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淤改土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1&rec=160&run=13

〖放淤改土〗〖概况〗
建国前,沿黄两岸因受黄河历次决口泛滥的影响,约有500多万亩坑塘、沙荒、
盐碱涝洼地,重者不长作物,轻者年亩产粮食只有50公斤左右,以致造成这些地区
农业生产落后,人民生活贫困。
黄河河口地区的利津、垦利两县,属于退海之地,河口逐年向外淤积、延伸、
摆动,形成了2200平方公里的黄河三角洲,有大面积盐碱地,人烟稀少,大部未被
开发利用。
建国初期,沿黄人民为了摆脱沙荒盐碱为害,曾采取过深翻土地、移土压沙和
修筑台田、条田、沟洫畦田等多种治理措施,对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一定作用,但对
于改造整个沿黄地区的自然面貌,效果不显著。后引黄放淤改土获得成功,到1985
年共计淤改盐碱沙荒地186.18万亩,占需要淤改面积的47%。大型放淤工程主要有
两处:
(一)东明县阎潭淤改工程。阎潭淤区西靠黄河,东至红卫河西支,南至省界,
北到鱼沃河,面积49万多亩,人口14.5万人,有17万亩沙荒盐碱地不长作物,另外
的32万亩土地瘠薄,产量很低。1968年修建小阎潭放淤闸,设计引水20立方米每秒。
1969-1970年淤改5000余亩, 一般淤厚半米左右, 使过去的不毛之地亩产量达到
100公斤左右。1971年新建大阎潭闸,引水能力150立方米每秒,以放淤改土为主,
结合抗旱灌溉,淤灌结合,修建配套工程。淤区内修建干渠9条, 疏通开挖南赵王
河、红卫河西支、夏营河等5条河道,加强了灌排工程,淤改发展很快。截止 1985
年,淤改土地34.4万亩,平均落淤0.3米左右。淤区内的马头乡淤改土地2万余亩,
淤改前的1972年粮食总产250万公斤,1980年粮食总产达2375.5万公斤, 较淤改前
增长8.5倍。原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米粮仓。
(二)垦利县十八户放淤工程。十八户淤区西靠黄河,东临渤海,东西长30公里,
南北宽13公里,面积400余平方公里。区内有4个公社(土地41万亩)和济南军区军马
一、二场,共3.9万人。
该区地处渤海之滨,85%以上的土地是盐碱地,不能耕种,约有10万亩勉强种
植,年亩产量也不过百斤。1969年建成十八户放淤闸,设计引水200 立方米每秒,
同时淤区也修建配套工程,从1970年开始先后进行5次大放淤,历时93天, 共引进
黄河水16.7亿立方米,引进泥沙7516万立方米,落淤面积24万亩,占控制面积的58.
5%。淤改后土质变肥,农业生产上升。1969年淤区粮食总产只有378. 8 万公斤,
1977年粮食总产达到707.2万公斤,接近翻了一番。 引黄淤改也促进了该区林牧业
的发展。
沿黄开展淤改取得较好效果的县有东明、鄄城、梁山、菏泽、济阳、博兴、滨
县、垦利等县。各县需要淤改的面积分别为79、55、42、20、8.1、12.1、8.9、89
万亩,至1985年已淤改面积分别为47.8、32、23.5、21.7、7.7、2.2、5、16.2 万
亩,占需要淤改面积的18%-108%。凡淤改好的土地均显著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