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主要名特果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93&run=13

一、烟台苹果
(一)种植历史与发展
烟台苹果是民国时期形成的产地商品统称,产地大致包括胶东半岛中、北部,东
起威海市环翠区,西至龙口的范围。17世纪,当地的府、县志中已有种植苹果记载,
但所指是中国苹果“彩苹”(绵苹果)、海棠及花红等种类。1871年美国人约翰·倪维
思将13个西洋苹果品种带入烟台,栽于烟台(今芝罘区)毓璜顶东南麓“广兴果园”。
其后又陆续引入青香蕉、红香蕉(元帅)、秋花皮等品种,并流传到民间,在烟台南山
一带种植。后又传到福山县绍瑞口、紫埠等村庄。1888年又传种到威海。1913年,烟
台西沙旺辟建“芝罘果园”。1914年,龙口辟建“大兴果树公司”(今龙口园艺场)。
20年代烟台苹果种植范围扩大到烟台、福山、牟平、威海、龙口一带。据1932年12月
《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 记载,当时苹果产量已达521.5万公斤,并已运销至上海
等外省市。由此“烟台苹果”传名于外。1938年日本侵占烟台后,除直接损毁大批果
树外,并阻扼果品外运,果品价格暴跌,果农弃果种粮。据1946年10月14日《大众日
报》 载:福山太平顶区共有41个村子,事变前有果树10000亩,到1946年只有果树33
11亩。新中国建立后,莱阳专员公署拨专款及银行贷款扶持果业,并先后建立龙口、
烟台等4处果树指导所(站) 。1957年统计,当时莱阳专区和烟台市苹果面积已达21.6
万亩,年产苹果1779.5万公斤。60年代初,由于自然灾害和“左”的错误影响,生产
波动。进入7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带动下,面积再度上升,产量呈跳跃式增长。
80年代中期,价格放开,流通渠道多样化,进一步促进苹果生产的发展。1990年统计,
烟台市苹果面积达112.4万亩,产量3.09亿公斤。
(二)栽培技术
1.育苗与栽植:清末民初,苗木皆用海棠、沙果的根蘖苗或野生苗,先定植后嫁
接苹果接穗。20年代开始用种子育苗,种子的种类也逐步增多,至20年代已有海棠、
山荆子、 三叶海棠、八楞海棠等十多种砧木种类。1963年引进英国东茂林M系矮化砧
木,以后又引进MM系砧木。80年代主要采用其中的M26、MM106型。在嫁接方法上,除
以往的切接及“丁”字形接外,70年代又采用带木质部芽接和切腹等方法,加长了嫁
接的期限。80年代应用塑料棚膜,加长了苗木生长时间;一度弃用的“三当苗” (50
年代末当年播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 ,又广泛用于生产。烟台苹果包括的品种很
多,70年代以前繁育栽培的多是青香蕉、红香蕉、国光、金帅、秋花皮等十多个品种,
80年代则繁殖红富士、新红星、乔纳金、千秋等品种系列,品种总数达330多个。
果园栽植的密度。 过去疏密不一,南山一带果园,每亩约40株~130株不等,西
沙旺果园每亩多在25株~35株,多为正方形栽植。50年代以后每亩多在18株~25株,
并呈长方形栽植。 70年代又兴起密植,短枝型及中间砧品种,一般山地每亩80株~1
00株,平原55株左右。乔砧普通型品种,山地每亩55株,平原33株左右。
2.耕作、施肥与灌溉:果园均锄地除草,沙滩地掺土改沙,瘠薄地压土扩穴。幼
龄宽行果园多间作矮秆作物或豆类。50年代中期威海已有部分果园在树下铺3厘米~4
