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其他经济作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83&run=13

其他经济作物还有麻类、甜菜、靛等。山东历史上产大麻,是制鞋、绳索和土纺
土织麻布的重要原料。建国后两度发展麻袋的原料红麻的生产。80年代随着化纤工业
的发展,替代了部分麻类产品,麻的生产逐渐下降,少量大麻主要用于与棉、毛、丝、
涤混纺,生产新型衣料。

一、大麻
(一)种植历史与分布
大麻发源于中国西部及中亚等地。北魏《齐民要术》中记述了大麻栽培技术。唐
代将15个州列为大麻贡品产地,共分4等。其中徐州(辖山东的一部分) 为三等贡品产
地,大麻已在黄淮地区推广种植。明末清初莱芜一带大量种植。近代较集中分布于鲁
中、鲁南和胶东半岛西部的平原地带。主产县为肥城、泰安、莱芜,其他如宁阳、苍
山、滕县、平邑、新泰、莱西、莱阳、安丘、平度、高密等地,也曾先后有较大面积
种植。山东莱芜麻与河北蔚州白麻、山西长治潞麻均为称誉国际市场的中国优质大麻。
(二)生产水平
抗日战争前1931年-1936年, 大麻平均年播种面积18.1万亩,其中1936年达21万
亩。日军侵占山东后大麻生产萎缩,1942年只有1.49万亩。新中国建立后鼓励大麻生
产,制订了交售大麻奖售化肥、顶抵粮食征购指标等优惠政策,从1949年到1980年间,
除1961年降到13万亩外,面积都维持在15万亩~30万亩之间。其中50年代中后期、60
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初,面积连年超过20万亩。后因塑料和合成纤维的发展,手工制
鞋的衰微, 大麻织品成本高等原因,种植面积下降。1980年降至10万亩以下,199 0
年仅1.04万亩。
产量水平, 1931年-1936年平均亩产48.65公斤,总产880.5万公斤;50年代亩产
增加到50公斤~72公斤, 总产800万公斤~1900万公斤,但当时抗灾能力低,年际亩
产不够稳定; 60年代初亩产降至40公斤以下,总产500万公斤~600万公斤;1964年-
1974年处于恢复和徘徊阶段, 总产500万公斤~1100万公斤;1975年起亩产稳定超过
60公斤。1980年起由于农田投入增加和栽培管理的改进,以及面积压缩后集中于主产
区的丰产田, 因而亩产稳定超过70公斤,80年代后期多在100公斤左右,但总产由80
年代初的1300万公斤降至340万公斤,1990年亩产达147公斤,总产150万公斤。
(三)品种
1.地方品种:泰安农科所于1962年-1965年对全省地方品种观察结果,按成熟期分
为早熟、中熟、晚熟三类。早熟品种有福山小麻,文登、掖县、胶南线麻,日照、莒
南、苍山、峄县大麻共8个,采种生育期105至125天,植株矮,但干茎出麻率达20.8%。
中熟品种有莱芜水麻,黄县、掖县、曲阜大麻,滋阳(兖州)边麻等15个,采种生育期
126至150天, 出麻率16.8%。晚熟品种有泰安、肥城、莱阳、费县大麻,苍山秋麻,
安丘线麻,日照民麻等14个,采种生育期151天以上,出麻率16.6%。
2.引进品种:1960年-1965年引进外省品种22个,其中河南固始魁麻、安徽六安寒
麻、 四川花籽麻、陕西韩城大麻、山西潞安大麻5个品种在山东表现较好。魁麻和寒
麻比莱芜、肥城麻增产15%~30%,出麻率也高,但寒麻纤维品质稍差。花籽麻产量与
莱芜麻相近, 但出麻率高达26%,唯有根浅不抗风的缺点。韩城和潞安麻与莱芜大麻
产量差异也不显著,但纤维品质好。
(四)栽培技术
1.种植制度:大麻生长期长,以春播为主。也有作为春菜后茬的初夏播大麻,但
不能接麦茬, 否则因太晚而纤维产量大减。种植制度主要有:春播大麻-夏播粮食作
