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站网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0&rec=326&run=13

  清末,在胶东半岛沿海设立了山东省第一批水文气象观测站。1886年(清光绪
十二年)5-6月,在猴矶岛、烟台葡萄山设站,次年1月在荣成县成山头和镆 岛设
站,1898年8月,又在崂山县李村设站观测雨量。这些站的雨量资料,建国后经省
水文总站搜集整理,于1958年刊印在《山东省水文特征资料(全一册)》中。
  民国期间,督办运河工程局于1915年在大清河南城子、大汶河何家坝、泗河金
口坝、大榆树、鲁桥和中运河济宁等处,设置了山东省第一批水文站,进行水位、
流量观测。随后顺直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江淮水利测量局、山东省建设
厅小清河工程局等单位先后在卫运河、黄河、小清河、沂、沭、汶、泗及中运河上
设置水文站。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全省有水文站43处,水位站36处,雨量站
84处。抗日战争时期,原设水文站大多遭到破坏。日伪建设总署仅对卫运河临清、
德州及黄河高村、泺口4处水文站进行过观测。抗日战争胜利后,接收和恢复了部
分水文站。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省共有水文站4处,水位站
21处,雨量站13处,蒸发站8处,泥沙站1处(不包括由黄委会管理的黄河干流站,
下同),尚未恢复到抗日战争前水平。
  新中国建立后,于1950年开始在全省一些主要河流增设水文测站。至1955年底,
全省已有水文站68处,水位站80处。1955年以后,进行水文站网规划,并按照规划
进行设站和调整。到1958年底,全省基本完成规划的设站和调整任务。全省共设水
文站84处,水位站61处,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水文站网。
  1958-1960年,全省兴建了大批水库,为适应工程管理运用的需要,开始在大
型水库和部分中型水库增设水库水文站。为满足中小型水库工程规划设计的需要,
增设了部分小河站。1966-1972年期间,鲁北平原和湖西平原河道上修建了大量拦
河闸,原河道水文站迁到闸上改为堰闸水文站。同时山东省从7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
发利用地下水,要求观测地下水动态,在平原地区大量布设了地下水观测井。
  1974年,省水文总站根据水电部统一部署,进行了全省水文站网分析验证和规
划调整工作,使全省水文站网布局更趋经济合理。1980年以后对现有各类水文站网
进行调查和鉴定,对测站进行调整。到1985年底,全省共有水文站147处,水位站
27处(其中河道站10处,湖泊站11处,潮水位站6处),雨量站834处,蒸发站43处,
泥沙站85处,水质监测站114处,地下水站2285处。见表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