厘米厚的麦秸,防止落果跌伤及保墒,其后这一措施有所推广。至70年代后期,全面
普及了果园盖草或覆盖地膜。
烟台苹果早有施肥习惯。据20世纪初记载,年施肥二三次,在春刨果园时施入基
肥;20年代中期果园始用硫酸铵。50年代基肥多改为秋末冬初刨地时施用, 并有根外
追肥试验示范。80年代开始在生产上重视氮、磷、钾化肥配比,按产量水平定施用量,
依据果树物候期分次施用;根外追肥成为常规措施。果园灌溉始于30年代,有少数挖
土井或蓄水浇果园者。60年代后水利建设发展,浇水者增加,但多为漫浇。70年代中
期,部分果园试用简易喷灌或滴灌,因设施不规范,应用范围不大。80年代初,山地
果园推广“穴贮肥水”法,抗旱增产效果明显。
3.整形修剪与花果管理:30年代之前,苹果树形多类似杯状或自然园头形,主干
甚低,树冠矮生,成为烟台苹果整形的传统特点。40年代逐步出现西沙旺一带的自然
开心形,龙口的十字形以及广泛的自然半园形。50年代中期,采用疏散分层形和威海
的主干疏层形。70年代示范推广矮化密植,倡用小冠疏层形。80年代又逐步引用西欧
的纺缍形,以及改良纺锤形等树形。修剪在30年代以前,仅用镰刀削去病枯枝,从注
意树体整形之后,进行疏枝和短截等修剪技术。60年代之前,为求整形,疏枝与短截
偏重,结果期推迟。其后,提倡利用辅养枝,夏季拉枝、圈枝、捋枝、扭梢、摘心等
综合修剪技术,并注意了枝组的培养与更新。80年代采取拉枝缓放、少短截,及时更
新果枝,树密枝稀,明确了每亩留枝量,枝果比,花枝率等有关修剪参数,依据栽植
密度、不同品种,以中冠树形为主体,以枝组为重点,以花果为中心的修剪原则,整
形修剪趋于规范。
花果管理方面,30年代烟台、福山、牟平一带仅为防止病虫套纸袋而疏果,疏果
时期较迟。50年代从5月下旬至6月落果分两次疏果。70年代后,在落花后一个月内疏
果,每个果台留单果,少数品种留双果。80年代确立按树干横截面积推定留果量,按
一定距离留果,限定结果枝与营养枝比例。同期曾试用化学药剂疏果。实施疏果后,
厉行人工、农药、生物、耕作综合防治病虫以保果。果实成熟期,喷布保果的生长调
节剂, 抑制某些品种采前落果。50年代初,就施行人工授粉,后又提倡果园放蜂;7
0年代又有布袋撒粉或喷雾授粉。60年代初对花量过多的树实行疏花,其后被广泛应用。
80年代更有每果台留单花的重疏花措施。

二、莱阳茌梨
(一)来源及分布
1679年《莱阳县志》即记载有“平梨”。1933年《莱阳县志》记载“相传邑人于
茌平得来,今平原、茌平一带称‘金香梨’”。据考“邑人”者乃明末清初张凤彩,
曾在茌平任教谕。 莱阳县芦儿港村尚存有300多年之老树。其后茌梨逐步传种于栖霞
及附近各县。1912年日本园艺家恩田博士将茌梨引入日本,称为“慈梨”。其后国内
有关记述中亦称“慈梨”。茌梨果大味甜,细致多汁。属此品系的尚有青岛恩梨、鲁
南一带的槎子梨、诸城冰糖子等。
(二)栽培技术
1. 育苗及栽植:通常用杜梨或豆梨作砧木,今多用芽接育苗。宜砂性土壤(固定
风沙土或砂质河潮土),每亩栽植16株~28株。
2.耕作与施肥灌溉:果园多行清耕。幼树期可间作矮秆作物。果农习惯冬刨果园,
结合施基肥。冬刨后在行间挖深沟,沟土铺于树下,利于通行和更新根系。50年代前
幼树时期多不施肥, 结果树一年仅施基肥及追肥各一次。50年代后,结果树年施肥3
至4次,多者5至6次;施肥量增加,并重视三要素的配比施用。70年代施行根外追肥。
幼树年施肥3次。 莱阳老梨区多在河滩,潜水位高,故不浇水。60年代后,浇水者增
多,每年约浇四次。
3.整形修剪及花果管理:本世纪20年代前,树形为有中干的自然形;其后去掉中
干,改为盘状形。50年代中后期,改进为盘状挺身形。70年代新植果树多采用延迟开
心形或主干疏层形。修剪技术以往是“求形重剪”,50年代随树形的改进,修剪量减