物-冬闲,春播大麻-小麦-套种夏播粮食作物(东部低积温地区),春播大麻-秋菜,春
菜-夏播大麻-秋菜, 纤维用大麻-留种大麻等。其中第一类种植制度,大麻的后茬作
物用生长期短、适于晚播的夏播作物,如生长期较长,则需套种。
2.播种:鲁中麻农经验,春播在“清明”前后为好,东部莱阳在“立夏”播种。
肥城黄庄曾在2月8日平均气温4.4℃时播种, 经历多次霜冻,加强管理后仍获纤维亩
产102公斤。夏播以不过5月为好。播种前麻农均精细整地,施优质有机肥和豆饼作基
肥。如用大量氮素化肥基施,则易犯“麻无二旺”之忌。
播种方式有窄畦撒播和宽畦窄行条播两种。窄畦撒播是鲁中传统方式,畦宽80厘
米~85厘米,播前造墒,每亩撒种3公斤~4公斤。从60年代起,一些科研、生产单位
试验加宽畦面,窄行(10厘米~20厘米)条播,土地利用率提高,产量增加,纤维品质
与窄畦撒播无明显差异。
3.田间管理:苗高17厘米~20厘米前完成间苗和定苗。留苗密度,山东各地每亩
4万株至12万株不等。 试验证明,留苗8万株~12万株的产量、质量都较理想。苗高6
5厘米左右剔除瘦弱的下脚麻。
苗高30多厘米重施追肥,苗高60多厘米酌情补肥。大麻需水量大,山东麻农就有
雨季之前分次浇水的经验:“不怕头水晚,就怕二水赶,三水四水紧相连”。浇水多
者生育期间可达7次至10次。遇大风则免浇防倒。
大麻病害主要有露菌病、白星病、斑点病,追施氮肥过多、密度过大为其主要诱
因。虫害主要有跳、麻天牛、造桥虫等。
(五)收获
大麻因利用纤维,收获期不固定。传统收获时间,有“麻长八十八,长足身量就
该杀”的谚语。但实际上,中晚熟品种在山东的工艺成熟期为110天~120天左右。泰
安农科所试验, 88天收获比108天~113天收获的减产30.8%,比118天~122天收获的
减产36.5%, 而且早收者麻皮短,一级纤维比率低。在生产上,一般兼顾后茬作物的
播期,统筹大麻收获期。
沤麻用池水或河水, 视收获时温度高低,沤2昼夜至五六昼夜,再经冲、晒和剥
麻,即形成初始产品。晒麻时遇雨,麻农用井水冲洗防霉烂,可维持5天~10天。
(六)经销与加工
山东省大麻大部销于省内,尤以胶济铁路沿线城市和沿海为主,并走俏天津、上
海,有少量出口香港、日本等地。30年代抗日战争前,销往省内外及出口的总量,每
年900多万公斤,50年代为600多万公斤。
大麻传统的加工产品,有未脱胶纤维纺织的麻布和手工布鞋、皮鞋所用麻绳等。
80年代, 山东大麻加工进入了化学脱胶新阶段。从1982年试验大麻化学脱胶,至198
7年正式生产, 并申请了专利。脱胶的大麻纤维,可生产麻棉、毛麻、毛麻涤混纺织
物。

二、红麻
(一)种植历史与生产水平
红麻于1928年才引入中国东北,30年代引入山东,50年代仍称洋麻,60年代由国
家统一更名。据《中国土产综览》(1951年),1936年山东仅种红麻1660亩。50年代初
扩种,1951、1952年都超过12万亩,后因炭疽病严重减产而减少,1956年禁种后,全
省仅1万亩~2万亩。 1965年起恢复,1967年-1972年多在25万亩左右。70年代后期因
麻袋需求增加,1976年-1980年红麻面积达96.2万亩~120.5万亩。以后扩种棉花,同
时红麻本身也供过于求,产品积压,1984年以前红麻面积降到20多万亩。1985年棉花
面积锐减, 红麻又增至120.5万亩,但终因效益不高和沤麻劳动脏、累,面积逐年下
降,1990年仅剩12.9万亩。产量水平,1931年-1936年平均亩产34.38公斤。50年代至
70年代亩产在40公斤~120公斤之间波动,总产在100万公斤~15000万公斤之间起落。
80年代面积压缩集中, 防病和栽培水平提高, 亩产达150公斤~200公斤,平均总产
9570万公斤。1990年亩产153公斤,总产1980万公斤。
红麻耐涝,也较耐盐,多在低洼、盐碱地种植,作为适应利用、提高种田效益的
