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引黄灌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0&rec=236&run=13

  山东省引黄灌溉始于本世纪30年代。1933年,山东省建设厅拟定引黄淤田计划。
1934年先建成历城王家梨行、齐东马扎子(今高青县内)、齐河红庙、蒲台(今博兴
县)王旺庄等处虹吸引黄工程。
  建国后,山东省引黄灌溉经历了兴、废、再发展的曲折过程。1954、1955年山
东省水利厅、黄河河务局在利津佛头寺、刘家夹河、博兴窝头寺、历城王家梨行、
杨庄和广饶县路家庄等处试办虹吸引黄工程。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1956年
1月,山东省人民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大力发展虹吸引黄灌溉工程,分两期施
工。第一期24处135条虹吸管,于1956年汛前建成,同时完成了灌区干、支、斗渠
道3000余公里,土石方4200余万立方米,各种建筑物555座,国家投资840余万元,
当年冬灌小麦5万亩。第二期工程8处21条虹吸管,先后于1957、1958年完成。截止
1958年,共兴建虹吸引黄工程34处,共安装虹吸管162条,设计引水流量160立方米
每秒,设计灌溉面积560万亩,对促进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后随着农业生
产发展的需要,有的虹吸管改为涵闸。到1985年尚存虹吸管23处71条。
  虹吸工程规模小,引水少,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1956年动工修建打
渔张大型引黄灌区,1957年兴建黄寨、1958-1959年动工兴建刘庄、位山、韩墩、
马扎子、陈垓、苏泗庄、簸箕李等大型引黄灌区。截止1961年,全省引黄灌区设计
灌溉面积达5752万亩,实灌1515万亩。但由于对黄河冲积平原旱、涝、盐碱三大自
然灾害并存的特点认识不足,片面强调了灌而忽视排,在排灌工程不配套的情况下,
大引、大蓄、大灌,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加上耕作粗放,土地盐碱化迅速发展。到
1961年,全省沿黄6地(市)盐碱耕地面积从1957年的661万亩,猛增到1169万亩。
  为此,1962年3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在山东范县主持召开冀、鲁、豫3省
及有关地区负责人会议,会议决定停止引黄灌溉。4月9日,省水利厅召开平原地区
排涝改碱会议,根据范县会议精神,研究决定:停止引黄灌溉后,除打渔张、位山、
刘庄北干渠、沟阳家虹吸灌区渠道保留外,其他灌区渠道废渠还耕。灌区建筑物,
除渠首涵闸保留外,其他渠系建筑物废除。
  引黄灌溉停止以后,沿黄地区积极采取排水措施,整治河道和开挖田间排水工
程,提高了防洪除涝能力,为恢复引黄灌溉创造了条件。
  1964年,济南市郊区开始恢复运用虹吸管,引黄河水种稻获得成功。1965年,
沿黄地区严重干旱,各地纷纷要求恢复引黄灌溉。为此,山东省委、省人委召开会
议,研究恢复引黄问题,并向水电部报送了《关于恢复和发展引黄灌溉的报告》。
1966年3月,水电部经过调查研究,函复同意复灌,并指出:“但要积极慎重,所
有引黄灌区均应编制规划设计,做好灌排和田间工程配套,防止再次发生盐碱化。”
  1966年以后,本着“积极慎重”的原则,引黄灌溉逐步走上稳步发展的道路。
截止1985年,全省共建成设计灌溉面积万亩以上的引黄灌区63处,其中设计灌溉面
积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15处,10-30万亩中型灌区14处,1~10万亩的小型灌区
34处。设计灌溉面积1838万亩。
  菏泽、聊城、德州、惠民、东营5地(市)是引黄灌溉主要受益地区,区内有耕
地4127万亩。1980-1985年,每年引黄灌溉面积2000万亩左右。在连续干旱的情况
下,粮棉连年增产。1970年5地(市)小麦平均单产44公斤,总产8.35亿公斤,棉花
平均单产23公斤,总产1.74亿公斤。1985年小麦平均亩产263公斤,总产56.8亿公
斤,棉花平均单产65公斤,总产8.73亿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