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栽培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88&run=13

一、保护栽培
山东蔬菜保护栽培历史悠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水平的提高,保护设施
和栽培方式不断改进。保护栽培的方式有风障阳畦、温室、小洞子和大、中、小塑料
棚等。其中风障栽培又分为单纯风障畦、草苫畦、苇毛畦、玻璃畦和纸罩覆盖等五种
方式。
(一)传统保护栽培和玻璃温室
据《济南市冬季蔬菜保护栽培调查》 ,济南附近用草苫子作保护栽培,至少有1
30多年历史; 风障的利用也有100多年历史。最初用于秋冬和冬春对耐寒性蔬菜如韭
菜、芹菜、苔菜、菠菜等保护栽培。1880年前后济南市东郊全福庄农民用苇穗编成单
面式苇毛苫,用于早春栽培地黄瓜。1920年前后北园乡张庄菜农张寿荣将单面式苇毛
苫改为双面式苇毛苫,用以覆盖越冬菜和早春菜,使供应时间延迟或提前1个月以上。
玻璃用于保护栽培始于20年代。济南北园乡梁庄菜农梁文鸿在1924年第一次试用
带铁丝网的厚玻璃做为阳畦的透明覆盖物,并成功地在冬季栽培出了韭菜、芸豆等;
此后很多农民模仿,到1957年玻璃阳畦发展到6000多畦。
温室的建立始于30年代。据1931年《山东实业公报》载,1930年12月山东省立第
一农事试验场(济南东郊七里堡)“温室内试种黄瓜、茄子、芸豆、豆角及花椰菜等以
试验其冬季生长状况”。1935年济南永长街左俊声利用暖洞种植芸豆和蕃茄。建国后,
1952年山东农学院于桑园实习农场建立了两座改良式温室。1953年济南市南郊北辛庄
农民李青柱建了温室。 到1976年,因政府重视,济南的温室发展到3700间,合108 2
亩, 达到历史最高峰,后来又逐步下降,到1982年仅剩750间。为节省能源,1973年
北园白鹤庄曾利用济南第二印染厂的余热,建立10间余热温室。1982年-1983年由省、
市投资120万元,在黄台电厂北邻兴建4座面积共10亩的现代化余热温室,温室由一幢
面积为1.8亩的单斜面温室和三幢面积各2.7亩的双斜面温室组成,温室的温度能有一
定程度的自控。 主要在秋季至春季的蔬菜淡季生产果菜类蔬菜,每年向市场提供5万
多公斤新鲜黄瓜、西红柿、甜椒、芸豆等。
青岛、淄博、烟台、潍坊等市继济南之后也建了一些温室。
(二)塑料薄膜保护栽培
塑料薄膜的应用始于1964年春季。省农业厅根据农业部的部署,在济南市和临沂
地区进行塑料薄膜培育蔬菜和稻秧的试验示范。由于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保温性,
重量比玻璃轻,成本低于玻璃,育苗效果好,深受菜农欢迎,1965年在全省各地普遍
推广。
1.塑料大棚:塑料大棚是80年代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保护栽培形式,从70年代初
期开始引入,先后经历了竹木结构棚、水泥预制件棚、水泥预制件和竹木结构混合棚、
钢架结构棚、薄壁镀锌钢管装配式大棚和单坡面式大棚等形式。
1972年-1984年为第一阶段。 1972年秋季,济南市最早从东北引进了拱园型塑料
大棚栽培技术,在北园等地建了60多栋大棚,面积41亩,因当年蔬菜定植过晚,多数
受冻,产量很低,加之当时菜价定的太低,所以1976年以前大棚没有得到发展,反而
逐步下降。 1977年重新组织人员到东北学习,到1979年发展到130亩。1981年因受风
害,又开始下降,到1982年仅剩20亩。1983年济南郊区蔬菜局与西郊办事处协作,购
置7栋面积各占0.5亩地的薄壁镀锌钢管大棚。潍坊市自1975年先后派人到济南、大连
