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成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1&rec=135&run=13

   〖成因〗〖凌汛〗
  黄河凌汛因受气候、冰凌水量和河道形态等多种因素影响,凌情变化复杂,难
以预测和防治。据多年观测研究,凌汛成因有以下几点:
  一、地理位署与气温影响
  山东黄河位于北纬34°50′至38°,由西南向东北流,上下河段纬度相差3°
多。冬季气温上暖下寒,北镇同郑州比较,历年冬季平均气温低3℃左右。上段河
道冷得晚,回暖早,零下气温持续时间短,下段河道则相反。因此上段河道封冻晚
冰层薄,融冰开河早;下段河道封冻早冰层厚,封冻历时长开河晚。当上段解冻开
河,冰水齐下时,而下段河道冰层固封,极易发生冰凌插塞堆积,甚而形成冰坝阻
塞水流,冰坝以上水位陡涨,轻者漫滩偎堤,重则漫堤决口成灾。
  二、流量变化
  黄河下游冬季河道流量,据1950-1985年水文资料统计,冬12月至次年2月,
高村、利津站月平均流量分别为590、588立方米每秒。河道流量因受宁夏、内蒙河
段淌凌、封冻增大河槽蓄水的影响,呈现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马鞍形变化。凌
汛期小流量时段,常与低温相遇,流量小气温低容易封冻,形成封冻早冰盖低、冰
下过流断面小。当流量增大时,迫使冰盖随水位上涨抬高,尤其开河时上段来水突
然增大,水位急剧上涨,水鼓冰开。但下段河道冰凌固封阻水。由于水力因素,水
鼓冰开形成“武开河”。由于气温转暖,冰凌就地融解,上下河段未形成大的凌峰,
称为“文开河”。
  凌汛与伏秋大汛不同,伏秋汛期洪水,经过河槽调蓄,自上而下洪峰流量是递
减过程。凌汛是河道封冻后,冰盖下水流阻力大,流速小,封冻河段水位抬高,增
加河槽蓄水量;开河时冰盖破裂,变为开敞水流,河槽蓄水量释放出来,沿程冰水
越集越多,凌峰流量沿程增大。1957年开河时高村流量920立方米每秒到利津增大
为3430立方米每秒。伏秋汛期洪水位自上而下普遍升高,而凌汛期在封河、开河时,
一旦冰凌插塞河道,局部河段水位陡涨,漫滩偎堤,发生地点难以预测,为防守抢
护增加困难。
  三、河道形态的影响
  山东河道上宽下窄且多弯曲,凌汛开河时水涨冰多,极易在狭窄弯曲或宽浅河
段插塞,形成冰坝阻水,水位陡涨,冰水漫滩偎堤出险。利津王庄、张家滩、宫家
等窄弯河段多次发生冰凌插塞。河口段河形宽浅散乱,沙洲多,冬季淌凌时容易插
封。开河时气温低冰层厚,冰凌极易阻塞河道,漫滩机遇多。此外,河道逐年淤积
抬高,河势变化大,滩槽高差逐年减小,加剧凌汛漫滩机遇。
  图山东黄河冰坝位置示意图

   〖山东〗〖凌汛〗〖封冻〗
  山东黄河自1950年至1985年35年中有31年封冻。在封冻年份中,陶城铺以上有
10年未封冻,封冻最长时上达河南荥阳汜水河口,长度为623公里,最短时仅封至
垦利十八户,长度为40公里,冰量最大为1.42亿立方米,最少仅150万立方米。在
封冻的31年中,利津以上河段发生冰凌堆积形成严重凌汛的有6年,其中1969年凌
汛曾出现历史上少见的“三封三开”的局面。历年凌汛情况见表4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