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平湖滞洪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0&rec=90&run=13

  建国前,为防黄水南侵,在东平湖修有西起梁山县十里堡,东至东平城西解河
口一线的围堤(旧临黄堤),堤高、顶宽均为1~2米。1949年黄河大水,梁山大陆庄
民埝决口,黄水倒灌东平湖,冲破运西堤,受灾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但滞洪后,
对减轻黄河下游堤防的威胁起到显著作用。为此,1950年7月,黄河防汛总指挥部
确定东平湖区为黄河自然滞洪区,作为确保黄河下游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1950-1951年,新建金线岭堤和新临黄堤,堵复旧临黄堤决口,并修复运西堤、
运东堤。形成第一滞洪区(即东平湖老湖区)和第二滞洪区,视黄河、汶河洪水情况
分级运用。滞洪区总面积943平方公里(其中第一滞洪区223平方公里)。
  1958年7月大水后,为了防御黄河更大洪水,山东省人民委员会于7月26日向国
务院报送《山东省关于防御黄河二万九千秒立米洪水提前修建东平湖水库工程规划
要点和施工意见》,经国务院批准提前修建东平湖水库。湖改水库工程从1958年8
月~1962年底,连续五期施工完成。修筑水库围堤76公里,新湖堤迎水面砌石护坡
61公里,兴建十里堡、徐庄、耿山口3座进湖闸与陈山口出湖闸。改建后,使东平
湖滞洪区成为平原水库,库区总面积632平方公里,总库容40亿立方米。五期湖改
水库工程,共完成土方2923万立方米,石方115万立方米,工日2744万个,投资
3974万元(不包括移民费和进出湖闸建筑费)。
  1963年,随着位山枢纽破坝改建,东平湖水库又恢复以滞洪为主,分级运用的
格局。改滞洪区后,最大库容为30亿立方米。1963-1965年,修复二级湖堤及石护
坡。1966-1970年对围坝石护坡进行全面整修。进出湖建筑物经多年修建、改建,
至1985年底,已建成石洼、林辛、十里堡、徐庄、耿山口5座进湖闸及陈山口、清
河门2座出湖闸。
  1950-1985年,东平湖滞洪区工程,共完成土方9700万立方米,石方278万立
方米,混凝土22万立方米,工日8388万个,投资2.3亿元。·
  东平湖滞洪区控制运用原则是根据黄、汶洪水过程情况,采取分级运用,以减
少分洪蓄水造成的淹没损失。不超过黄河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的一般洪水不分洪;运
用时,根据洪水情况,尽量用老湖区滞洪;当黄河发生特大洪水或黄、汶洪水遭遇
时,始考虑运用新湖区蓄水。新湖区除1960年试行蓄洪外,没再运用。1982年8月2
日,黄河花园口站发生15300立方米每秒洪峰,运用林辛和十里堡进湖闸,向老湖
区分洪,历时72小时,最大入湖流量2400立方米每秒,共蓄水4亿立方米。分洪后,
艾山最大下泄流量7430立方米每秒,削减洪峰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