和长春等地学习大棚栽培技术,当年建立9个拱园棚,面积5.9亩,以后得到稳定发展,
到1978年发展到357亩。 1979年省农业厅在潍坊市召开了全省塑料大棚经验交流会。
1981年省农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等主要城市的蔬菜保护地进
行考察,当时济南郊区大棚面积为37亩,青岛市701亩,淄博市203亩,潍坊市205亩。
这一阶段由于在棚型上以推广东北拱园型大棚为主,棚体稳定性、保温性差,只能用
于春季早熟栽培,利用率低,风险性大,发展缓慢。
1984年以后进入推广单坡面塑料大棚的阶段。省农业厅总结了寿光县单坡面塑料
大棚的经验,这种棚的棚体稳定,增加草苫子覆盖,保温性能好,可进行秋季延迟和
春季提前栽培,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通过参观培训,很快得到推广。1990年全省
塑料大棚发展到10万亩。
1986年, 还学习引进东北的冬暖型塑料大棚技术,经过几年摸索获得成功,199
0年底面积近万亩,主要分布在苍山、寿光、临淄、烟台等地。
2.地膜覆盖:是农业部1978年由日本引进的新技术,1980年列为全国重点推广项
目。山东省1979年开始进行小面积试验示范,面积66亩。1980年扩大试验,覆盖蔬菜
310亩,西瓜8亩,覆盖的蔬菜有甘蓝、番茄等19种。除生姜外,有18种作物表现不同
程度的早熟、增产、增收,尤以覆盖西瓜效果最好,以后很快得到推广,并扩大到棉
花、花生等作物上。到1990年,全省西瓜盖膜已达54万亩,菜盖膜40万亩。

二、主要蔬菜栽培
(一)萝卜
秋播品种一般于7月中、下旬或8月上旬播种,播种方式有穴播和条播两种,腌渍
品种一般于霜降前后收获,其它多于立冬前后收获。
春萝卜在山东各地均有栽培,一般品种多为平畦条播或埂上点播,四季萝卜多数
是平畦撒播,或与芹菜混播。早播者用保护设施。
(二)大白菜
大白菜在山东以秋季栽培为主。栽培方式有平畦和高垅两种。播种方式有直播和
育苗移栽两种。直播有条播或穴播。移栽的苗床播种采用撒播法或条播法。
建国后,大白菜栽培管理有很大改进:一是种植制度上的变更。70年代以前为了
保证大白菜适时播种,多数地区选用麦茬地伏耕,立秋整地播种;70年代中期以后,
小麦-玉米-大白菜和小麦-玉米-大白菜-小麦等粮菜间套、 多作多收增加。二是施肥
的变化,由建国前后的农家肥和饼肥为主,60年代以后逐步改为以化肥为主。三是以
适期晚播为中心的综合防病技术得到全面推广。 播种期由原来的立秋前后3天播种改
为立秋后5~7天播种,与此相配套的是播种出苗前后的小水勤浇,即“三水齐苗,五
水定棵”,以及早施追肥,以促为主的管理办法,病害基本得到控制。四是品种不断
进步。50年代开始对地方品种提纯复壮和选育,60年代起开展自交不亲和系和自交系
的选育以及品种间杂交,80年代中后期全省杂交种年生产量达到50万公斤,杂交一代
种的栽培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0%左右,杂交育种和良种繁育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三)甘蓝
结球甘蓝在山东春、夏、秋各季均能栽培,以春、夏两季栽培为主。多采用育苗
移栽, 栽培方式有保护栽培和露地栽培。夏甘蓝结球期在7月份,正值高温季节,因
此栽培上有与高秆蔬菜如茄子、架豆角等间作,以得到遮荫。
(四)花椰菜
山东省分为春、 秋两季栽培。春季栽培1月上旬阳畦育苗,4月初露地定植,6月
上中旬采收。秋季栽培早、中熟品种,7月上中旬播种育苗,8月中旬定植,10月份采
收;晚熟品种也有在8月上旬播种育苗,9月上中旬定植,冬前阳畦假植贮存,新年前
后供应。
(五)芹菜
