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1&rec=1&run=13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源地,对中国的繁荣昌盛有过重大贡献。黄河
在历史上又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历代对黄河治理深为关注。从大禹治水
以来,4000多年间,有许多治河实践和治河方策。春秋时代,筑堤御水;秦始皇统
一黄河堤防;西汉贾让治河三策,后代评说不已;东汉王景治河迄唐末800余年间,
水患的记载较少;宋代3次回河故道,均告失败;元代贾鲁堵口有所创新;明代治
河名臣潘季驯,重视治理泥沙,主张以堤束水,以水攻沙;清代治河大都循明代措
施。历代治黄,都限于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条件,治理成效不大。自公元前602年
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改道〗迁徙26次,大改道6次,〖决口〗1500多次,
洪水泛滥,灾害频仍,被称为“中国之忧患”。

  〖概况〗〖黄河〗〖山东〗〖沿黄人口〗〖河滩人口〗〖沿黄耕地〗〖河滩耕地〗
  山东黄河现行〖河道〗是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改
道北流,夺大清河入海后形成的。横穿山东,流经菏泽、聊城、泰安、德州、济南、
惠民、东营7地市25县市(区),河长617公里,在垦利县流入渤海。沿黄县市人口
1311万人,耕地2182万亩,河滩有耕地124万亩,居住有50.08万人。能源、矿藏丰
富,交通发达,黄河水资源丰沛,具有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在山东经济发
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黄河是世界上著名的多沙河流,据东明县高村水文站1951-1985年统计,山东
黄河年平均〖水量〗442亿立方米,年〖沙量〗11.3亿吨,平均含沙量26.2公斤/立
方米。水沙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山东河道比降上陡下缓,输沙能力上大下
小,泥沙沿程淤积,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悬河,并逐年上升。两岸堤距上宽下
窄,排洪能力上大下小,过量洪水需采取分滞洪措施,防洪任务重。冬季黄河下游
气温上暖下寒,河水下段河道封冻早、冰厚;春季气温转暖,上段先开河,冰水齐
下,下段开河晚,宣泄不畅,形成凌汛,威胁严重。
  黄河〖入海口〗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入海流路在北起徒骇河南至支脉沟
5450平方公里范围内,由于泥沙的不断淤积、延伸和流路的摆动、改道,形成黄河
河口三角洲,并在继续填海造陆。黄河水沙资源丰沛,水质良好,充分开发利用,
对加速发展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清代〗〖修堤〗
  黄河改行现河道之初,因清政府无力堵口,且对堵口归故与改道的争论屡议不
决,任黄河泛滥20余年。其间虽曾劝民筑埝自卫,但因民埝单薄矮小,且多不连贯,
故作用不大。1875年(光绪元年)始修两岸官堤,1884年建成较为完整的堤防。此后
虽不断培修,但堤防标准低,河道逐年淤高,河患依然严重。自1855年(咸丰五年)
至1911年(宣统三年),有38年发生〖决溢〗。

  〖民国〗前期,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帝国主义侵略,国家处于四分五裂局面。
黄河由各省分治,河防工程年久失修,决溢频繁。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黄河水
利委员会,由水利专家李仪祉任委员长。他对黄河进行多次考察,总结历代治河经
验,提出上中游加强水土保持,中游辟蓄洪拦洪水库,下游稳定中水河槽的规划方
案,但不为当局所容,不久离职,规划未能实施。1912年至1938年的27年间,有19
年发生决溢。1933年大水,从河南省温县至山东省东明县,南北两岸漫溢〖决口〗
达104处,有6省320万人受灾,死亡18300余人。这次水灾延续至1934年,山东省有
22县受灾。1935年7月,黄河又在鄄城董庄决口,淹没鲁西、苏北地区21县12000多
平方公里。
   〖治河技术〗
  民国期间,随着西方水利新技术的引进,治河技术有所发展。1919年黄河干流
设立陕州(今陕县)、泺口水文站,开始用科学方法进行水文测验,使用电话、电报
传递水情。1920年山东河务局用仪器进行河道、堤防工程的地形、水准测量,绘制
河图。1932年曾在德国瓦痕湖水工试验场进行过缩窄堤距能否刷深河槽降低水位的
模型试验,提出固定中水位河槽的主张。1933年山东省建设厅曾在历城县王家梨行、
齐河县红庙、齐东县(今高青县)马扎子、蒲台县(今博兴县)王旺庄等处试办过〖虹
吸引黄〗工程,在东阿县位山安装虹吸管引黄济运,但效果都不大。

