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测验设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1&rec=23&run=13

〖观测设备〗
  建国前,测验设备十分简陋,测验技术十分落后。1947年泺口水文站仅有1架
流速仪、1块秒表、1架勉强能用的公分秤。测验前临时雇佣民船,船上无悬吊设备,
只得由工人手执悬杆测速。船上无绞车,使用一锚一点法,测流既费力,历时又长,
一般测1次流量用6小时以上,一个月仅测三四次,最大只能测到流量3000立方米每
秒,高水曲线延长达300%以上。建国后,测验设备逐步改善充实。
  (一)断面基线标志
  50年代初设站时,使用木质〖断面标杆〗,60年代初期逐步改成水泥标杆,且
使用不同形式的立体觇标,有的测站安装了标志灯及探照灯。1976年后,干流宽河
道测站逐步更换为小钢标作为断面标,滩地部分则安装短灌注桩基小钢标,配发电
机组,解决夜测照明问题,支流各站也采用钢标或水泥杆标志。1985年干流站有钢
架断面标16座,钢管或水泥杆断面标15根,基本上达到标准化。
  (二)〖水准点〗
  50年代初设站时,水准点质量及埋设多不符合规定。1962年黄委会勘测设计院
在鱼山以上测设了兰鱼、荆位二等线,山东河务局在鱼山以下测设鱼鹊、鲁黄二等
线,各水文站及河道断面均以此数线为引据水准点。同时,各站都埋设了基本水准
点、校核点及参证点。由于过去长时期基面系统不够统一,基面冻结及测量误差等
原因,各站高程仍不够统一。
  (三)移渡设备  〖观测船〗
  建国初,各站配备了大、中、小木船及船工,测流采用一锚一点法,历时较长,
测验精度差。1956年汶河各站普遍架设了〖跨河缆道〗,可缩短测流历时,节省人
力。1964年泺口站建成跨度375米、架高22.5米的吊船水文缆道。1966年艾山站建
成跨度为652米、架高21.12米的缆道,利津站建成跨度650米的缆道。1974年在陈
山口站建成半自动化过河缆道,对缩短历时,提高质量,更为显著。1973、1974年
高村、孙口站先后配备机动船。1978、1980年又先后在孙口及高村站滩地软基上架
设钢架过河吊船缆道。孙口站钢架跨度710米,架高33米,灌注桩基深22.5米;高
村站钢架跨度950米,架高50.5米,灌注桩基深25.3米。至1985年,干流站计有过
河缆道7座、机船8只、机动木测船4只、钢板船14只、操舟机5部,达到缆道化、机
械化。
  (四)测验仪器   〖观测仪器〗
  1938年,为适应下游险工坝头水位观测的需要,山东河务局创设了〖卧式水尺〗
,是黄河下游水位观测的创举。建国前后,水位观测普遍使用直立水尺。1959年,
钓口潮位站在距海岸约5~6公里的浅海区,设立黄河下游第一个自记潮位计,改变
了观测不到低潮的现象,对潮汐变化取得完整的连续记录。1966年以后,泺口、利
津、前左等水文站试制成功各种自记〖水位计〗。1985年干流有自记水位计17处,
保持常年观测的有9处。
   〖流量观测〗〖沙量观测〗
  建国前,流量测验以浮标为主,间或使用流速仪。50年代初期,小水时使用流
速仪,大水测验仍沿用浮标法,1956年后配发部分重型电动两用绞车、重铅鱼(有
的达135公斤)和251型流速仪,可全年施测。1958年高村洪峰流量17900及孙口
15900立方米每秒洪水均由流速仪施测。干流测站使用的测流工具仪器有〖流速仪〗
175架、六分仪抡架、秒表59块。
  含沙量测验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设备简陋,取样工具为酒瓶,只能在岸边
作单位水样含沙量(单沙)取样。50年代初期,仍沿用此法。1955年后来用横式取样
器,59型推移质采样器,从而达到悬、推、底沙采样各项工具齐备。1973年黄委会
在泺口站进行〖同位素测沙仪〗样机试验,精度符合要求,于1974年在泺口、利津
等站投入使用,是下游运用放射性元素测沙的开端。后干流各站逐步推广使用,
1985年计有同位素测沙仪7架。
  沙样处理分析,20世纪30年代采用烘干法,50年代后期采用置换法。泥沙颗粒
分析,1960年前细沙用比重计和底漏管法,粗沙用筛分法。1960年后来用粒径计法,
后老较前者提高效率2~3倍,且具有稳定性好、操作简便、需用沙量少等特点。
1980年开始推广光电法。此法优点是精度好,效率高,避免了人为误差,减轻了手
工操作。
  1985年,山东黄河各站使用的〖分析仪器〗有精密天平26架、光电分析仪3架,
测绘仪器有经纬仪15部、水平仪65部、无线电定位仪1套、海流计17部、回声测深
仪3部、微机10部、缆道测流仪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