下河段新建平阴外山、
田山、长清王坡、济南郊区泺口铁桥上首、济阳张辛、垦利护林6处护滩工程, 并
对已有工程根据情况进行续建改建和巩固加强。
截止1985年,山东河道整治工程共计修建114处,工程长度165公里,共有坝垛
1931段,共耗用石方207万立方米,人工567万个工日,投资5544万元。山东黄河东
坝头至义和庄河道整治工程分布情况见表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