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次生林生长和经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9&rec=148&run=13

  山东的次生林大多分布在胶东和鲁中南山地,有下列几种类型:一是赤松纯林,
主要分布在胶东地区,由于赤松天然更新性能好,群众说是飞籽成林。据《山东森
林》(《山东森林》,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年版。)载:一般郁闭度0.7以上的赤松
纯林,每平方米均有3年以下的幼树2~3株;郁闭度0.5~0.7的,每平方米有3~5
年生以下的幼树5~7株;郁闭度0.3以下的疏林中,每平方米有3~5年生以下的幼
树6~10株以上。在瘠薄的崩塌砾石地,天然生成的赤松幼树,覆盖率达70%以上。
二是松栎混交林:栎类以麻栎、辽宁栎为主,松多为赤松。松栎成不规则的单株混
交。一般在土壤瘠薄处松占比例大,亦占优势;在土壤较深厚处,栎生长占优势。
三是栎类林:主要分布在鲁中南沂、鲁、蒙、泰和胶东的崂山、昆嵛山,一般是根
蘖萌生留养的稀疏林地,少数为稀疏的柞岚。四是杂木林:树种有臭椿、山杨、朴、
盐肤木、山榆、刺楸、山槐、黄连木等,大都林龄不一,疏密不匀,生长参差不齐。
另外,在建国后营造的加杨林、旱柳林,因生长量低,多列入低产林中。
  对次生林的经营,胶东历史上有经营赤松薪炭林的习惯。1931年刊印的《山东
农林报告》对胶东次生林生长和经营多有描述。如说黄县“不少民有林,但以马尾
松(指赤松)为多,木材概作烧柴,能长成大树者甚少,盖人民习惯不待其成材已砍
伐之矣。”说蓬莱县“南部多山,林木比他县为多,唯所用之材,大多数系马尾松,
其人民趋于近利,不知造成大材,仅为烧柴之用,树龄不到10年即全数伐去,使之
另发。”胶东原经营赤松薪炭林的方法很粗放,砍柴时把树顶砍去,任其枝杈横生,
便于砍取。1935年《温方玉义亭稿》中记载了招远县农民出售薪炭情况:“招远诸
山之植物以松为多……松之枝干皆可供燃料。松枝俗名松柴,松干俗名火头。所出
之松柴火头,分销于县城西一带及龙口商埠,一年三百六十日,见星出入捆载往售
者络绎不绝,为山农进款之大宗。”又说农民砍柴、售柴之辛苦状:“又松岚远者,
每年伐柴之期,皆在冬令,身负重担,山险路滑,风饕雪虐,上下崎岖,历尽千辛
万苦,始获享经济少数之充裕,何其难也。”这也反映了农民经营赤松薪炭林的一
个侧面。
  建国以来,对次生林的保护管理虽有成绩,但由于对林木砍伐、修枝过度,加
以松毛虫、松干蚧危害严重,树木生长量很低,大都树形低矮,无明显顶梢,树干
弯曲,尖削度大,终难成树。
  另外,在沿海和内陆沙滩上,建国初期营造的杨、柳类,大都生长不良,70年
代速生树种的引入和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经过土壤改良和更换树种,大都改建成
速生丰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