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国前航道开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20&rec=101&run=13

  京杭运河(山东段)始通于元代。1282年(元至元十九年)冬,开挖由济宁至安山
的济州河,全长150余里,南接泗水,北通大清河,翌年竣工。相继修建节制闸7座。
  1289年(元至元二十六年),开挖安山至临清全长250余里的会通河,山东南北
运河全线沟通。此后,至元末进行过数次较大规模的治理,主要是疏浚航道、建设
闸坝、整修纤道和筑堤等。山东运河上建拦河节制闸29座,即会通镇上、中、下3
闸,李海务闸,周家店闸,七级南,北2闸,阿城南,北2闸,荆门南,北2闸,寿
张闸,安山闸,开河闸,济州上、中、下3闸,赵村闸,石佛闸,辛店闸,师家店
闸,黄栋林闸,枣林闸,谷亭闸,孟阳泊闸,金沟闸,沽头南。北2闸,南阳闸。
并建 城闸坝遏汶和兖州闸坝遏泗入 达济宁分水济运。
  明初,济宁以北运河基本淤废。1411年(永乐九年)全面开浚会通河和济州河,
全长385里。同时,将汶上县袁家口至寿张县沙湾一段改线至安山以东,重修 城
坝。是年秋,筑戴村坝,开小汶河引水至南旺分水济运,设安山、南旺、马场、昭
阳4水柜蓄水济运。1455年(景泰六年),疏浚济宁以北运河550里,建减水闸8座。
1493-1495年(弘治六年至八年),治理张秋运河,筑黄河北岸长堤为屏障。1535年
(嘉靖十四年),疏浚鲁桥至徐州运河200余里。1566-1567年(嘉靖四十五年至隆庆
元年),开挖自南阳闸下经夏镇至留城长140里的南阳新河。由于谷亭以南老运河上
的10闸废弃,新建夏镇、杨庄、珠梅、邢庄、利建、满家桥、西柳庄、马家桥、留
城9闸。1593-1605年(万历二十一年至三十三年)开挖 运河工程,伽运河自夏镇
李家口起,东南傍微山湖至韩庄湖口,东出经良城、台儿庄等地与中运河相接,全
长260余里。至明末,满家桥、西柳庄、马家桥、留城4闸废弃,在 运河上新建台
庄、侯迁、顿庄、丁庙、万年、张庄、德胜、韩庄8闸。山东运河上共有闸50座,
运河最高年运量400万石。
  清代,航道岁修和大修已为常制。1757-1758年(乾隆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
以微山湖为中枢,疏浚运河南自台儿庄,北至临清,以水深8尺(清代1尺合今32厘
米)为度,修理纤道,疏浚韩庄以下8闸月河,重修寺前、在城、赵村、仲家浅、师
庄、枣林、韩庄等闸,建彭口闸,并筑沛、滕、峄3县境运河两岸土石堤工90余处。
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大办济宁以南运河工程。修理济宁至台儿庄运河土石堤岸、
微山湖大石工、湖口闸坝,以及赵村、石佛、辛店、新闸、仲家浅、师庄、枣林、
南阳、利运、邢庄、韩庄、德胜、丁庙、顿庄、侯迁、台庄等闸。1799年(嘉庆四
年),修济宁以南17座闸,及济宁至峄县运河两岸的闸、坝、涵洞,建湖口旧闸南
湖面碎石排桩工程和沛、滕、峄3县运河两岸土石排桩工程90余处。
  1855年(咸丰五年),黄河大决于河南铜瓦厢,溃张秋运堤,夺大清河入海,以
黄河为界将山东运河分为北运河和南运河。南岸运口为十里铺,北岸运口为八里庙,
穿黄行运路线长12里。1877年(光绪三年)动工开挖陶城铺至阿城镇新运河,次年完
成。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废运河漕远,运河水利由各省分筹。
  民国初年,山东运河基本淤废,沿运地区洪涝灾害日趋严重。为减轻灾害,发
展航运,作过多次治理规划,进行了2次较大治理。1934年4月,山东省建设厅主持
动工治理北运河,征集20余万人,疏浚长度135公里,完成土方1400万立方米。7月
竣工,一度复航。1947-1948年由山东南运河复堤工程处主持,先后征集19万人,
完成济宁以南运河两岸复堤88公里,完成土方50多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