手段,所以也影响了红麻增产潜力的充分发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减轻涝、盐为害,
采取防病措施,增施肥料,保证灌溉,加强管理,红麻也能达到较高的丰产记录。如
莱西县兴隆屯1975年600亩红麻平均亩产325公斤,寿光县五台公社2200亩红麻平均亩
产310公斤。
(二)栽培
山东红麻均为春播,并需逐年轮换地块以减轻炭疽病、立枯病。红麻收获后冬闲,
翌年春播其它作物。红麻播种期在4月下旬-5月中旬之间,争取早播可提高产量品质。
采用条播,行距30厘米~35厘米,留苗株距10厘米左右。每亩播种2.5公斤~3公斤。
采种田株距16厘米~20厘米,播种量酌减。苗高20厘米~25厘米前间苗、定苗完毕。
苗期中耕3次, 生长转快后停止中耕。追肥在定苗后和出现掌状叶时,施用氮肥。采
种田蕾期追磷肥。生长前中期遇旱浇水。
红麻病害主要是炭疽病,还有立枯病。生产中采用轮作、种子消毒防治。虫害主
要是玉米螟,还有金龟、象鼻虫等。
(三)收获和采种
纤维用麻在茎梢长出披针形叶,茎基部有网状裂纹时收割。采种田在近半数蒴果
变褐色时可收。
70年代以前,山东种植生长期短、成熟早、能正常结籽的北方型红麻品种,但因
开花结籽早而影响麻皮品质和产量,故改而年年从南方调运开花晚、在北方不能正常
结籽的南方型红麻种子,但购入数量不稳,运输负担大。1976年试验成功南方型红麻
短光照处理留种技术, 摆脱了年年调种的困难。每亩留种田可产种子75公斤~100公
斤。

三、苘麻
(一)种植分布与生产水平
苘麻在山东以地边、墙沿、村头、寨壕及小片农田零星种植为主,分布较广,对
土壤要求不严格。主要用于搓绳及鞋底袼褙。
据1951年《中国土产综览》,山东省1936年种植苘麻15.7万亩。新中国建立后至
70年代, 大多数年份种植面积都在20万亩上下。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后期共有7年
超过30万亩, 1957年达到38.4万亩。80年代前期降为5万亩左右,后期2万亩左右,1
990年仅0.5万亩。亩产水平没有明显增进,而且很不稳定,在25公斤~50公斤之间起
落。这与土壤条件差,管理粗放,受自然影响大,缺乏科学研究与技术改进有关。
(二)栽培
苘麻连作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所以农田种植苘麻,多实行二年三作为主
的隔年轮作制,如苘麻-小麦-玉米或谷子、豆类。
农田苘麻在整地时酌情施基肥,一般不追肥。苘麻幼芽耐寒,“清明”前后即宜
播种,早播可提高产量和减轻地下虫害。每亩用种子1公斤~1.5公斤。苗期结合间苗、
定苗中耕。 留苗密度,一般习惯每亩仅10000株左右,密度偏稀是影响产量品质的重
要原因。
苘麻有地下虫、玉米螟、小造桥虫等虫害,很少防治。
(三)收获
麻株半花半果时收获,工艺成熟期110天左右,晚收纤维粗硬,不好剥麻。
此外,山东省50年代和80年代曾试种过黄麻和苎麻,因土壤、降水、温度难以满
足稳产丰产要求,以及销售市场等问题,而未能延续和推广。

四、甜菜
(一)种植分布和生产水平
山东省甜菜生产是随制糖业而产生,依糖厂而分布的。设厂地点则考虑甜菜较耐
土壤盐分和需水较多,安排在一般低洼地区和盐化土区的城镇。
山东甜菜种植最早缘起于1913年,青岛、烟台、济南等近郊始有试种。1918年济
南溥益糖厂建立后, 从德国引进甜菜种子,黄河、小清河沿岸有19个县种植甜菜。1
921年全省有2万亩。抗日战争前,因当地食糖销售衰微而停产。50年代后期,随着食
糖需求上升而货源紧缺,制糖和甜菜生产又被列入议事日程。1958年在济南及一批县
城建了小糖厂, 并相应零星种植甜菜,因制糖技术不过关,至1960年秋全部停止。1
