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绣惠渠引泉灌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0&rec=235&run=13

  灌区引绣江河之源明水百脉泉诸泉水,灌溉章丘县明水、相公等7个乡镇90个
村的大部分土地。设计灌溉面积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明水泉多年平均流量
4.2立方米每秒。从周代开始,开发利用明水泉种植水稻,所产稻米品质优良,封
建时代为贡米。
  1939年,日本侵略军为把明水至章丘城北一带旱田改种水稻,以充军粮,开挖
一条长15公里的渠道,引绣江河水灌溉旱田4000多亩。1947年,国民党山东省建设
厅计划整修和扩大绣惠渠灌区,未能实施。1948年秋济南解放,省人民政府便选定
绣惠渠为试办灌溉工程的重点。1949年3月27日,省实业厅水利局派员查勘后,决
定在民办公助的原则下,举办绣惠渠工程。1949年4月动工,分三期施工。1951年4
月竣工开灌,实灌面积2.3万亩。30多年来灌区工程不断整修完善,现有干渠6条,
长55.5公里,已衬砌44.2公里,支渠98条,长72公里,斗农渠610条,共长135公里。
排水干沟3条,长13.6公里,支排19条,长20.22公里,控制排水面积13平方公里。
干支渠沟建筑物302座。灌区内配套机井272眼,提水站39座,装机2175千瓦。到
1985年,灌区共完成土石方406万立方米,总工日420万个,总投资835万元,其中
国家投资540万元。灌区粮食亩产由1950年115公斤,1985年增长到794公斤,同时
为章丘县化肥厂、造纸厂等厂矿、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提供用水,对促进章
丘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