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海岸线变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1&rec=103&run=13

黄河〖河口三角洲〗洲面上的淤积、延伸、改道,使三角洲陆面不断扩大,〖
海岸线〗向前推进,同时在不走河的区域,海岸线又明显蚀退。这种延伸和蚀退的
现象交替进行,形成了现今的三角洲。
海岸线向前推进是在各个沙嘴淤积延伸的基础上形成的,每条流路通过沙嘴淤
积延伸、出汊摆动,而使该流路摆动范围内的海岸线向前推进,待该流路淤塞改走
另一条流路时,再重复以上的过程。1855-1985年海岸线向前推进共计28.5公里,
实际行水历时96年,推进速率为0.3公里/年,其中1947年以前( 大三角洲海岸线长
度为105公里)海岸线向前推进13.3公里,实际行水历时57年,推进速率为0.23公里
/年。1947年以后(小三角洲海岸线长度为80公里)海岸线向前推进15.2公里, 推进
速率为0.39公里/年。后者比前者大69.6%。
海岸线蚀退和海洋动力条件关系密切,渤海湾最强的向岸风是东北风,次为偏
东凤和北风,春季盛行东北风,风速为全年最大,而这时正是黄河的枯水季节,来
沙量很小,因此蚀退作用非常强烈。一条刚刚死亡的流路蚀退现象比较明显,沙嘴
越突出,蚀退速率也越大,但如长期不走河,潮间带逐渐变宽。海洋动力条件逐渐
减弱,海岸抗冲能力增强,蚀退速率也逐渐减小。蚀退现象不仅存在于不走河的岸
段,即使走河的岸段,延伸和蚀退也在交替进行看,由于河道出汊摆动,原来走河
处就出现了蚀退。自1947年至1985年39年中,共蚀退面积330平方公里。 占造陆面
积的1/4。其中钓口河流路范围蚀退面积占造陆面积的1/3。在相同条件下,三角洲
中部地区的岸线蚀退速率比两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