970年起, 又重新建设了23个中小型机械化糖厂,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盐碱土区和
泰安附近。 甜菜面积由1971年3.75万亩发展到1976年11.49万亩。但因这些地方甜菜
亩产一般仅300多公斤,当时每公斤收购价仅6分,甜菜生长期又长,因此面积难以扩
展,糖厂开工不足,加上制糖技术水平低,亏损甚巨,至1977年后,有13家糖厂陆续
停产。1977年起调整布局,向东部和南部转移,新建糖厂18个,主要分布在砂姜黑土
区。高密、平度、掖县及其周围县成为甜菜主产区。甜菜亩产提高,每公斤价格也调
高2分, 使甜菜生产在1978年-1982年间维持相对稳定,面积13万亩以上,最多的197
9年达17.41万亩。 这一时期平均亩产由500多公斤增加到1000公斤以上,最高的1980
年达到1599公斤。但因农民收益仍有限和多数厂出糖率偏低,至1985年全省仅剩东部
8个糖厂,甜菜面积在1983年后降至10万亩以下,1987年后降至5万亩以下,1990年仅
有4.01万亩。
(二)品种及栽培技术
山东种植的甜菜品种,70年代前由国外引进。1971年-1978年用黑龙江省甜研3号,
1979年后又引进吉林省双丰6号、 双丰10号,这三个品种产量和含糖均较高。80年代
后期又推广本省一轻厅制糖研究室选育的鲁甜140。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滕州、莱州等地采用晚播小母露地越冬制种技术,承担了
东北甜菜区的种子供应,解决了他们制种成本高、产量低的问题。
甜菜在山东春播或夏播均可。春播在“谷雨”前后,夏播用早熟品种于麦收后抢
种,或以春菜作为甜菜的前作。夏播产量比春播低25%~30%,但含糖量较高。春播多
采取平作, 夏播尤其是涝洼地都取垄作。 点播每亩用种子0.4公斤~0.5公斤,条播
0.7公斤~1公斤。80年代末试验和推广育苗移栽。
甜菜对肥水需要量大,但偏施氮肥和土壤过湿会降低含糖率,增施磷钾肥能增进
品质。田间管理主要是追肥、中耕培土和防旱。肥水管理重点在苗期和块根膨大期。
虫害有多种食叶害虫和象,病害主要有褐斑病。
甜菜收获期,半岛东部在“立冬”、其他地方在“小雪”前。胶东春播甜菜亩产
可达2000公斤,高产田甚至4000公斤。

五、靛
靛又称蓝靛、蓝,是历史上蓝色植物染料及其原料植物的统称,《诗经》、《礼
记》 中都提到蓝。山东的靛是蓼科的蓼蓝,公元6世纪《齐民要术》中已详述其栽培
及加工方法。新中国建立前在农村尚有零星种植。1925年《鲁豫晋三省志》山东册记
述:“光绪元年,本省出产蓝靛甚多,每年约值六百万两。自洋靛(注:化学染料)输
入, 土靛骤衰。一九一九年仅产二四六○○担。而泰安、城武诸县为名产地”。192
2年 《山东省劝业汇刊》 中有关泰安、 临淄特产及金乡县农业的记述中都涉及靛:
“靛为该县(泰安)之特产……。每亩约产五十(市)斤,每斤值洋二角五分,每年约共
收产一百万斤”;临淄“每年约产四万斤”;“金邑(即金乡)……蓝靛……多出于西
南砂地两区……”。由以上记述可知,当时靛的主产地首推泰安,面积达2万亩左右,
其次为鲁西南砂土地和临淄一带, 全省面积约近5万亩,而光绪元年的面积可能为本
世纪20年代的10倍左右。
1945年-1947年, 胶东根据地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组织农民试种。仅据1945
年牟平县4个区统计,共种植100亩左右。胶东农业实验场1.1亩平均亩产达131公斤。
靛的栽培,于春季育苗,苗龄两个月,初夏移栽。生长期间喜湿,并需勤锄。其
收获加工:“栽种后,经六十日即割置池中,又经二日后,将枝叶取出,再将池中绿
水注于瓮中,和以石灰,用木棒搅拌之,沉淀即成靛”。
50年代随着化学染料的普及,靛的生产停止。