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涝洼盐碱地状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0&rec=264&run=13

  山东省涝洼盐碱地主要分布在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这个地区地势低平,坡降
平缓,受海、湖顶托,排水不畅,地下水埋藏浅,土壤蓄水能力低,汛期雨量集中,
低洼处极易积涝成灾。同时,土壤和地下水中均含有一定盐分,蒸发强烈的春秋季
节,盐分往往上升聚集于地表而形成盐碱地。
  鲁西北平原大平小不平,岗坡洼相间,有许多形如碟状的浅平洼地,如聊城的
白家洼、阳谷的西湖景洼、德州的四女寺洼、齐河的大黄洼、乐陵的铁营洼、无棣
的东下洼、巨野的龙 洼、郓城十二连洼及南四湖滨湖洼地等。这些浅平洼地,为
平原上滚坡水汇集之处,经常造成毁灭性的涝灾。这些洼地地表多为粘质土,土壤
一般无盐渍化现象,盐碱地多分布在洼地边缘和缓平坡地上。在黄泛平原中沿古今
黄河堤外呈带状分布的背河槽状洼地,如放马场、平陵洼、太行堤洼等,土壤多为
粉砂壤土,既易涝又易返碱,有成片的盐碱地分布。北自马颊河口、南至胶莱河口
的渤海湾沿海,地面高程10米以下的滨海地区,受海潮侵袭的影响,有大片盐碱地
分布。此外,胶莱河谷平原及鲁南临郯苍平原也有部分涝洼盐碱地分布。
  山东省涝洼盐碱地区的群众早就仿照古代的井田沟洫排水制度采取开沟排水、
修筑沟洫畦田、台田及稻改等措施来治理涝洼盐碱地。高密、东平等县在清代即开
始在涝洼盐碱地修筑台田。但因受社会和生产条件的限制,只能是小规模、甚至是
一家一户的治理,新中国建立后才开始大规模的进行治涝改碱工程。
  建国时,全省有盐碱耕地757万亩,盐碱荒地692万亩,三年以上标准除涝面积
仅49万亩,占易涝耕地面积4479万亩的1.1%。建国初期为治理平原涝洼地区,初
步疏浚整治了徒骇、土马、万福、赵王、 府、白马、泗河等河道,在涝洼地推广
兴修沟洫畦田,取得一定成绩。但在盐碱地改良方面,建国初期仍然采用传统的围
埝平种、蓄淡压盐、翻淤压碱、扫碱等措施。到1957年,全省盐碱耕地面积不但没
有减少,反而增加了92万亩。
  1958-1960年,大力兴建蓄水及引水灌溉工程而忽视排水工程,破坏了自然流
势,打乱了排水系统,并实行大引、大蓄、大灌,只灌不排,60年代初,鲁西北平
原降水偏多,造成涝碱灾害加重。1960-1964年,连续5年全省涝灾成灾面积均在
2000万亩以上,土壤次生盐渍化迅速发展。1961-1962年全省盐碱耕地面积达到
1400万亩,占当时耕地面积(12019万亩)的12%,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发展。从
1963年开始,全省水利工程的重点转到鲁西北平原河道治理及治涝改碱工程。在开
挖、整治骨干排水河道的基础上,兴建干支斗农各级排水沟网和沟洫畦田、条田、
台田等田间配套工程,以及在涝洼盐碱地进行放淤和稻改,使涝洼盐碱逐步得到治
理和改良。见表4-6。
  自1976年至1985年,山东省降雨偏少,连续干旱,鲁西、北平原多利用排水沟
网引黄输水灌溉,河道淤积坍塌严重,除涝能力降低,田间排水沟网严重退化、老
化,损坏严重,有的甚至废沟还耕。有些地区的台、条田工程已不存在,潜伏着涝
碱灾害加剧的危险。

表4-6       1949-1985年山东省治涝改碱面积统计表
单位:万亩
┌──────────┬──┬──┬──┬──┬──┬──┬──┬──┬──┬──┐
│年份        │1949│1952│1957│1962│1965│1970│1975│1978│1980│1985│
├──────────┼──┼──┼──┼──┼──┼──┼──┼──┼──┼──┤
│三年以上标准除涝面积│49 │156 │556 │1043│1769│2202│2764│3292│3350│3485│
├──────────┼──┼──┼──┼──┼──┼──┼──┼──┼──┼──┤
│其中台条田面积   │  │  │  │  │1460│1409│1313│1272│  │  │
├──────────┼──┼──┼──┼──┼──┼──┼──┼──┼──┼──┤
│盐碱耕地面积    │757 │759 │849 │1402│1113│834 │661 │682 │718 │505 │
└──────────┴──┴──┴──┴──┴──┴──┴──┴──┴──┴──┘
说明:1、全省易涝耕地面积4479万亩。
   2、台、条田面积1978年以后无统计资料。
   3、1961年全省盐碱耕地面积1437万亩,为历年最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