  193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在〖花园口〗〖扒口〗,黄河改道南流,水淹豫皖
苏,山东河道断流9年。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发动内战的同时,积极策划花园口〖
堵口〗工程,企图引黄归故,水淹解放区。山东堤防经过战争破坏和风雨侵蚀,早
已沟壑纵横,残破不堪;河床内还有数十万人居住和耕作。中国共产党考虑到豫皖
苏黄泛区广大人民的利益,以大局为重同意堵口,同时提出先复堤和迁移河床内居
民后再堵口的合理主张。为此,中共代表与南京国民政府代表进行多次谈判,并达
成部分协议。但南京国民政府却违反协议,提前强行堵口。山东解放区人民在共产
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了“反蒋治黄”斗争。

    〖复堤工程〗
  1946年,济南属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豫和渤海解放区
尚未连成一片,为防止水灾,保卫解放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先后分别成立冀鲁
豫黄河水利委员会、渤海区山东河务局及沿河各县治黄机构,领导和组织沿黄人民
进行大规模的复堤整险工程。南京国民政府一面加紧堵口,一面派飞机和军队破坏
和阻挠解放区人民复堤整险。〖解放区〗军民愤起击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军事进攻,
在极其艰苦困难的条件下,沿黄人民义务献运砖石30万立方米,修复残破的百余处
险工,抢修加高2000多段埽坝,初步修复和加固千里堤防。1947年3月花园口堵口
合龙,黄河水进入山东河道,在堤防单薄、隐患严重、料物缺乏、流势剧烈摆动、
险情丛生的情况下,沿河各级政府和治黄机构,组织广大群众加强防守,安全渡过
了黄河归故后3次大汛和1次凌汛。特别是1949年秋汛大水,花园口出现12300立方
米每秒洪水,超过当时堤防工程的防洪能力,先后出现漏洞806处,大堤岌岌可危。
党政军民全力以赴,抗洪抢险,抢救滩区群众,坚持战斗40余天,取得了防汛斗争
的重大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下简称〖建国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黄
河的治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黄河,亲自审定治黄的
战略方针和重大措施。1950年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负
责统一治理黄河。
  建国初期,借鉴前人经验,确定了“宽河固堤”方针和“依靠群众,保证不决
口,不改道,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要求。1950年开始
按照防御泺口8600立方米每秒洪水进行〖第一次〗大规模〖修堤〗工程,发动群众
包工包做,普遍加高帮宽,并在山东全河开展锥探大堤的群众运动,发现和处理各
种隐患10万多处,还采取抽槽换土、粘土斜墙、填塘固基等措施加固堤防,出险情
况逐年减少。在济南以下窄河段重点试办护滩工程,对险工坝岸进行改建加固,并
全部改修为石坝。为防御黄河异常洪水,1950年经政务院批准,修筑北金堤滞洪区
和东平湖分洪工程。实践证明,“宽河固堤”和“依靠群众”的方针是正确的。防
洪工程的巩固和加强、开辟分洪区、增大防御洪水的能力,为保证黄河不决口奠定
了基础。

