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治理工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0&rec=278&run=13

  1949年11月,华东农林会议决定在鲁中南开展水土保持试点工作。1950年,华
东农科所多次派员到鲁中南进行沂水林场造林及保土植物繁殖试验推广工作,并协
助沂水县于沟村进行苇子山典型地段规划和改良梯田、葛藤、腊条栽培试验推广工
作。1951年,省实业厅在沂水县黄家店子村设立沂沭河上游水土保持事务所,配合
导沭整沂工程,开始在沂沭河上游的崖庄、杨庄、马庄等村,试办、推广谷坊塘坝
工程。在国家扶持下,建缓水坝3.1万座,蓄水池13个,修地堰202万道,栽植果树
78万株,造林1.10万亩。至1952年,全省建成谷坊7.8万座,其中3.4万座为国家投
资。
  1953年,省水利局在潍、弥河上游蒋峪村建立水土保待事务所,协助临朐县蒋
峪、大关、九山等乡,开展封山造林、闸山沟工作。从此,水土保持工作逐步在鲁
中南山区、胶东地区的部分河流上游推广。
  1954年后,水土保持工作由一家一户的个体治理,向一村一社的联片治理发展。
1955年10月,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提出了“统一规划、综合开发、沟坡兼治、集
中治理”的方针。1956年5月,山东省成立山区生产规划委员会,组织领导全省水
土保持工作,逐步向农林水各项措施综合治理发展,并涌现出一批水土保持先进典
型,创造了一些治山、治沟、治田的办法和经验。
  治山方面:沂水县杨家庄,采取封山造林措施,至1956年底,使90%以上的荒
山变成了林地和果园,基本上控制了水土流失。1956年汛期下了70年来未有的大雨,
没有成灾,农业取得了较好收成。莒南县石泉湖村,自1956年在荒山上封山造林,
创造了缓洪拦沙的围山腰工程,在山坡上筑围埝200道,筑月牙埝45道。1957年,
虽遇到几十年未有的大雨和大旱,粮食亩产仍达194公斤,人均收入163元,穷山沟
开始走向富裕。1957年,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授予石泉湖农业合作社“水土保持
的榜样,山区建设的典范”的锦旗。
  治沟方面:除沟头防护、沟坡种草和闸谷坊外,海阳县发城农业社创造了水坝
头地和旱坝头地(淤地坝)代替谷坊。至1957年,全社共有坝头地460亩,占总耕地
面积的33%。坝头地既排涝又抗旱,比一般梯田增产一倍,最多亩产在500公斤以
上。
  治田方面:费县汪沟区的“二合一”梯田和莒南县厉家寨农业社的“三合一”
水平梯田效益突出。汪沟区是一个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区,未治理前,小麦亩产25
-30公斤。1956年春,中共汪沟区委领导全区人民,把3.4万亩坡地全部改造成了
“二合一”梯田,起到了蓄水保土作用。当年增产粮食110多万公斤,由缺粮区一
跃成为余粮区。1957年虽遭受多年未有的特大洪水和晚秋大旱,仍比治理前增产80
多万公斤。厉家寨人民在汪沟区“二合一”梯田的基础上,创造了“修埝培埂、深
翻整平、挖蓄水排水系统”的“三合一”高标准梯田,削平了5个山头,填平了21
个大汪和300多条山沟,把1000多块零碎小地,整成了76块1520亩的大块“三合一”
水平梯田,每亩梯田能蓄水150立方米,每亩产量比一般农田增产60%以上。同时,
还把1180多亩荒山,全部栽上了树。修建塘坝11座,蓄水100多万立方米,浇地
1500亩,建谷坊1600座。由于进行了综合治理,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平均亩产达
到276公斤,比1949年翻了一番半。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主席在《山东省莒南县
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夺取丰收、再丰收》的报告上批示:“愚公移山,改
造中国,厉家寨是个好例”。
  1953-1957年,全省共营造水土保持林510万亩,修梯田439万亩,筑坝头地150
万亩,筑沟头防护9800处,闸谷坊25万道,建蓄水池8.7万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8500平方公里。
  1957年秋,根据全国山区工作会议和全国第二次水土保持会议精神,山东省编
制了《1958-1967年山区生产建设规划纲要(草案)》。有关专署、县、社积极制定
水土保持规划,统一治理。水土保持工作发展到一社、一县或一个专署的大联合、
大协作、大会战。沂水县夏蔚农业社动员2.5万多劳力,掀起了治山治水高潮。本
着“以蓄为主,沟坡兼治,综合开发”的方针,统一安排山上鱼鳞坑、水平沟,沟
壑谷坊、蓄水坝,修建“三合一”和“二合一”梯田,建塘坝、水池、引水灌溉,
以及封山育林、造林。苦干4个月,治理186个大小山头,绿化了万亩荒山,控制3
