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支流治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0&rec=151&run=13

  (一)渠河
  渠河又名浯河,发源于沂水县圈里乡太平山,有东西两个源头,西源出自红面
峪,东源出自上二郎峪,两源在小弓河村南汇流,流经沂水、安丘、诸城3县,在
安丘、诸城两县交界处的河套村于左岸入潍河,长96公里,流域面积1059平方公里。
1974年8月13日大水,洪峰流量4560立方米每秒,下游受峡山水库库水顶托,河道
排泄不及,几乎全线漫溢,西古河、西阡里、东阡里、小油房、郭岗、店子等处河
堤决口。当年冬及次年春由沿河歧山等5乡镇出民工2万余人挖河筑堤,自丈里桥过
彭王桥和峡山水库围堤相接,并完成上游自丈里桥至西利见、泥沟至桥北头、陈家
楼至殷家清河、王家庄至河北营子、张解至车苗庄等局部河段复堤工程,共筑堤31.
5公里。建成吴家楼、于家河、下洙浯3座中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65平方公里,
总库容8972万立方米。沿河建有小水电站6处,共装机14台1563千瓦。
  (二)潍汶河
  潍汶河发源于临朐县沂山东麓,流经昌乐、安丘、坊子入潍河,全长109公里,
流域面积1646平方公里,是潍河最大支流。1928年农历6月7日暴雨,潍汶河于高崖
决口,15个村庄被淹,冲走淹死300余人。建国后才开始治理。1952年昌乐县修潍
汶河北堤15.8公里,平均堤高2.5米,顶宽4米。1982年漳河、红河两乡共修潍汶河
北堤18.6公里。安丘县自1950年开始治理潍汶河,对城后村、西门口、石佛寺、于
家汶畔等险工进行培堤、护岸。1976年春,安丘县集资30万元,组织民工4万人清
障170多亩,并挖河筑堤,两岸在东风桥上下裁弯、清淤、筑堤共长8公里,并在东
风桥左右岸500-1000米地段用浆砌石护岸。1977年冬和1978年春又在潍汶汇潍处
干砌石护岸3000米,在城后段浆砌石护岸600米。以上工程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
基本解除了沿河群众的洪水威胁。
  1959年后,潍汶河上、中游共建成牟山、高崖2座大型水库,尚庄、大关、沂
山3座中型水库以及小型水库50余座,塘坝150余处,总库容达3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