   〖治黄规划〗〖修堤〗〖建国后〗
  1954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编制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
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
河水利的综合规划》,黄河进入全面开发治理的新阶段。确定“蓄水拦沙”、“梯
级开发”方案,相继兴建三门峡水库及花园口、位山、泺口、王旺庄〖拦河枢纽〗
工程和东平湖水库。由于对黄河自然规律和泥沙淤积问题认识不足,三门峡水库运
用后库区严重淤积,危及关中平原,影响西安,后被迫改变运用方式,由“蓄水拦
沙”改为“滞洪排沙”,破除了花园口、位山拦河坝,恢复原河道泄洪,泺口、王
旺庄枢纽也相继停建下马。这几项工程的反复,给国家造成一定的人力物力损失,
是水利建设上极为深刻的教训。三门峡水库改变运用方式后,泥沙下泄,下游河道
淤积,河床抬高,排洪能力降低;又加“大跃进”影响,防洪工程失修。在此情况
下,1962年开始按防御花园口站2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的标准,进行〖第二次〗大
规模修堤工程,同时对东平湖水库围坝进行加固,修复二级湖堤,改变为新老湖区
二级分洪运用方式,增建进湖、出湖工程,扩大分洪、泄洪能力。

   〖修堤〗〖建国后〗
  三门峡水库改变运用方式后,仍然没有解决水库淤积问题。1964年12月周恩来
总理主持召开〖治黄会议〗,批准三门峡工程改建,加大泄流排沙能力,解决库区
淤积问题,并提出“黄河水沙在上中下游都要有利于生产”的指导思想。三门峡水
库改建后,大量泥沙下泄,水库淤积缓和,但下游河道淤积加重,排洪能力降低。
自1974年开始仍按防御花园口站2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进行〖第三次〗大规模修堤
工程,采用人工修堤和放淤固堤相结合的办法,培修大堤,加高加固险工坝岸,进
行河道整治,改建涵闸,废除滩区生产堤,修筑避水台,实行“一水一麦”,一季
留足滩区群众全年口粮的政策。
   〖放淤固堤〗
  1975年8月淮河特大洪水成灾。为吸取教训,水利电力部(以下简称水电部)主
持召开黄河下游防洪座谈会,水电部和河南、山东省革命委员会联名报告国务院,
提出:当前黄河下游防洪标准偏低,河道逐年淤高,远不能适应防御特大洪水的需
要,今后黄河下游防洪应以防御花园口46000立方米每秒洪水为标准,采取“上拦
下排,两岸分滞”的方针;并提出在三门峡以下兴建干支流工程,拦蓄洪水,改建
现有滞洪设施,提高分滞能力,加大下游河道泄量排洪入海。国务院批复“原则同
意”。据此,在第三次大修堤期间,对北金堤滞洪区进行改建,加固东平湖水库,
全面推广1965年试验成功的运用〖吸泥船〗抽吸黄河泥沙〖淤背固堤〗的施工方法。
这是下游治黄的一项重大发明创造,有投资少、省劳力、见效快、不挖良田等优点。
山东全河投入吸泥船最多时达166艘,最多年淤土方4626万立方米。经过几次大水
考验,凡淤背的堤段,都没有出现漏洞渗水管涌等险情,达到了加固堤防的目的。

  〖河口治理〗
  黄河河口属陆相弱潮强烈堆积性河口,为有计划地治理河口,建国初期在河口
段建立观测站网,组织查勘测验工作,开展河口演变研究。根据大量泥沙进入河口
淤积延伸的特点,在〖河口三角洲〗内采取有计划改道的方针,分别于1953、1964、
1976年进行3次〖人工改道〗,培修防洪堤等工程,对延长入海河道的行河年限、
改善河道排洪能力、保护油田生产均起到显著作用。