轻。幼树时期5月份摘心,促发副梢,增加枝量。对结果树少疏枝,老秃枝回缩更新,
利用徒长枝培养成新果枝。70年代后,确立了亩枝量,花枝率、枝果比、叶果比等参
数,修剪更趋规范。茌梨自花授粉结果率很低,40年代果农即从实践中认识到,树上
挂瓶,插其他品种的花枝有利于授粉。50年代,实行高接授粉品种。60年代中后期,
采取人工点授或梨园放蜂。
莱阳梨有掐花萼的特色措施,即在谢花后5至7天内掐去花萼及近处果肉, 原为防
止梨实蜂为害,今虽无此害,但仍保留该措施,长成后的果顶凹陷,免去了顶段食味
差的缺点, 成为莱阳茌梨之特征。在掐萼的同时结合疏果。莱阳春寒重,霜冻晚,5
0年代即用熏烟法抗御花期冻害;60年代结合花前浇水,防冻效果更好。

三、肥城桃
(一)起源及发展
肥城桃是指“大桃” ,因最初产地在该县佛山,又称佛桃,或称肥桃。单果重2
50克~300克。 种植于黄土状母质发育的褐土的肥桃,全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都较高,糖酸比大,皮色白而微带黄,品质最为上乘。潮褐土种植的皮色青,糖分低、
糖酸比小,质量次。1815年《肥城县新志》有“桃味美他境莫能及”的记载,可能即
指黄土状母质发育的褐土所产。 1957年果树资源调查时,据果农反映,肥桃有100多
年历史。1934年《民国日报》报道,有48个村、园地410亩,年产桃164万个。其后生
产下降。新中国成立后,面积产量逐步扩大提高。80年代桃园迅速扩展,1990年,面
积达3.5万亩,产桃520万公斤。
(二)栽培技术
1.育苗与栽植:当地长期以实生与嫁接并用,经过嫁接的称接桃,用接桃种子实
生的称接种桃,用接种桃实生的则称种桃,因此形成复杂的群体。近核处有红有白,
成熟期早晚和风味也不一。通常分为红里肥桃和白里肥桃两类。60年代后逐步进行评
选,80年代评选出一些优良单系,施行嫁接繁育,产量品质得到提高。50年代以前果
农多用直播法建园,先种(种子)后接(接穗)。每亩十多株。50年代后多用嫁接苗,按
正方形或长方形建园,每亩30株左右。
2.耕作与施肥浇水:种肥桃历来注重锄地除草,锄地次数多,果实品质好。秋后
深翻地, 结合施基肥,7月上旬追肥,多用有机肥料。开花前、追肥及施基肥后、封
冻前各浇一次水,漫灌浇透地。
3.整形修剪及花果管理:50年代前,树形以多主枝丛状形为主。50年代后采用低
干少主枝丛状形。幼树期摘心促发分枝。轻剪缓放,开张枝条角度。盛果后抽枝闷顶,
增强内膛光照,延长内下部枝条寿命,延缓结果外移,利用徒长枝更新结果枝。在芒
种前后和夏至前后两次疏果。果实远销者八成熟采收,十成熟时品味最佳。

四、青州蜜桃
(一)栽培历史及发展
1565年《青州府志》记述当地有秋桃、冬桃、络丝桃等,并作为贡品。青州蜜桃
类型复杂,成熟期分早、中、晚、最晚四类;皮色有红、白、青之分。以最晚熟青皮
蜜桃品质最好。1984年云门山园艺场选育出晚熟大果白皮蜜桃和青州冬桃等优良品种。
青州蜜桃果实虽较小, 但肉质脆爽,含糖量可达13%左右。栽植于土层深厚的黄土状
母质褐土上的青州蜜桃,其糖酸比可超过100。据1951年调查记载,1937年有结果树4
万余株,产桃26万余公斤,其后遭损毁,株数产量下降。新中国成立后虽有恢复发展,
但70年代前扩展不大。 1974年国务院列为特需果品,80年代后发展加快,199 0年有
40余万株,产量192万公斤。
(二)栽培技术
1.育苗及栽植:历来以实生栽培、按栽植距离播种成园。50年代以后始用嫁接繁
育。每亩栽植30株左右。
2.耕作与施肥浇水:幼树期多间作矮秆作物,成树后多行清耕。40年代前后,果
农多在冬、 春施土粪一次。50年代后,在采收前施用基肥,7月份追肥一次。山地果
