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决溢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1&rec=12&run=13

〖决溢〗=〖决口〗〖洪灾〗
  黄河从“禹王故道”到目前的河道,在4000多年中,有记载的较大迁徙和改道
达26次,其中有6次大的〖改道〗迁徙。据《尚书·禹贡》记载:“禹王故道”经
河南浚县东南大 山,北会漳水,向北流入河北的古大陆泽,从此开始分为“九河”
,经天津附近注入渤海。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河决宿胥口(今浚县淇河、卫
河合流处),“其主河道经今河南的荥阳北、延津西、滑县东、浚县南、濮阳西南、
内黄东南、清丰北、南乐西北、河北的大名东、山东的冠县西,过馆陶镇后,经临
清南、高唐东南、平原南、绕平原西南、由德州市东复入河北,自河北吴桥西北流
向东北,至沧州市折转向东,在黄骅县西南一带入海。”(《黄河水利史述要》第
37页,1982年6月水利出版社出版)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河决魏郡,泛清河
以东数郡。”(同上书,第59页。)改道后水流自由泛滥近60年,直到公元69年(汉
明帝永平十二年)王景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才导使大河经河南濮阳、范县、
山东茌平、朝城、阳谷、聊城、禹城、临邑、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带入海。这一河道
历经魏、晋、隋、唐等朝代,近千年无大改道。1048年(宋庆历八年)黄河在澶州商
胡埽大决,河水改道北流,经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恩州(今河北清河西北)、冀州(
今河北冀县)、深州(今河北深县南)、瀛州(今河北河间)、永静军(今河北东光)等
府、州、军境,至乾宁军(今青县)合御河入海。1128年(宋建炎二年)东京(今开封)
留守杜充企图阻止金兵南下,在今浚县、滑县以上地带决开黄河,溃水经今延津、
长垣、东明一带入梁山泊,然后由泗入淮。1194年(金明昌五年)河决阳武光禄村,
全河南徙。其流路为今日延津、封丘、长垣、东明、曹县、归德、虞城、单县、砀
山、丰县、萧县到徐州合泗水,南下入淮河。1489年(明弘治二年)河决开封及封邱
金龙口,水入南岸3/10,入北岸7/10。至1494年(弘治七年)刘大夏经过查勘,采取
了遏制北流、分水南下入淮的方策,在堵塞张秋决口之后,为遏制北流,又堵塞了
黄陵冈及荆隆等口门7处,在北岸修起了360里长的“太行堤”。使黄河“复归兰阳、
考城,分流经徐州、归德、宿迁,南入运河,会淮水,东注于海。”(《黄河水利
史述要》,第251页)此河道经历明、清两代,故称“明清故道”。
  1855年(咸丰五年)黄河于铜瓦厢决口后,由于当时清王朝日趋衰败,国库空虚,
朝廷内部对决口改道与堵口归故的争论,屡议不决,黄河泛滥于鲁西北平原,洪水
横流,民不聊生。当时洪水漫注河南兰阳、考城,直隶长垣、东明等县;复分三股,
一股走赵王河经曹州府南下注,两股由直隶东明南北分注经濮州、范县至张秋镇汇
流穿运河夺大清河,由利津铁门关肖神庙以下二河盖牡顿嘴入渤海。濮、范以下寿
张、东阿、东平、汶上、平阴、茌平、长清、肥城、齐河、历城、济阳、齐东、惠
民、蒲台、滨州、利津各州县均被淹及,灾民甚众。黄河漫流泛滥达20余年。1884
年(光绪十年)山东黄河两岸堤防培修完整。由于标准低,质量差,河道逐年淤垫抬
高,一遇盛涨,仍到处决溢,泛滥为灾。正如山东巡抚李秉衡奏陈山东河患称:黄
河夺济四十余年来,“河身淤垫,日积日高,渐至水不能容,横溢溃决”,“自光
绪八年桃园决口以后,无岁不决,无岁不数决……而河工败坏日甚一日。”(〔宣
统北山东通志·河防志》卷123,3428、3430页,1934年上海商务馆出版。)自1875
-1904年(光绪元年至三十年)黄河有29年发生决溢灾害,不仅伏秋大汛连年决溢,
桃汛水小亦时有决溢。
  民国初期,军阀割据,河防工程年久失修,黄河决溢灾害并未减少。1930年(
民国19年)河务局呈省主席称:“查鲁省河工因工款支绌,历年失修,本年又受军
事影响,所有秸石埽坝防御工程均未春厢办理,以致腐朽残缺,不堪言状。”“在
工员兵薪晌自六月至今分文末领。”“上年核减预算,竟将修堤防汛费减为24万元,
军兴以来,核减款额,亦不能如数领到,以致三游工程千疮百孔,几无完肤。”(
《河务特刊》第3期,山东河务局编,1931年出版)民国时期,因政治腐败,财政困
难,黄河依然处于“三年两决”的局面。
  历史文献记载黄河决溢的资料多不完整,遗漏较多,根据清宫廷黄河档案、《
