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水文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0&rec=324&run=13

  水文工作是水利建设的尖兵和抗旱防汛的耳目。早在春秋时期,山东省就开始
观察水文现象。齐桓公时,曾按照地下水埋深确定赋税标准。但是,在漫长的历史
中,只是对一般水文现象进行定性的观察和描述。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各
种水文要素设站定位观测。
  建国后,1950年汛前即开始在全省恢复和增设水文站,并逐步开展了河流泥沙、
土壤湿度、土壤入渗、径流实验等工作。1955年实施水利部颁发的《水文测站暂行
规范》,水文测验工作开始走向规范化。1960年编制出版了第一部《山东水文图集》
,使山东省的水文工作开始了新的一页。
  但是,由于在“大跃进”中站网发展过快,测站管理逐级下放,削弱了基本测
站建设。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又盲目撤站停测,使全省水文工作遭受了很大挫折。
1962年以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将测站上收省和水利部直
接管理,调整巩固站网,加强测站管理,测验设施也进行了大量更新,建成第一批
钢支架和钢筋混凝土支柱过河缆,建成部分自记水位台,安装了部分自记雨量计。
1965年,在水电部的统一领导下,制定了站网调整规划并付诸实施。在“文化大革
命”期间,广大水乌间,广大水文职工忠于职守,使大多数测站的资料未中断。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省水文系统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加强测
站建设,推行目标管理,使水文测报质量不断提高,并积极开展水文实验和水文分
析研究,扩大水文服务范围。逐步实现了降水、蒸发、水文、流量、泥沙、地下水
等项水文资料的电算整编,并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水情译报、洪水预报和水文分析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