有露地栽培,也有保护地栽培。露地以春、秋两茬为主,以秋季的生长好、产量
高。春秋均以直播为主。播期不严格,从8月中旬到9月上旬均可,但伏天播种必须遮
荫降温。由于保护设施的增加和栽培技术的提高,芹菜可以越冬栽培,于8月初至9月
初播种育苗,10月下旬至11月初定植于塑料大棚、小拱棚和风障阳畦等保护地,12月
至4月均可上市,从而做到周年供应。
(六)莴苣
莴苣在山东省秋、冬、春均有栽培。一般都是育苗移栽。冬季上市的莴苣,多于
8月中、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定植,10月下旬或11月设风障,筑畦墙,覆盖薄膜、
苇毛苫等保温。 越冬莴苣多于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用风障或露地覆盖干草、炉灰
粪保温防冻,翌春土壤解冻后除去覆盖物,划锄、追肥、浇水。春莴苣选择不易抽苔
的品种,分批阳畦育苗,分期上市。
(七)菠菜
山东以越冬栽培为主,也有春菠菜和秋菠菜,不少粮区在麦田套种菠菜,简便易
行。播种多为直播、撒播。风障栽培的3至4畦一组,冬前长到两片真叶可安全越冬。
春菠菜出苗后很容易通过阶段发育而在短期内抽苔开花,因此选用不易抽苔的圆粒菠
菜,并及时追肥浇水,促棵早收。
(八)蒜
以秋播为主。鲁中和半岛地区一般在秋分前后播种,鲁南在寒露前后播种。鲁北
采用春蒜品种,在土壤解冻后播种,农民的经验是:“种蒜不出九”,以开沟播种为
主。谷雨前后喷药或灌药防治地蛆。立夏前后蒜 旺盛生长,是追肥浇水重点时期。
芒种前后收获蒜 ,紧跟浇水,促进蒜头膨大。1980年以后在主要产区试验覆盖地膜成
功,很快得到普及,使大蒜和蒜 的成熟采收期提前了10至15天,试验增产蒜头44.8
%,增产蒜苔55.35%。
(九)大葱
山东大葱完成一个生育周期的时间,因栽培习惯不同,有两年和三年之分。在章
丘大葱产区,多是三年栽培,即第一年秋季播种育苗,以幼苗在露地越冬;第二年夏
季移栽,初冬收刨上市;采种株露地越冬或贮藏;第三年春季种株抽苔开花,夏季种
子成熟。邹县等地为二年栽培,区别在于改秋播越冬为早春顶凌播种育苗。秋播从秋
分开始至秋分后5天至6天。封冻时浇水,覆盖马粪或土杂肥。栽植时间在麦收后,入
伏前(7月中旬) 栽完。视品种株型大小,每亩栽13000株~15000株。一般缓苗后20天
至30天不浇水,多次中耕松土,立秋后追肥、浇水、培土并重,11月上旬收刨。
(十)韭菜
山东韭菜有露地栽培和保护栽培,每一种方式又分为春播、夏播和老根韭。有育
苗移栽,有直播,管理大体相同,忌施不腐熟的肥料。上一年定植的韭菜,翌年开始
转入正常管理和收获。早春开冻后及时扒开韭墩晾晒,灌药杀蛆,继之松土施肥,合
理收割,一年收割5茬至6茬。春季是主要收获期。夏季抽苔开花结籽,产生新的分蘖,
秋季又出现一次收获盛期。
冬季保护栽培的产品有青韭和韭黄,后者在山东栽培面积较小。保护设施有阳畦、
塑料薄膜小拱棚覆盖和风障草苫等方式。当年定植的苗子或较好的韭菜老根,均可进
行保护栽培。 用于冬季保护栽培的韭菜,秋季不收割,8月下旬-9月上旬重施追肥,
严霜后耧去枯叶,畦土融冻时扒墩晒茎,灌药杀蛆,施肥浇水,盖土盖膜。小拱棚栽
培的保护地四周设风障。
(十一)番茄
山东省栽培番茄有阳畦早熟栽培、塑料薄膜小拱棚前期覆盖栽培、塑料大棚栽培、
春季露地栽培、夏秋栽培、秋季延迟栽培等方式。以阳畦育苗、终霜后露地定植的春
番茄为主,各种保护栽培也在不断发展。
番茄整枝,中晚熟高干品种采用单干式整枝,矮干自封顶品种采用双干式。第一
穗果坐住后开始设支架。各种春季早熟栽培方式都选择早熟、耐寒品种,合理密植,
单干整枝,留2至3穗果打顶。不少地方使用番茄灵和防落素等生长调节剂蘸花保果。
秋季延迟栽培选用早熟抗病的矮干品种。
1980年前后淄博市博山区总结当地农民利用海拔400米左右的山区小气候种植越
