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效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1&rec=162&run=13

〖放淤改土〗〖效益〗
截止1985年全省引黄淤改土地186万亩,另有稻改50万亩,计236万亩,占需要
淤改面积396万亩的60%。凡经淤改或稻改的土地都显著增产。
东明县有耕地105万亩,人口57万,过去旱涝碱渍四害并存, 粮食产量低而不
稳,是有名的穷县。1978年前的21年累计吃国家统销粮3.5亿公斤,用救济款3001
.8万元。自1972年利用阎潭、谢寨引黄闸放淤改造盐碱涝洼沙荒地47.8万亩,改变
了生产条件,农业生产发展很快。1972年全县粮食总产8116万公斤,1985年粮食总
产达到2.1亿公斤,比1972年增长1.6倍。
菏泽县刘庄灌区有耕地24万亩,碱涝沙荒地占73%,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群众
生活贫困。从引黄淤灌以来到1982年淤改面积已达14.5万亩,淤厚一般在30- 110
厘米,最厚的140厘米以上,平均淤厚58.3厘米。新淤土壤粘土占68%,壤土占 20
%,沙土占12%。淤改前,粮食单产50~100公斤,淤改后提高到450多公斤。棉花
由亩产皮棉10~15公斤提高到75公斤。全灌区粮食总产淤改前1000万公斤,1980年
增加到4625万公斤。放淤还改变了淤区岗洼相间的微地貌,使有效耕地面积显著扩
大。据统计,该淤区高庄、李村两公社,增加耕地15.4%。1981年对淤区5 个典型
大队的淤改经济效益进行调查,每淤改一亩地扣除成本投资平均盈利218.1元。 未
淤改的3个大队,最高收益为每亩126元,最低只有22元,平均56.5元,仅相当于淤
区的25.9%。
济阳县沿黄有8个公社,耕地36.41万亩,盐碱地达1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4
%。到1982年引黄淤改5.5万亩,浑水种稻4万亩,计9.5万亩。 凡淤改或稻改过的
土地粮食单产一般都上升到三四百公斤,增长二三倍。1981年粮食总产达到5895万
公斤,棉花总产2500吨,比淤改前的1976年分别增产2131.5万公斤和2350吨。人均
口粮和现金收入都比淤改前翻一番多。

表5-12 〖淤改地区〗〖农业产值〗调查〖统计〗表

表5-12淤改地区农业产值调查统计表
┌──┬───┬────┬────┬────┬────┬─────┬─────┐
│公社│调查 │耕地面积│生产投资│农税水费│每亩成本│每亩年收入│每亩年盈利│
│ │单位 │(亩) │(元) │(元) │(元) │(元) │(元) │
├──┼───┼────┼────┼────┼────┼─────┼─────┤
│高 │邓楼 │2915.4 │88609.8 │19649.8 │30.40 │297.34 │266.94 │
│庄 ├───┼────┼────┼────┼────┼─────┼─────┤
│ │王刘庄│1453.6 │28202.6 │13663.8 │19.41 │185.50 │166.10 │
├──┼───┼────┼────┼────┼────┼─────┼─────┤
│白虎│黄营 │1162.5 │41595 │19006.8 │35.8 │265.90 │230.10 │
│ ├───┼────┼────┼────┼────┼─────┼─────┤
│ │胡庄 │653 │12400 │4097.3 │18.9 │227.50 │208.6 │
│ ├───┼────┼────┼────┼────┼─────┼─────┤
│ │韩楼 │1100 │42000 │12265 │38.2 │220.80 │18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