   〖防洪〗=〖防汛〗
  为加强黄河防汛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确保防洪安全,历年汛期,在黄河防
汛总指挥部(以下简称黄河防总)的领导和部署下,山东省及沿河各级地方政府均建
立黄河防汛指挥部,贯彻逐级分段负责的防守责任制,还确定废除滩地民埝的政策。
历年防汛,在各级防汛指挥部的领导下,发动群众,组织防汛队伍,准备防汛料物,
进行防汛抢险技术训练。大水到来,有组织地调集防汛队伍上堤防守抢险。1958年
7月大水,花园口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每秒,超过堤防的设计标准。山东黄河千里
洪水迫岸盈堤,个别堤段水与堤平,险工坝岸水漫坝顶,东平湖二级湖堤大部堤段
水高于堤,靠子埝挡水,汛情异常紧张。沿黄党政军民全力以赴,110万防汛队伍
上堤防守,一昼夜间在临黄堤上抢修1米高的子埝600公里,险工坝岸加高2000多段,
抢护各种险情1290多处,终于战胜洪水,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社会主义制
度的优越性。

  黄河〖凌汛〗灾害是历史上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建国后,为防御凌汛,积极
研究,采取多种措施,如凌汛结冰期,加强水情、冰情观测,在解冻开河前,组织
工人群众打冰撒土,采用炸药爆破、炮轰、飞机炸冰和组织防守等,取得一定成效,
但没能从根本上解除凌汛威胁。1951年及1955年凌汛,在黄河尾闾利津县的王庄和
五庄造成两次决口灾害。后来认识到,水是冰凌运动的动力,如能控制河道水量,
凌汛不致为害。〖防凌〗措施从以破冰为主发展为以蓄水、分水、泄水为主,破冰
为辅。1972年动工在济南、利津两处窄河段兴建齐河和垦利两处堤距展宽工程,以
利用展宽区分泄凌洪,保卫济南市和胜利油田的安全。自1955年以后,战胜了1969、
1970年三封三开的严重凌汛,改变了建国前对凌汛无能为力的状况。

   〖资源利用〗〖水资源〗〖沙资源〗
  在利用黄河水沙资源兴利方面,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1950年首次在利津县
綦家嘴大堤上建闸,试办〖引黄放淤〗工程,改造盐碱地,并解决滨海地区部分人
畜用水。1953年开始,在利津县佛头寺,历城县王家梨行、杨庄,垦利县路家庄等
处建成〖虹吸引黄〗工程,灌田4万余亩。通过试点取得经验,1956年沿黄14县建
成虹吸引黄工程24处,安装虹吸管117条,引水约100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达300
万亩。同年建成第一座大型〖引黄闸〗--打渔张引黄闸,设计灌溉面积324万亩。
1958年后,在“大跃进”的思想影响下,引黄灌溉盲目发展,大量兴建引黄涵闸,
至1961年已建成13座,虹吸工程34处。由于引黄灌区配套工程跟不上,管理不善,
大水漫灌,有灌无排,以及耕作粗放等原因,造成大面积土地盐碱,农业生产受到
影响。1962年,谭震林副总理在范县主持会议,决定停止〖引黄灌溉〗,废渠还耕。
1963年沿黄地区干旱严重,各地纷纷要求恢复引黄灌溉。水电部批准,要求积极慎
重,加强管理,做好灌排和田间工程,防止再次发生盐碱。引黄兴利工程逐渐兴建,
引黄水量逐年增加,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治黄政策〗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治黄事业中贯彻“改革、开放、搞活”一
系列方针政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建设工程全面实行以三包(包投资、包质
量、包工期)、三保(保资金、保材料设备、保施工图纸)为内容的承包责任制;水
利事业费实行预算包干或定额包干;事业收入实行比例分成;生产单位实行盈亏包
干、增收分成;在单位内部建立岗位经济责任制,规定各项工程的承包和奖励办法。
同时,广泛开展综合经营,组织水费收入,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各项治黄任
务全面完成,经济效益逐年提高,职工收入增加。1980-1985年各项事业收入
1772万元,年平均295.3万元,较1979年前增加18倍。同时,重视科学技术工作,
成绩显著。引黄放淤固堤经验和非金属涂料抗磨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石洼分洪
闸改建设计获国家银质奖,锥探灌浆消灭堤身隐患、修筑护滩及控导工程整治河道、
涵闸工程中首创钻孔灌注桩基础、在软基上修建大跨度水闸等14项科技成果获山东
省科技成果奖。上述〖科技成果〗在治黄实践中推广应用,发挥一定经济效益,推
动了治河技术的发展。
  为加强〖工程管理〗工作,扭转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1978年3月水电部召开
全国水利管理会议,提出把“水利工作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的方针。此后,工程
管理列入各级领导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各级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工程强度和经济
效益有了显著提高。由大堤、险工、控导工程和分滞洪工程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
在防洪防凌保安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1982年黄河花园口站出现15300立方米每秒
洪水,位山以上超过1958年洪水位1~2米。运用东平湖老湖区分洪,削减了以下河
段洪峰。由于防洪工程的多年整修加固,重视工程的管理,增强了防洪能力,这次
洪水期间,没有出现重大险情。

