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沿黄涝洼盐碱地稻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0&rec=270&run=13

  山东沿黄洼碱地比较大规模的改种水稻始于1958年。1958年打渔张引黄灌区建
成开灌,在涝洼盐碱地改种水稻17万亩,亩产达200公斤。
  1958年秋,省有关单位组成稻改办公室,大力宣传推广,沿黄稻改面积迅速扩
大。菏泽地区在河网化规划中,提出发展稻麦连作300万亩。由于稻田分散,灌排
工程不配套,造成稻田周围地下水位抬高,土壤盐渍化加重。1960年黄河来水少,
特别是在稻田育苗插秧大量需水的2~6月,进入山东省的水量仅18.7亿立方米,6
月份仅0.38亿立方米。水源不足使沿黄稻田发展受到挫折,至1962年,沿黄稻改随
着停止引黄而夭折。
  停止引黄后,沿黄涝洼盐碱地灾情严重。齐河县沿黄83公里宽3公里地带,春
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为救灾,1963年齐河县南坦虹吸灌区在旧县城北关开辟稻
田500亩,获得亩产250公斤的好收成。1964年,推广到齐河全县沿黄5个公社2750
亩,其他各县也纷纷仿效。全省沿黄各县共改种水稻1.8万亩,其中济南市西郊沿
黄河与小清河之间的涝洼盐碱地带改种水稻1.8万亩,群众口粮达到245公斤。
  1965年2月,省水利厅、农业厅、黄河河务局联合在济南召开沿黄地区稻改现
场参观座谈会,参观了济南西郊引黄稻改的田间工程,交流了经验。会议根据水源、
资金等情况,落实1965年稻改面积25.3万亩。1965年全省沿黄地区实际完成稻改面
积35.7万亩。
  1965年9月,省水利厅、农业厅、黄河河务局在济南联合召开沿黄地区稻改工
作会议。会议制订了沿黄稻改发展规划,计划1966年稻改面积发展到88.6万亩。但
是由于种稻季节黄河水源不足,加之稻改只适于涝洼盐碱地,范围稍一扩大,则周
围旱田渍涝返碱,如果插花种稻,对周围旱田危害更大,使沿黄稻改面积受到限制。
60年代后期,全省沿黄稻改面积每年平均在40万亩左右。
  7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为改变鲁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相继
从鲁南及滨湖稻改区调出部分地、县领导干部到鲁西北地区工作,再次兴起稻改热。
1972年,菏泽地区计划种稻200万亩,实际种植65万亩;德州地区计划种稻百万亩,
实际在齐河、济阳等县种植二三十万亩。到1975年,全省沿黄稻改面积只保留了30
万亩,菏泽地区只剩下2.8万亩。此后,除东营市外,沿黄稻改没有大的发展。80
年代,东营市胜利引黄灌区为给油田供水,尽可能向沿海荒碱地延伸渠道,发展稻
田。在引黄闸及支渠建扬水泵站,电源由油田满足供应,黄河水小不能自流引水时,
可提水灌溉。并修建蓄水库100余座,总库容达5000余万立方米,在黄河断流时亦
可供给稻田用水,稻改面积达10万亩。至1985年,有些沿黄县,如菏泽地区沿黄各
县已基本停止种稻,只有济南市郊区、济阳、博兴和东营市种植面积稳定下来,每
年种稻面积40-50万亩。产量也比较稳定,一般亩产300-400公斤,稻麦轮作亩产
可达500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