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放淤改良涝洼盐碱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0&rec=272&run=13

  引黄河高含沙量的水淤灌改土,在黄河上、中游有悠久的历史。但山东省的引
黄淤灌,到本世纪30年代才开始。1933年山东省建设厅拟定《山东省黄河沿岸虹吸
淤田工程计划》,计划将山东沿黄26处共计165万亩涝洼盐碱地淤改为良田。并决
定首先在历城等地试办。1934年秋,历城王家梨行、齐河红庙、青城马扎子、蒲台
王旺庄4处虹吸淤田工程相断建成。建成后试放水效果良好。不久,抗日战争爆发,
黄河决花园口,山东黄河断流,虹吸工程废弃。
  建国后,1952年3月,兴建利津县綦家嘴引黄放淤给水工程,利用大堤与套堤
间0.53平方公里的洼地沉沙改土。随着引黄灌溉的发展,50年代末期即开始在引黄
灌区结合沉沙进行淤地改土。即利用沿黄涝洼盐碱地做为灌区沉沙池,落淤改土,
清水灌田。
  70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引黄放淤,兴建了东明县阎潭、垦利县十八户等大型
淤灌工程。至1985年,全省共计淤灌改土186.2万亩。见表4-7。

  表4-7     山东省历年淤地改土面积统计表
┌────┬───┬───┬───┬───┬──┬──┬──┬──┬───┐
│年度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1983│1984│1985│合计 │
│    │累计 │   │   │   │  │  │  │  │   │
├────┼───┼───┼───┼───┼──┼──┼──┼──┼───┤
│淤改面积│91.59 │22.60 │23.79 │17.28 │9.12│9.43│7.37│5.00│186.18│
│(万亩)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