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线通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1&rec=131&run=13

  〖建国后〗,为适应治黄工作的需要,便利防汛工作的指挥联系,有线〖通信
线路〗发展较快。1951年架通山东河务局与黄委会专用电话线路、汴济(济南至开
封)干线及泺北(泺口至北镇)干线。两条干线建成后,1953-1954年相继架设备修
防处与修防段和县政府间的电话线路。汴济干线架成后,使用10余年,大部杆根腐
朽、木担倾斜、线条锈蚀,经常发生倒杆断线事故。1963年进行线路改建,按国家
一级通信线路标准设计将杉木杆换为水泥杆,4线木担改为8线槽钢担,改建为郑济
(郑州至济南)干线。
  1965年,山东河务局改建泺北干线,杉木杆换为水泥杆,4线木担换成8线角钢
担,并新挂一对10号铜线。改建后的泺北干线质量好,对广泛使用载波、传真等通
信设备提供了条件。
  黄河大堤加高培厚后,郑济、泺北干线通话质量明显下降,曾进行部分搬迁加
固。1978年将郑济干线自豫鲁交界至东明高村更换50对公里铜线,1979年由高村至
董口更换50对公里铜线,线路状况有所改善。其他支线也逐年将木杆改为水泥杆,
重要支线更换下锈蚀的线条。此后随着修防机构的调整和增设,先后架设济南至长
清支线、济南至梁山干线,东营修防处及所属牛庄、河口修防段成立,聊城修防处
迁往东阿铜城后,也相应增架新线路。
  建国前后,于道旭、泺口、林楼、位山等地架有过河飞线。其中泺口、林楼系
木质电杆,经多年风雨侵蚀已严重腐朽,影响通话。1974-1985年,先后在关山至
柏木山、丁庄至王窑、北镇至道旭、一号坝至集贤村敷设4条河底高频通信电缆,
全长12.22公里,改善了全程全网通信质量,提高了线路利用率。
  1963年,山东河务局开始安装〖载波电话〗终端机,对黄委会及菏泽、惠民等
修防处使用单路载波机,对位山工程局(驻关山)使用3路载波机。70年代后,黄委
会、山东河务局及各修防处间先后改用晶体管3路载波机;处、段间也先后配齐单
路载波机。1980年黄委会调配山东局12路载波机一台。截止1985年,山东河务局已
有单路、3路、12路载波机82端,合101个电路,基本实现有线载波化。
  1977年7月开始,河务局配用电话会议汇接和终端设备。至1979年,局、处、
段间已配备43部,可以在黄委会、局、处、段间召开有线电话会议。1982年黄委会、
河务局配备有线传真机,1984年各修防处、位山工程局也配置有线传真机,从而在
黄委会、局、处间可用传真机传送文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