园多不浇水。80年代后有的用覆草、盖地膜、穴贮肥水等措施保湿抗旱。
3.整形修剪及花果管理:树形多自然开心形或丛状形。幼树轻剪,对过密的枝条
疏剪。结果树延长枝依树势确定剪留的长短。长果枝及中果枝长留,短果枝短留,花
束状果枝尽量利用, 衰老果枝及时更新。疏果一般在5月上中旬生理落果后进行,也
有分2至3次疏果的。

五、烟台大樱桃
(一)品种来源及发展
大樱桃是欧洲甜樱桃及酸樱桃的统称。1871年首先引入烟台种植,因其果实较大、
肉厚,区别于中国樱桃,故称大樱桃。其后陆续引进,至20世纪50年代已有20多个品
种,种植较多的有那翁、大紫、鸡心、紫樱桃、滨库、玻璃灯等十多个品种。70年代
后, 通过当地选育及引进,新品种不断增加,至80年代末有50多个品种。面积1万余
亩,年产40万~50万公斤。栽培范围扩展到青岛、济南、泰安、临沂、枣庄、潍坊等
地。
(二)栽培技术
1.育苗与栽植:当地多采用大叶类型草樱桃作砧木,少数用毛把酸和马哈利樱桃
作砧木。以往用分株法或压条繁育砧木,定植后再嫁接。70年代大量利用草樱桃种子
育苗作砧木, 采用T形芽接。80年代始用带木质芽接,成活率提高,嫁接时间加长。
80年代末期引进考尔特砧木,可用组织培养法繁育。大樱桃怕强风和晚霜危害,都选
择沟谷以上的背风向阳处建园。栽植密度,每亩在10株~42株之间,依树冠大小和土
壤肥瘠而异。大樱桃自花不实,因而都混植两个以上互能授粉的品种。
2.耕作与施肥浇水:幼树期间作矮秆作物。成树后勤锄地除草。冬春施肥后刨地,
逐年加深引根下伸;树冠下浅刨。冬春施基肥,盛花期追肥,采果后补肥,肥料以猪
圈粪或人粪尿最佳,少用化肥。大樱桃忌干旱又怕水涝,花前浇小水,勤浇催果水,
一般2至3次,浇后松土保墒。采果后结合补肥浇水,封冻前再浇一水。夏季保证雨后
无积水。80年代后期,于萌芽前在树冠下环状施用多效唑控制旺长,并使果实增大。
3.整形、修剪与花果管理:历来树形为丛状形、自然开心形或自然圆头形。50年
代后亦采用主干疏层形。80年代试行密植,采用低干开心形或低干疏层形。修剪轻,
幼树骨干枝短截,开张枝条角度。70年代末期,采取一年截、二年缓,三年转自然的
修剪方式。盛果期疏除密枝,回缩更新多年结果枝。衰老树在萌芽前重回缩更新,促
发新枝。夏季摘心,增加分枝成花。花期喷磷酸二氢钾或硼砂液,提高坐果率。为防
止倒伏,都在树干基部培土堆或石堆。

六、乐陵金丝小枣
(一)种植历史与发展
据《齐民要术》记载:“青州有乐氏枣,丰肌、细核、膏多、肥美、为天下第一。
相传乐毅破齐时,从燕赍来所种也”。按乐陵当时属青州部平原郡,乐毅破齐时为公
元前284年, 乐氏枣的性状与金丝枣相符,据此,乐陵在2200多年前已种金丝枣。将
金丝枣掰开轻拉时,可见缕缕闪光细丝相连,故而得名。1591年(明万历十九年)乐陵
知县王登庸“劝民种枣……故邑多枣”。1934年《中国实业志》记载,1933年“全县
有枣树一百三十六万株,…常年产三十万担,外销二十万担,销往济南、天津、南京、
上海”。其后战乱毁损,1952年调查仅剩48.3万株。1965年李先念副总理视察乐陵,
倡导恢复发展乐陵枣,1966年-1967年春新栽枣树40多万株,总数达107万株,产干枣
325万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间,枣的生产徘徊。80年代中期新栽幼树350多万株,
期末全县有枣树达500余万株,年产干枣750余万公斤。除原产地乐陵外,无棣、庆云、
沾化等县亦种植, 80年代无棣金丝小枣产量超过乐陵,1985年即达800万公斤。是年
全省产金丝小枣鲜枣2751.4万公斤(约折合干枣1926万公斤)。
(二)栽培技术