夏番茄的经验,研究了山地越夏番茄的一套栽培管理技术,使露地番茄的供应期由原
来的7月底前延长到10月份。 这一技术于1985年前后推广到淄川、莱芜、章丘、长清
和邹县等地,栽培面积达到5万亩,亩产量达4000公斤~5000公斤。
(十二)茄子
城市郊区以早春阳畦育苗、露地栽培为主;也有一部分阳畦育苗,定植后覆盖塑
料薄膜的早熟栽培。一般于4月上、中旬播种,6月上、中旬定植。茄子忌连作,一般
为三年以上轮作。栽培方式多数单作,也可与甘蓝等蔬菜间套作。
(十三)辣椒
山东辣椒栽培时间安排大体有三种: 一是12月下旬温床育苗,3月下旬定植,覆
膜苫的早熟栽培;二是1月中旬阳畦育苗,终霜后露地定植;三是“清明”至“谷雨”
育苗,麦收后定植,采用最广。利用塑料薄膜等覆盖物进行早熟栽培,较易获得早熟
和丰产,并可减轻发病率,1985年以后这种栽培方式在山东逐步推广。
(十四)黄瓜
露地栽培黄瓜,以春黄瓜为主,其次是夏黄瓜和秋黄瓜。70年代以前,春黄瓜露
地育苗多采用酿热温床、 阳畦等。以后主要采用电热温床育苗。直播在地温稳定在1
3℃以上时播种。定植黄瓜不用连作地。春黄瓜早熟栽培,有阳畦、塑料薄膜小拱棚,
塑料大棚等方式。80年代后期冬季保护栽培逐步发展。
(十五)西葫芦
山东以春季栽培为主,主要有塑料小拱棚、风障加盖苇毛苫和阳畦等保护设施。
阳畦早熟栽培的,冬前按3~4畦一组设立风障,并做好根子畦的畦墙;2月中旬育苗,
3月上、 中旬定植。风障加盖苇毛苫栽培的,按120厘米~150厘米的间距作畦,设风
障,3月上旬育苗,3月下旬定植。小拱棚栽培的,2月下旬育苗,3月中旬定植;畦宽
150厘米。覆盖苇毛苫直播的,3月下旬催芽播种。
(十六)冬瓜
一般3月下旬-4月初阳畦育苗, 4月底-5月上旬定植,或5月上旬催芽直播。栽培
方式有“地冬瓜”和“架冬瓜”两种。冬瓜对肥水敏感,在5~6片真叶时追肥浇水。
雌花开放前后控制肥水。整枝一般采取单蔓方式。小冬瓜见蔓就留,每株留2~4个瓜;
大冬瓜每株只留一个瓜。对地冬瓜进行盘蔓、压蔓、摘芯、抹杈等措施。
(十七)芸豆
主要栽培方式有:阳畦早熟栽培、薄膜小拱圆覆盖、春季露地架芸豆、伏天架芸
豆、秋季架芸豆、秋季地芸豆、延迟栽培等方式,以春架芸豆和秋架芸豆为主。山东
省栽培春架芸豆直播的多在谷雨前3~5天播种;育苗移栽的于3月底、4月初播种,断
霜后在风障畦或三帮畦定植。 秋架芸豆一般于7月中、下旬至8月初播种,9月中、下
旬开始采收,其苗期高温多雨,结荚期气温渐低,与春架芸豆情况正好相反,因而多
在黄瓜架下播种,以便为幼苗遮荫降温;雨后及时划锄散墒,避免沤根死蔓。
(十八)豇豆
山东称菜用豇豆为“豆角”。春季露地直播的,4月中旬播种;育苗移栽的,3月
下旬到4月初播种,4月下旬定植。夏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采用小高垅或半高
畦方式防涝。主蔓爬到架顶时摘芯,后期侧枝坐荚后也摘芯。“地豆角”(矮生豇豆)
生长到35厘米左右摘芯,促使抽生侧枝和豆荚。追肥在“架豆角”(蔓生豇豆)插架前、
“地豆角”开花前。结荚期勤浇水,热雨后“涝浇园”。
(十九)马铃薯
70年代初期,栽培面积曾达到70万亩以上,春、秋两季产量都比较稳定,年出口
7000吨左右。但70年代后期由于留种技术问题未解决,种性退化,烂块死苗,秋薯产
量低而不稳; 种薯依靠外地调进,质量、数量、时间均无保证,种植面积降至不足4
0万亩, 亩产只有500公斤~1000公斤。 山东农学院通过几年调查研究,试验成功了
“马铃薯阳畦保留种技术”,1978年通过省级鉴定,1979年开始推广,到1985年在鲁
中南的宁阳、泰安、平阴、莱阳、滕县、淄博等地建留种阳畦1100多个,年生产阳畦
种薯10万公斤以上。 同时,1982年山东省农业厅在宁阳、新泰、博山、莱阳建立了4