   〖治黄成果〗〖治黄投资〗
  〖引黄灌溉〗复灌后,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加强用水的控制和灌区管理,实
行计划用水和用水签票制度;同时狠抓灌区配套工程,探索旱、涝、碱综合治理的
途径,试办大面积沉沙放淤改造盐碱涝洼地,取得了农业增产的良好效果。截止
1985年,山东全河已有引黄涵闸41座,虹吸工程23处,设计引水流量1814立方米每
秒,灌溉面积达2000余万亩,平均年引水量65亿立方米;同时利用引黄工程放淤改
造盐碱涝洼和沙荒地186万亩,改种水稻50万亩,促进了农业增产。特别是农村进
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虽遇连
年干旱,引黄灌区仍获粮棉丰收。利用引黄工程,还补充了内河、湖泊大量水源,
解决了沿黄城镇和滨海地区的工业用水和人畜吃水问题。1981、1982年还向天津送
水8.5亿立方米,解决了天津缺水的燃眉之急。引黄济青(岛)、引黄保泉(城)工程
正在施工,黄河水已成为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1946年以前,黄河经常决口,给人民群众带来严重灾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经过40年的治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黄河已成为沿黄工农业发展的命脉。
国家为治理黄河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截至1985年总计投资16.17亿元,完成
土方8.69亿立方米,石方1225.7万立方米,混凝土38.1万立方米。经过3次大修堤,
培修堤防1196.9公里,两岸大堤普遍加高4~6米;现在大堤高10米左右,最高达15
米,顶宽7-11米。有400公里大堤背河普遍淤宽50-100米,淤高5米左右。并淤填
了背河深水潭坑125处,增强了堤防的抗洪能力。新修翻修98处险工3778段坝岸,
均改为石方工程。修建河道整治工程114处,修筑坝垛1931段,发挥了稳定河势、
固定险工、护滩保堤、稳定涵闸引水和保证防洪安全的作用。连同已修建的三门峡、
陆浑等水库,北金堤、东平湖和齐河、垦利展宽蓄滞洪工程,基本完成防御花园口
站2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设防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依靠群众组成人防体制,已连
续战胜花园口站出现的10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12次洪水,特别是战胜1958年、
1982年的大洪水和1969年、1970年的严重凌汛,取得39年防洪斗争的胜利,扭转了
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的险恶局面,保卫了黄淮海大平原的安全和社会主义建
设的顺利进行。
  黄河是一条极其复杂的多泥沙河流,经过多年治黄实践和科学研究,目前已逐
步加深了对黄河洪水、凌汛、淤灌和泥沙运动规律的认识,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
了很大成就。但黄河洪水泥沙还未得到完全控制,下游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洪水威
胁依然存在。黄河水沙还没有充分利用,引黄工程也存在老化、失修和泥沙处理等
问题。黄河治理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接一代不断地研究、探索
与治理,使黄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