1.育苗及栽植:金丝小枣在长期栽培过程中出现变异,类群复杂,产量、品质有
别。 1978年-1982年从中选出两个优良株系。繁殖方法,长期以来用分株法,将分株
苗移植大田。 1972年-1973年试用酸枣作砧木嫁接金丝小枣,成活率高,但育苗过程
较长,未能普遍应用。种植方式历来以枣粮间作为主,行株距大小不一,通常行距在
15米~20米, 株距3米左右。当地多在近发芽或发芽时栽植,80年代观察,初冬移植
亦可。 种植乐陵小枣的土壤,以表层为中壤质土、心土为重壤或粘土,1米土层含盐
量小于0.2%的质量最好,产量高。
2.耕作与施肥浇水:树冠下多除草松土。50年代树下有种苜蓿者。施肥措施不一,
多数随间作的作物施肥,50年代后,始有单独为枣树施肥。基肥在发芽前施,追肥在
盛花末期施。70年代后期在展叶后多次根外施肥,效果明显。浇水随间作的作物,也
有个别的在萌芽前、开花期及幼果增长期浇水防旱。
3.整形修剪与花果管理:树形多为高干多主枝圆头形。修剪较粗放。幼树生长期
逐步剪除下部分枝,夏季对长势旺的枣头摘心。70年代试行主干疏层形或开心形,调
整好骨干枝,重截促枝,轻截控长,刻芽促枝,促其早成形结果。对结果树适当疏除
细弱和过多的发芽枝,及时更新下垂枝。对衰老树,停止枷树(环状剥皮),重截更新。
金丝小枣产果率很低,《齐民要术》中已有采取枷树提高产果率的记述,今仍沿
用。60年代施行放蜂,喷水增湿,喷布赤霉素等方法,都有增加坐果之效应。生长期
及时防治枣步曲及枣锈病等。

七、大泽山葡萄
(一)种植历史与发展
大泽山葡萄产于平度大泽山南麓,1666年(清康熙五年),《平度州志》已有记述。
代表品种为古老的“龙眼” ,占95%左右,穗大、粒大,色泽鲜艳,糖分高,鲜食风
味优美,亦可酿制白葡萄酒;此外尚有柳子、玫瑰露、玫瑰香、紫葡萄、牛奶等。道
光年间已有4500亩。 1908年 (光绪三十四年) 《平度州乡土志》记述每年贩出葡萄2
000余担(10万余公斤) 。30年代以后,因社会动荡及战乱的影响,面积不断减少,19
49年仅存1700余亩。新中国成立后,生产逐步恢复发展。80年代发展迅速,1990年面
积扩展到39300余亩,产量126万公斤。除原有传统品种外,还引进了许多生食和酿酒
的新品种,品种总数已在百个以上,为省内重要的葡萄产地。
(二)栽培技术
1. 育苗与栽植:以酸性粗骨土种植的葡萄品质最优,糖和维生素C含量高,含酸
量低,花青素丰富(色泽好);种植于棕壤的葡萄品质稍次。传统以扦插育苗为主,成
苗后移栽,或直接扦插于大田成园。60年代曾应用单芽扦插育苗。80年代利用苗圃扦
插苗压条,增加出苗数量。在改换新品种时也应用嫁接。长期以来龙眼葡萄以小棚架
栽培为主,每亩40株左右。50年代后,玫瑰香等短梢结果品种,采用立架或双立架栽
培,每亩100株左右。70年代后期,密度有的达到每亩300株~400株,亩产提高很大。
2.耕作与施肥浇水:习惯在棚架下清耕,有的种植生姜。立架栽培者在行间种植
花生等矮秆作物或清耕。当地果农习惯在11月葡萄下架埋土时,冬刨结合施基肥,春
季发芽后施速效氮肥(人粪尿之类),夏季新梢停长前第二次追肥,以含磷钾类肥料为
主。60年代以前葡萄多行旱地栽培,不灌溉。60年代后,在开花前后及越冬前浇水。
3.整形修剪与花果管理:小棚架栽培以多主枝树形为主。立架栽培早期为单臂或
双臂式树形,60年代后多采用扇形。修剪依品种而不同,龙眼品种采用长梢修剪为主,
每亩留芽12000个~15000个;其它品种采用中、短梢修剪。生长期多次抹芽、绑蔓、
摘心。果穗在小穗分离后进行掐穗尖和肩穗,花前一周在穗前7~8个叶片处摘心。在
有幼小果粒时理顺果穗,使其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