个马铃薯茎尖脱毒切繁基点,生产的脱毒薯通过阳畦保种,繁殖大田的生产用种,形
成了山东独有的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解决了两作马铃薯地区就地留种的技术问题。
山东省马铃薯有春作和秋作,以春作为主。春作从上年秋薯种田选留种薯,也可
从一季作地区调种。 播种前暖种催芽或用赤霉素催芽。泰山以南在5月上旬播种,泰
山以北和沿海地区在5月中旬播种, 东西行向,浅播后在行间取土覆盖成垅。播种前
结合开沟施肥顺沟浇水造墒。作种用的马铃薯在6月中旬收刨,一般生产田7月初收刨。
秋作一般用春播留种薯, 播前切块催芽。小薯块整薯播种可防止烂块死苗。播种期8
月上旬,大垅浅播,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冷凉,结合培宽垅土,结薯期减少浇水。
(二十)生姜
生姜用上一年老姜作种姜,播前催芽。在冬耕的基础上,播前深翻整平,东西向
作沟,基肥集中沟施,立夏前后造墒播种,姜芽朝南平放,在播种沟南侧用谷草插成
花篱遮荫,立秋后拔除遮荫草,追肥培土,使播种沟变成垅,随即浇水。霜降前收姜。
(二十一)山药
山东栽植山药有用块根近茎处切段繁殖的,也有用大的山药豆繁殖者。山药地多
在冬季挖深1米、宽20厘米~30厘米,行距1米的沟,惊蛰前后将大部土填入沟内,筑
成沟畦,春分前后把山药栽子顺沟向平放在播种沟内覆土,出苗后插支架。种山药习
惯不施底肥,一般在蔓生长期追肥,生长前期不多浇水,块根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
遇霜叶蔓枯死后收刨。
(二十二)莲藕
池藕在冬季排水深翻50厘米~70厘米,结合施肥,翻后灌水,春季终霜后在浅水
层中栽植。 种藕一般为3节,栽植密度因品种而异,每亩用种藕200公斤~250公斤。
种藕藕头朝下倾斜栽入泥中,后把微露水面,长出3至4片立叶和后把叶出现前,分别
追粪肥两次。池水随茎叶生长而加深,雨季水面漫过荷叶时须排水。生长期间防治蚜
虫藕蛆。
(二十三)西瓜、甜瓜
山东省是全国西瓜、甜瓜重点产区之一,尤以菏泽、潍坊、德州三市地种植较多。
“文化大革命”前后,全省西瓜、甜瓜面积只有60万亩~70万亩。80年代生产发展很
快, 到1990年,全省果用瓜类种植面积在100万亩左右,总产量20亿公斤以上。为提
高西瓜商品质量,促进生产技术改革,1986年和1987年山东省农业厅连续举办两届优
质西瓜展评会。
山东省西瓜、 甜瓜栽培方式有塑料大棚、小拱棚、地膜覆盖和露地栽培4大类。
播种育苗时间从1月上中旬延续到4月上中旬,育苗方式有温室、电热温床、风障阳畦
加电热温床等,定植时间从2月中旬到4月下旬,采收供应期从5月中旬延续到10月份。
种西瓜、甜瓜的地均选用多年未种过瓜类的粮田,冬前深耕,早春趁墒耙地。盖
膜的西瓜、甜瓜选用早中熟品种。西瓜采用三蔓整枝,留主茎第二雌蕊坐瓜。开花盛
期辅助授粉。进入坐瓜期后进行插枝压蔓,固定瓜前瓜后两个叶节,双膜覆盖的幼瓜
于撤除拱棚后,将瓜蔓拉出,压蔓固定。为减少裂果,收摘前5天~7天停止浇水。
(二十四)食用菌
山东省较大规模的人工生产食用菌从70年代始逐步发展。70年代后期利用棉籽壳
培养平菇成功。80年代食用菌科研和生产开发兴起,食用菌生产遍布全省,鲜菇年产
量由1980年的不足10万公斤,到1990年已超过1亿公斤,其中平菇产量为7000万公斤,
居全国首位。培养料由棉籽壳为主,又逐步开发利用麦秸草、玉米芯、玉米秸、棉秆
粉、酒糟;生物转化率大幅度提高,平菇一般提高50个百分点左右。栽培方式由单一
的菇房栽培发展到利用山洞、人防工程、塑料大棚、阳畦、半地下室和玉米间作平菇
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