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筑物工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0&rec=421&run=13

  基础处理。建国初期,中小型桥涵的软弱基础,采用换砂、碎砖石挤淤或打木
桩的办法,以后发展为打预制桩或混凝土灌注桩。80年代,新泰光明水库跨库公路
桥,采用振动水冲碎石桩加固基础,解决了淤泥和河卵石不易灌注的问题,既节约
了“三材”,又加快了进度,保证了质量。50-60年代,基础排水方法多采用水车
或抽水机,遇到地下水位较高或翻砂涌泉,则容易塌壁,甚至破坏基础。70-80年
代,多采用井点和深井点排水,变水方为旱方、难方为易方。
  模板工程。50-60年代,混凝土施工多采用木制拼装模板,也采用过土模、混
凝土模、秸料模。以后逐步推行标准模板,辅以钢木结合异形模板。70年代以后,
推行垂直滑行模板,配以干硬性混凝土,稍停即可脱模。既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
了质量,又节省了木材,降低了工程造价,改善了操作条件。东调黄庄穿涵工程,
在垂直滑升模板的基础上,研制成功整体水平移动式滑模。弧形闸门支座牛腿,突
出闸墩以外,阻碍滑模滑升,经过改进后采用衬模的办法解决了难题,形成了完整
的模板施工工艺。
  混凝土工程。建国初期,多采用体积比,石子未考虑级配,水灰比亦无要求,
人工拌合,车筐运输,钢钎捣实,施工水平比较低。50年代中期,体积比改为重量
比,砂石及水灰比例严格,拌合、运输、振捣逐步机械化。水电部颁发《水工混凝
土及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后,严格了施工要求,加强了质量管理。80年代以
后,对水灰比、抗渗、抗冻均作了新规定,并广泛采用外加剂,提高了强度与和易
性,使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浇筑,50年代采用一般混凝土,60
年代后引进干硬性或低流动性混凝土,以后又采用翻转模板,随浇筑随拆模。在水
闸三桥施工中,采用预制吊装,避免了高空现浇的不安全因素,缩短了施工时间。
70年代中期,淄博万米隧洞、莒南相邸隧洞、历城卧虎山溢洪闸裹头采用喷锚支护
成功。在此基础上于1982年在郊城青泉寺隧洞中,采用新奥法锚喷混凝土支护,解
决了岩石破碎地区的施工,获得了安全、快速、节约、优质的成果,获省水利厅科
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