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兴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1&rec=145&run=13

〖引黄灌溉〗〖虹吸引黄〗〖民国〗
引用黄水淤灌农田,在黄河上、中游已有悠久的历史。民国期间也曾有过在黄
河下游引黄兴利的主张。1933年(民国22年),由山东省建设厅工程师曹瑞芝倡议,
在历城王家梨行建成山东第一处引黄虹吸工程,引水0.5立方米每秒。1934 年又先
后建成齐东马扎子(现属高青县)、齐河红庙、蒲台(今博兴县)王旺庄3处虹吸工程,
灌溉附近农田,放淤改造部分盐碱地。当时山东省建设厅曾拟定淤田工程计划呈请
国民政府拨款,终因经费无着,淤田计划未能实现。

〖建国后〗〖引黄灌溉〗〖引黄灌溉〗〖引黄效果〗
建国后,山东人民在“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方针指引下,于50年
代初期,从试办小型引黄淤灌工程开始,相继修建大量引黄涵闸工程,结束了千百
年来黄河为害的历史,使黄河治理开始步入为人民造福的新阶段。
1950年春,山东河务局设计修建的利津县綦家嘴第一座引黄放淤闸,迈出了破
堤建闸引黄兴利的第一步。1955年开始试办虹吸引黄工程,灌溉增产效果较好。截
止1958年共建成〖虹吸引黄〗工程34处,灌溉面积135万亩,发挥了较好的效益。
1958年以后,在“大跃进”的形势影响下,沿黄掀起大办水利的群众运动。各
地反映虹吸工程规模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要求修建涵闸取代虹吸。
至1960年先后建成引黄涵闸10处,连同虹吸工程,设计引水量达1600立方米每秒。
还开始兴建位山、泺口、王旺庄3座拦河枢纽。
1959-1961年,在“左”的错误影响下,引黄工程发展过快,灌区工程不配套,
大引、大灌、大蓄引起地下水位上升,耕地大面积次生盐渍化。1962年谭震林副总
理在范县召开会议,确定停止引黄。3座拦河枢纽也相继改建或停建。
1965年沿黄地区干旱严重,抗旱无水源,各地要求恢复引黄灌溉。山东省人民
委员会向水利电力部报送《关于恢复和发展引黄灌溉的报告》,1966年3 月水利电
力部经过调查研究同意复灌,并指出“要积极慎重,所有引黄灌区均应编制规划设
计,做好灌排和田间工程配套,防止再次发生盐碱化”。引黄复灌以后,各地吸取
引黄灌溉的经验教训,建立健全灌排系统,实行计划用水。至1985年已建成运用的
涵闸41座,虹吸管23处,设计引水能力1814立方米每秒,共有万亩以上灌区63处,
设计灌溉面积1841.4万亩。自1976年以来,平均年引水量64亿立方米,浇地2000万
亩左右。同时,利用黄河水沙资源,放淤改造盐碱地186万亩,改种水稻50 万亩。
引黄淤灌促进了沿黄农业生产的发展,灌区粮棉连年丰收。据《山东省统计年鉴》
统计,沿黄菏泽、聊城、德州、惠民、东营5地市,1985年粮食总产95.6 亿公斤,
棉花总产87.1万吨,分别比1970年粮食总产39.2亿公斤、棉花总产17.4万吨增长1
.44倍和4倍。
引黄还向沿黄城镇和胜利油田供水,两次向天津送水8.4亿立方米, 为缓解城
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做出了贡献。1984年和1986年开工的“〖引黄保泉〗(城)”和“
〖引黄济青〗(岛)”工程的建成,使黄河水资源发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山东引黄灌溉的发展,走过曲折的道路,有过失误的教训,不同时期也有过不
同的认识和争论。50年代初试办小型引黄工程成功后,一致认为引黄有利无害,提
倡大力发展;60年代初引黄失误后被迫停灌:1965年复灌后,吸取了引黄的经验教
训,灌溉效益显著。多数人认为黄河水质好,水量大,成本低,效益好,沿黄地区
应以发展引黄为主。有人认为,引黄必然碱地,沿黄地下水质好储量大,应以发展
井灌为主,只有地下水源缺乏地区和滨海地区才适宜引黄。由于对引黄的认识不一
致,工作受到一定影响。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逐步统一了人们的思想,确认黄河
是鲁西北地区较丰富的水资源,是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引黄工程建设应加
强灌区配套和科学管理,解决泥沙和排水问题,因地制宜地发展引黄淤灌,发挥资
源优势,扬长避短,为振兴山东经济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