再续行水金鉴》、《河务特刊》、国家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档案、各州府县志、
河务局及各修防处调查资料进行了整理考证,对黄河决溢次数、时间、地点、原因
等进行分类统计如下:
  一、自1855年至1938年(清咸丰五年至民国27年)花园口决口改道止,山东黄河
共行水83年,其中有57年发生决溢灾害,占总行水年的69%,平均三年两决。晚清
时期行水57年,有38年发生决溢。民国时期行水26年,有19年发生决溢。在晚清及
民国时期发生的57年决溢中共计决溢377次(处),共决口门424个。
  二、在57年377次(处)决溢中,按汛别分类,凌汛决溢的有24年,共决溢74次,
决口门92个,占总决溢次数的20%;桃汛决溢的有4年,共决溢13次,决口门18个,
占总决溢次数的3%;伏汛决溢188次,决口门197个,占总决溢次数的50%;秋汛
决溢102次,决口门117个,占总决溢次数的27%。
  三、在所决424个口门中,按决口性质划分属于冲决的78个,漫决的184个,扒
决的15个,漏洞决口的34个,记载不详的113个。

   〖影响〗〖洪灾〗〖决口〗=〖决溢〗〖山东〗
  黄河每次决溢,都给山东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自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改道
至清末的57年间,因黄河决溢山东累计有966县(次)成灾,平均每年有18个县受灾。
1883年(光绪九年)自齐河至利津有7县决溢53处,造成43州县的特大洪灾。翌年又
有8县决溢40处,有30多县受灾。当时受灾情况,据《再续行水金鉴》记载:“黄
流东趋,一片汪洋,灾民荡析离居”。利津有些村庄“死伤居民甚众,有一家全毙
者,有淹死仅存数口者,有房屋倒塌压死者,惨苦情况不堪言状……已救出数千口,
唯无安身之处,大半露宿荒郊”。(《再续行水金鉴》卷111,2892、2906页)据
1884年(光绪十年)江苏巡抚吴元炳奉旨查勘山东河工后奏报:“黄河自铜瓦厢决口
后,为山东患者三十余年,初则濮范巨郓受其灾,继则济武二郡膺其害,顾上游泛
滥,地方不过数十县,下游冲决,则人民荡析,环袤千里,而且全河处处溃裂,…
…民间财产之付于漂没者更不知其几千万计矣,岁岁如此,其何以堪”。(《再续
行水金鉴》卷144,2982页。)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自寿张至利津有10县决溢16处,
又一次造成44州县的特大洪灾。据《东平县志》载:“夏,黄清两河皆决,淹田庐
坏城垣,数月未涸,为数十年未有之巨灾”。
  1933年大水,黄河在河南省境内决口104处,6省67县受灾,面积6359平方公里,
灾民达320万人,毁房50万所,经济损失2亿元。这次决口山东有22县受灾,耕地大
部荒废,灾民流离失所,饥而无食,恶疫流行,惨不忍睹。1935年鄄城董庄决口,
泛滥区域达12215平方公里,淹及山东、江苏27个州县,受灾人口341万人,死亡
3750人,经济损失达1.95亿元。其中山东省有15个县受灾,淹没耕地810万亩,淹
没村庄8700余个,灾民达250万人,淹死3065人,倒塌房屋近百万间。“哀鸿遍野,
触目惊心。”(引自《黄河水利月刊》第3卷第2期《民国24年董庄黄河决口各县受
灾状况统计表》。)
  图 1933年大水决口水淹东明县城
  黄河决溢改道,对于平原地区河、湖的浸淤也有着深远影响。明清以前,黄河
决溢泛滥,多次淤塞运河,使漕运受阻,并将梁山泺涸为平陆。清代以来黄河决溢
成灾的90年中,黄河侵淤徒骇河60年次,赵王河47年次,万福河37年次,小清河20
年次,马颊河7年次;侵淤北五湖22年次,南四湖20年次。黄河洪水及所挟带的大
量泥沙,破坏了平原地区的自然水系,造成水系紊乱,河、湖淤浅,削弱了河湖的
蓄泄能力,从而加重了平原地区的洪涝灾害。
  建国初期,曾发生两次凌汛决口:1951年2月3日,河口地区卡冰塞河,水位陡
涨,超过1949年汛期洪水位0.83米,出现3处漏洞,经抢堵无效,在利津王庄决口,
淹及利津、沾化两县,受灾村庄122个,人口85415人,淹地45万亩,倒房8641间,
死亡6人,溃水经徒骇河入海。1955年1月29日,流冰卡塞在王庄至麻湾30公里河段
内,利津高出保证水位1.5米,虽经大炮、飞机多次轰击,终因五庄堤基下出现漏
洞,奋力抢堵无效,30日1时决口,溃水淹及利津、沾化、滨县,受灾村360个、17.
7万人,淹地88万亩,倒房5355间,死亡80人,溃水顺1921年宫家决口时的故道经
徒骇河入海。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五庄、王庄决口的口门,分别于当年3月13
日、4月7日堵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