.7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85%以上,蓄水工程蓄水能力达到450万
立方米,修建了350多条渠道,加上各种灌溉设施共可浇地45700亩,占耕地面积的
75%。
  1958年3月,在沂水县召开全省山区工作现场会,推广了夏蔚公社的治山治水
经验。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把他们的经验概括为:“鱼鳞竹节水平沟,库坝
梯田自流渠”。会后,在全省山区形成了有标准、有规划、坡沟兼治、农林水各项
措施统一安排、综合集中治理的治山治水高潮。
  五莲县组织了三次协作,治山21万亩,造林18万亩,修“三合一”、“二合一”
梯田47万亩,深翻地12万亩,初步控制水土流失面积470平方公里。临沂专区组成
50万人的常年治理建设队和突击队,奋战在沂沭河流域。蒙阴县因为路远山大,3
万人组成的基建队伍按流域、按山头,分片包干,安营扎寨。沂南县在50至100里
以外的平原地区,调集了1.6万余人,支援山区,苦战半个月,完成6万亩治山任务。
沂南、沂源、蒙阴等县还调千名石匠和技工,支援临沂、郯城县缺乏石工的困难。
中国人民解放军临沂驻军包治孟良崮,自1958年4月4日始,苦战13天,治山整地1
万亩,从山上到山下,建造了鱼鳞坑、水平沟、蓄水池、谷坊、塘坝、梯田等,形
成了一个完整的防洪拦沙体系。
  1960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水土保持机构和实验站撤销,部分地区出现毁林开
荒,破堰种植,水土流失加重。1962年11月,山东省水土保持委员会成立,临沂、
烟台、泰安、淄博、枣庄、昌潍、济宁7个地(市)和54个山区县中的39个县相继成
立水土保持委员会。全省着重抓峨庄、夏蔚、大山、街头、勾山、驿道、傅家埠、
徂徕等公社,从点上总结经验,推动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各地涌现出不少先
进典型。
  黄县下丁家大队,在学习厉家寨经验的基础上,坚持9年连续治理、综合治理,
终于在这水缺地薄的穷山沟里,实现了“高山水利化、坡地梯田化、耕种园田化、
荒山绿化”的高标准治理样板。截止1964年,用工17万个,修水库塘坝19座,拦河
坝1处,扬水站2处,挖石井、洞子井、高台井、方塘152眼,开山劈石凿挖环山干
渠6条,长达5公里。改造薄地、沙地1534亩,占总耕地的64%。创造了整平田面和
底平的二平整地法,加厚了土层。绿化荒山100亩,造林840亩,植树4.12万株;栽
果树2.7万株,结果1.6万株,水果产量达到150万斤;松林7500亩,郁闭度达到0.5
%,草覆盖度70%,以林果为主的多种经营发展到12种。1964年收入27.8万元。
1964年,全年降雨1100多毫米,汛期降雨980多毫米,阴雨连绵两个多月,仍然获
得好收成。全大队1998亩粮食作物,总产93万公斤,平均亩产463公斤。
  1964年春,在沂水县召开全省水土保持现场会,推广厉家寨、下丁家的经验。
各地纷纷到厉家寨和下丁家参观学习。1965年5月,山东水利学会在下丁家大队召
开山东省砂石山区水土保持经验技术讨论会,进一步总结推广下丁家、厉家寨综合
治理经验。从此,厉家寨、下丁家的经验在全省山丘地区开花结果。厉家寨、下丁
家成为山东省山丘地区蓄水保土的典范。
  1958-1965年间,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462平方公里,年均治理面积1308平
方公里。
  1966-1972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水土保持工作处于停顿状态,毁林开
荒,陡坡开荒、滥牧、乱扒草皮等现象日趋严重。
  1972年12月,省水利厅在泰安召开全省山丘地区水利建设经验交流会,要求各
地全面规划,山水林田综合治理。1973年7月,国务院召开北方地区抗旱会议之后,
加快了“农业学大寨”的步伐,山丘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有所进展。至1978年底,全
省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102平方公里。其中1971年至1978年,新增治理面积5652
平方公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水土保持工作重
点逐步转到小流域承包治理。同时,平原风沙区水保工作取得较大发展。至1985年,
全省山丘区修水平梯田1422万亩,沟坝地134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1675万亩,种
草22万亩;平原风沙区营造农田林网181万亩,片林85万亩,种草7万亩,压条132
万墩,林粮间作138万亩。全省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34000平方公里,其中山丘治理
31769平方公里,平原风沙区治理2231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