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机电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0&rec=226&run=13

  1950年,全省仅有筒式机井4眼,装机16马力。1955年机达到878眼,装机119
台1552马力。1956年前,机井成井工艺一般采用大开口明挖和沉盘法打筒式机井。
1957年春,高唐县三十里铺乡打成一眼木管机井,井深90米,井管内径20厘米,配
5马力锅驼机,每小时出水35立方米。同年,寿光县水利局试验成功砖管机井,至
1958年5月,全县打成砖管机井315眼。
  1958年6月,省水利厅在寿光县召开砖管机井现场会,推广寿光县的经验,在
全省掀起机井建设高潮。1958年,刘少奇来山东视察时指出:搞地上水是必须的,
但不完全可靠,应该大力搞地下水,多打大机井,来个双保险,进一步改善大地畦
田,使防涝和蓄水结合起来。《大众日报》于8月5日发表《多打大机井,来个双保
险》的社论。中共山东省委提出“国庆节后大干一个半月,全省实现机井化”的号
召。全省各地(市)、县、社随即成立机井建设指挥部,组织了数十万人的机井建设
大军,截止1959年2月统计,全省完成机井6.85万眼,占计划20万眼的34.2%。
1965年核实1958年实有机井1.18万眼,其中能用的仅7580眼,配机6907台97596马
力,机井灌溉面积30万亩。1962年全省实有机井1.37万眼,1965年达3.1万眼。
  1968年,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国务院部署华北地区打机井工作,并以此作为
扭转南粮北调的一项战略措施。此后,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形成机井建设高潮,
到1970年全省配套机电井增加到10.5万眼99.5万马力。井灌面积达1667万亩(含水
井灌溉面积,下同)。1973年1月17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抗旱打井领导小组,
省委第一书记白如冰任组长,并成立省革命委员会抗旱打井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局),
省水利局局长刘干任办公室主任。7月25日,国务院召开北方17省、市、自治区抗
旱会议。会议要求“地面水源不足的地区要坚决打井,并要下决心打一部分深井”。
会议同时要求计划、农林、水电、机械、财政、商业、交通、物资、地质等部门主
动配合密切协作,为抗旱打井出力,省、地、县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建
立抗旱打井办公室,加强统一领导。自此以后,山东省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加强领
导,发展机井建设。至1980年,全省机电井达50.6万眼,其中配套41万眼,井灌面
积达2851万亩。
  1981-1985年,虽然国家拨打井补助费3590万元,仅相当于1980年前一年的打
井补助费,但在1980年前国家大力扶持打井设备的基础上,广大群众主要靠自力更
生,在这5年中新打机井23.5万眼。到1985年底,全省有机电井61.9万眼(其中深井
1.7万眼,大口井10.2万眼),配套机电井达52.7万眼,井灌面积达3365万亩(含部
分井渠双灌面积,纯机电井灌溉面积292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